{SiteName}
首页
新泰特产
新泰美景
新泰生活
新泰房产
新泰医院
新泰新闻

百胜将星,军中战神大将军粟裕传奇

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s://m.39.net/pf/bdfyy/bdfzj/

在解放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在中国两个前途、两种命运史无前例的大决战中,被誉为常胜将军的新中国第一大将粟裕将他的战争指挥艺术发展到了光辉的顶点。苏中战役、苏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从年7月到年9月,短短14个月里,他率领华中和华东野战军进行大的战役六次,中小战斗不可计数,使华东战区成为牵制和消灭敌军最多的战区,其后是更大规模的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占领南京,解放上海。

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不论是敌人的全面进攻还是重点进攻,也不论是我军的战略防御、战略反攻还是战战略决战,伴随粟裕的始终是胜利。刘伯承元帅曾评价说“粟裕同志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从普通士兵到共和国大将,他经历无数次战火的洗礼。从青年学生到无产阶级军事家,他睿智深邃的军事谋略,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记。

韦岗伏击战是新四军对日寇的江南第一仗,他记录着新四军雄风大振的辉煌一幕。年6月,粟裕奉命率领新四军抗日先遣支队东进江南。当时整个先遣支队只有两匹轻机枪,武器严重匮乏。又逢连日阴雨,行军的战士们满身污泥,衣衫不整,这不禁让人怀疑这样的队伍和装备能对付得了装备精良的日军吗?

面对这种情况,粟裕心里最清楚,先遣支队必须打上一个胜仗来证明新四军的威力,振奋老百姓的抗日情绪,回答各界人士的期望。

通过实地考察,粟裕发现位于镇江西南15公里处的韦岗是日本鬼子经常活动的一个集镇。公路上每天都有日军车队来往,而公路的两旁山高林密,利于隐蔽设伏。在赣船山的一个小竹林里,粟裕召集支队干部开会,宣布了自己的决心。在镇江到巨龙之间打一个伏击战,地点确定在韦岗。

他斩钉截铁的说“一定要打好这一仗,否则我们今后在政治上,军事上困难会更大”。

6月17日凌晨2时许,粟裕亲自率队冒雨急行军,在韦岗赣船山一带设伏。果然上午八时许,日军野战重炮兵第五旅团司令部和所属人员乘五辆汽车从镇江开了过来。眼看敌人进入伏击圈,粟裕一声令下,新四军突然发起攻击,顿时枪声大作,杀声震天,日军万万想不到会遭到新四军的伏击,几乎没有还手的机会。

战斗仅用了短短半个小时,歼灭日军指挥官等三十多人,击毁汽车四辆,缴获长短枪二十余支,军刀、军服等大批物资。

当镇江的日军闻讯赶来增援时,新四军将士早已安全转移。捷报传来,陈毅司令员兴奋不已,当即写下了那首著名的7言绝句《韦岗出战》: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江南第一仗韦岗伏击战的规模虽然不大,却打出了新四军的军威,挫敌凶焰,鼓舞我军士气,为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揭开了序幕。

新四军军部盛赞道“先遣队的确起了先锋的作用,奠定了我们在江南发展和胜利的基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向新四军军部叶挺军长驰电嘉奖”叶军长所属粟部袭击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

年8月10日,粟裕出生于湘西会同县芙蓉乡枫木树脚村一个殷实的侗族之家,青山绿树的故乡,豪侠仗义的民风带给粟裕无限的欢乐,开启了他童稚的心灵,也铸造了他激流般的顽强。

厚重的崇文尚武精神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传统,以及良好的思想文化教育,对粟裕的青少年时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年春,粟裕考入了湘西最高学府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这所学校同长沙第一师范、衡阳第三师范齐名。许多仁人志士在此学有专长,踏上了成功之路。

年11月,粟裕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便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常德的形势也突然紧张起来了。

粟裕就读的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先是校长被枪杀,紧接着学校被包围起来了,而且学校里面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都上了通缉令。这样党组织就安排他们迅速转移,粟裕是最后一批撤离学校的。到了武昌以后他就加入了第24师,这个师的师长就是大名鼎鼎的叶挺。这一年粟裕刚好是20岁。

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当时粟裕担任中共前敌委员会警卫队班长。之后粟裕随朱德、陈毅等人带伤转战,并经历了湘南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年6月,粟裕在七夕岭战斗中打了一个漂亮仗,从此名声大振。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之后,国民党顽固派“反共限共”的活动可谓是愈演愈烈。在苏南,国民党对新四军的抗日行动严加限制,新四军的处境可谓十分的艰难。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于年12月至年2月3次召开会议,确定了发展苏北的战略方针。年7月,陈毅和粟裕按照党中央的号令,将苏南的新四军主力移师江北,成立了新四军苏北指挥部。

韩德勤,江苏省政府主席兼苏鲁战区副总司令,手下共有十几万兵。新四军东进黄桥,韩德勤立刻扬言要把新四军赶下长江喝水。

年10月,黄桥战役虽然敌众我寡,但粟裕采取诱敌深入、分割包围、突然袭击的战法,在运动中歼敌,以弱势兵力取得辉煌战绩,歼灭国民党顽敌多人,缴获大批军需物资、枪支弹药。黄桥决战后,陈毅与粟裕胜利完成了开辟苏北的战略任务,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年1月皖南事变后,粟裕被委任为新四军第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年3月,在他指挥的车桥战役中歼灭日军三泽大佐所部余人,摧毁日军碉堡50座,在全国率先进入局部反攻态势。当粟裕率领只有数千人的部队在苏北车桥歼灭千余日伪军的捷报传到延安窑洞时,毛泽东主席当场就说了一句极有预言性的话“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苏中位于整个中国解放区的东南前哨,与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隔江对峙,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抗日战争一结束,蒋介石就把夺取苏北、苏中作为重要目标,在同周恩来的谈判中,他亲自出马,要共产党让出苏北。

蒋介石露骨的说“苏北地方并不大,让出来不算什么,你们还有许多地方可以生存。现在大家看到你们在苏北对南京、上海威胁很大”。年8月日本投降以后,国共两党经过谈判在重庆达成了和平协定,国内出现了短暂的和平局面。

粟裕是在年的10月奉命回师苏中解放区,不久就出任了华中野战军司令员。但即便是在和谈与内战交织的这段日子里,粟裕他也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认为经过斗争倒是有可能争取一个和平的局面,但是也必须做好打下去的准备。

年夏天,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悍然发动内战,国民党万精锐之师开到内战前线,进攻矛头首先指向了中原解放区和华中解放区。

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部驻扎南通,司令官是素有文武双全美誉的李默庵。他拥有12万人,还在长江以南集结了十多万人马作为后援。而华中野战军则集结在海安、如皋共三万余。国共双方兵力对比是4比1。

年7月10日午夜时分,粟裕在海安下达了关于攻击泰兴、宣家堡之敌的作战命令。两天过去了,李默庵才不紧不慢的在常州召开作战会议,决定兵分三路,直取海安。但李默庵的作战会议还没结束,华中野战军的主力已经打到了泰兴、宣家堡敌人的鼻子底下。

粟裕通过先机制敌仅用了一天多时间,就歼敌整编83师3千余人,首创了歼灭美械装备的蒋介石嫡系部队的记录。这就是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的第一战。

这一下,对于解放区军民来说是打出了信心,打出了经验。当时中央军委把苏中的这个作战经验通报全军,要求各大战区仿照办理。对粟裕本人来说,这一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成名战,打出了常胜将军的威名。苏中战役歼灭国民党整编第83师共三千余人,缴获山炮十多门,仅轻重机枪就有二百多挺。

战斗结束后,毛泽东主席亲拟电文详细询问打的是否是美式整编第83师?消灭了多少?尚存多少?粟裕一一作了汇报。毛泽东十分高兴,要求粟裕泰兴一战结束后立即整理部队,准备再打几仗。曾在两个月以前扬言三个星期收复苏北的蒋介石做梦也没有想到粟裕指挥的华中野战军给了他当头棒喝。

年1月22日,遵照中央军委的决定,山东、华中两个野战军在临沂正式合并为华中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委。中央军委确定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由此,粟裕被推到了华东战场主将的位置,这为他指挥大兵团作战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年3月,蒋介石调集了24个整编师、60个旅共约45万人组成三个兵团,由顾祝同任总司令作战指挥,气势汹汹的向山东根据地扑来。

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于五月上旬率主力部队转至蒙阴、新泰、莱芜以东隐蔽集结,寻找战机。顾祝同见解放军东撤,即令各部跟踪进剿,并特命第一兵团司令汤恩伯率领整编74师以及25师和83师进军沂水,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就此拉开帷幕。

孟良崮战役是粟裕军事指挥艺术的一个杰作。在这场战役中,有三段鲜为人知的插曲。第一个插曲就是在战斗打到后来,我军伤亡较大,物资非常的稀缺,饥困交迫。而74师却能反扑,力图实现中心开花的战役意向,大有对我形成反包围之势。

年5月15日夜,我军有人主张撤出战斗,迅速转移,以免陷入被动的地步。但是粟裕认为我们有千百万民众支持,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粟裕不仅有坚定的决心,而且有清醒的分析。

他指出敌军与我军的距离、推进的速度、敌军的实力以及指挥官的性格、脾气等等。又指出我各个阻击部队的素质、战斗力和指战员的情绪等等。还指出敌各路援军靠拢时必经之地的道路状况等等。最终得出结论,我军有把握在敌军靠拢之前,全歼孟良崮之敌。

第二个插曲就是5月15日激战通宵。16日拂晓有人向粟裕建议停止攻击,整理部队隐蔽休息,晚上再打。粟裕当即否定了这一建议,命令部队趁天亮发起更猛烈的攻击。果然我军大白天发起更为猛烈的全线攻击,不仅把地上的敌人打蒙了,也把天上的敌人打懵了。

蒋介石派出了一个运输机大队,准备给他的部队运送给养。没想到运输机被粟裕的炮火打得偏离了航向,把医药、食品等空投给74师的物资统统投到了粟裕部队的上空。部队得到补充,战士都吃饱喝足了,个个士气高昂,终于在16日下午攻上主峰。

第三个插曲就是战斗结束之后,我军开始撤离战场,突然又接到了命令,迅速返回战场。这是因为粟裕核查了各部队报来的歼敌总数与他掌握的敌军的总数数字不符,竟然少了七千余人。于是下了山的部队接到命令之后立即返回。果然在孟良崮主峰的中间的洼地发现了躲藏的74师的七千余人,我军立即发起进攻,予以歼灭。

粟裕在战争史上完成了五大奇迹,第一就是现代战争中的大兵团作战,以战养战的奇迹。在现代战争,武器装备对后勤要求非常之高,以战养战很难办到。但粟裕却做到了,苏中、苏北、孟良崮等一系列战役最具典型意义。华东野战军以缴获补充武器,以俘虏补充兵员。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且完全靠缴获成立了一支炮兵分队,这可以说是粟裕对我国乃至世界军事理论界做出的一大贡献。

第二个奇迹就是孟良崮战役,还有孤军深入的歼灭战豫东之战和投鼠忌器的工程战上海战役。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就是轰动了世界的淮海战役。

在年9月的济南战役中集结在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两个兵团17万余人在华野部队阵地前徘徊,不敢北上与华野交战。粟裕认为这说明敌人是避免在不利条件下与我军进行大规模作战,也说明我军对敌人进行战略决战的有利条件正在逐步成熟。因此,当济南城内巷战仍在激烈进行的时候,粟裕就于9月24日致电中共中央军委,建议进行淮海战役。中共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于9月25日复电同意粟裕的建议,称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在什么地方同国民党军队决战,这是他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粟裕认为,在江北决战比在江南决战好,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决战比在其他地区决战好。他把这个想法于年11月8号同张震联名发电报,向毛主席建议得到同意后,大决战的格局就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形成了。

指挥大兵团作战,是粟裕的拿手好戏。这在他以往指挥的十多次大的战役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而这一次两大野战军在一个战场协同作战,粟裕仍然是成竹在胸。

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分路南下。8日,国民党军何基沣、张克侠率部两万余人在战场起义。10日,我军把黄乃韬兵团分割包围于徐州以东的碾庄地区。经过十天恶战至22日,全歼敌军十余万人,敌兵团司令黄百韬自杀。同时,中原野战军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出击了徐州和蚌埠。11月16日,中原野战军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

这时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统一指挥淮海战役。11月23日,中原野战军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了从华中赶来增援的黄维兵团十二师。12月1日,国民党军队放弃徐州向西南逃窜。6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集中九个纵队的优势兵力,对黄维兵团发起总攻,经过激战至15日全歼敌12万余人,黄维被捉。年1月6日至10日,华东野战军对被包围的杜聿明集团发起了总攻,通经过四天战斗,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共30万人。自此,淮海战役以我军胜利而告终。

粟裕的秘书鞠开维曾回忆说,我清楚的记得在消灭杜聿明集团以后,就在年1月10号这天,粟裕跑到秘书处对我们大声疾呼“同志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整个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了”。粟裕指挥部队打了好多胜仗,从来没有跑到秘书处告诉我们打胜仗的消息,唯独这一次是个例外,他高兴的心情可想而知。

毛主席曾说,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应该立第一功。这句话不仅是对粟裕淮海战役战功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他一生战功的高度评价。年,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位居十大将之首。一代军神刘伯承评价他说,粟裕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年2月5日,粟裕大将病逝于北京。

中共中央在讣告中说“他尤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这样的评价在开国将帅中是绝无仅有的。年4月1日到6月2,粟裕的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遵照粟裕生前遗嘱把他的骨灰撒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土地,实现了他与战友常年在一起的夙愿。

六十多年前,延安总部发言人评价苏中七战七捷时说”粟裕将军的历史就是一部为民族与人民解放艰苦奋斗的历史。”那是在光明与黑暗决战的关键时刻,对一个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战将的高度评价。

在和平时期,粟裕大将仍然数十年如一日的保持着一个习惯,每晚就寝前都将衣服鞋袜仔细放好,一旦有事儿可以随手摸到。即使到了晚年,疾病缠身,要靠别人帮助才能穿衣服的时候,他还要严格按照军人的要求,把衬衣整整齐齐的扎进裤腰里。他的生命是一只燃烧不息的火炬,这是一个永不退役的老兵,一辈子在等待,在准备硝烟的来临。除了战争,他别无所虑,除了胜利,他别无所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taishizx.com/xtyy/14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