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乡镇概览–山水刘杜
茶园--新绿
春来江水鸭先知
冬日葫芦套雪景
法云山--明海台
光明大道
光明东村——古树参天
光明东村——千年古刹
光明水库--波光粼粼
龟山脚下
和谐
葫芦套——果实累累
葫芦套——鸡窝石
葫芦套——龙之脊梁
葫芦套——曲径通幽
蓝天下
烂漫山楂花
老树虬枝
刘杜特产—甜红子
绿意融融
美丽刘杜
秋茶采摘图
色彩世界
山水刘杜
山楂花--山花烂漫
生态园一景
蔚然壮观
仙人洞--纵览云飞
新泰乡镇概览
山水刘杜
刘杜镇地处新泰市南部,法云山麓,光明湖畔,区域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3.2万,辖28个行政村,年人均收入元。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建设“生态农业强镇”、“和谐宜居乡镇”目标定位,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明洪武年间,刘、杜二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刘杜村,镇以驻地刘杜村而得名,后因修筑光明水库搬迁至现址。年属泰宁县围山区,年属新泰县第七区,年为刘杜人民公社,年为刘杜办事处,年建镇。年4月中共山东省委会议曾在此召开,年9月著名的“围山庄保卫战”在这里打响,有着光辉的革命传统。
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距京沪高速公路新泰出口6公里,距省级新泰高新技术开发区8公里,北邻全国特大型企业新汶矿业集团公司驻地3公里,省道贯穿镇境南北,乡村公路四通八达。
矿产资源丰富,分布有砂金、铁矿石、石英石、钾长石、钠长石、燕子石等矿体。水电资源充沛,设计蓄水能力上亿立方的光明湖为省大二型水库,境内设有KV变电站1座。
以机械加工、地毯加工、肉食品加工、医药销售等特色产业为主,引进无污染的手工编织、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全镇机械加工企业15家,其中规模企业3家,过亿元产业项目正在建设之中。传统手工工艺生产的地毯销往海内外。
全镇耕地总面积公顷。近年来,加快土地流转,优化种植结构,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着力打造以环光明水库万亩核桃园、南流泉亩甜红子山楂园、东赵村千亩茶园和邓家沟村千亩樱桃园为主的四大特色农业片区,进一步实现土地经营规模化,产业调整连片化。“两菜一粮”种植面积突破亩,环光明湖栽植桑园亩、核桃园亩、樱桃园亩、茶园亩,光明湖周边形成良好的农业生态体系。农副产品品种多、品质优,“横山丝”闻名于世,主产“新泰大花生”,盛产久负盛名的山楂变异品种“甜红子”,高家圈村马铃薯基地被泰安市科协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基地”,出产的马铃薯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投资1.1亿元的生态旅游观光度假建设项目已经初具规模。
近年来,投资余万元,实施镇卫生院综合楼建设工程、镇一中教学楼建设工程,投资余万元的中心学校学生公寓、餐厅、龙华联小功能室、光明希望小学幼儿园建设工程、病房楼建设工程正在施工中,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力提升;投资余万元实施供水工程,实现社会化集中供水,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全镇累计投资万元,以“乡村文明行动”为契机,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优化发展环境,打造生态和谐美丽宜居家园,使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自然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孔子登临并赋《龟山操》之龟山居镇境西邻,千年古刹正觉寺始建于东汉,光明跨湖大桥素有“长虹卧波”之说,“法云翠润”乃古平阳八景之一,更有明代诗人高如山有诗曰“四山环翠俯丹崖,万叶青莲傍佛开”,惊叹法云山林壑茂美,松柏环翠,不雨常润。正在开发建设的“葫芦套”生态旅游景区以参天古树、幽洞奇石、潺潺清泉吸引八方游客,可谓“天然氧吧”。
按照“1+1”模式将全镇28个行政村规划为联盟社区和光明社区。联盟社区总面积16.2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北流泉居住片,主社区建在镇政府驻地,共吸纳整合光明水库东岸8个行政村,居民人,北流泉居住片涉及3个村,人;光明社区位于光明水库以西1.5公里、迪子峪村以南1公里处,总面积35.28平方公里,共整合17个行政村,人。北流泉社区北流泉村7栋回迁楼主体工程已经竣工,联盟社区12栋回迁楼已经开工,刘杜正日渐融入新汶城区、矿区5分钟生活圈,新泰城区15分钟生活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