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重点人才工程引领推进人才强市建设
(来源:人才山东网“书记谈人才工作”两会专题报道)
年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挥企业家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尊重、关心、保护企业家,搞好企业家培训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和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完善人才流动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人才工程为引领,集聚更多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带动作用的首席科学家、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对于高层次人才、企业家人才的引进、培养,新泰是走在前列的一个,对此,人才山东网采访到了省人大代表、新泰市委书记、市长刘钦海,听他来谈谈新泰在人才工程实施、载体平台建设方面的有力举措。刘钦海说,年,新泰市按照更加注重战略谋划、更加注重人才形势分析研判、更加注重高端人才引进、更加注重对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持、更加注重搭建校企合作“金桥”、更加注重环境优化的六个“更加注重”的转型思路,有序推进全市人才工作的稳步落实,为新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凤来栖”聚才工程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怎样更高效的引进人才,靠的是项目和平台”,刘钦海说。首先在项目推进上,我们以重点人才工程为引领,全力招才引智。以煤电化、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为导向,推进实施“凤来栖”主导产业聚才工程,通过定向寻才、政府送才、外出寻才、项目聚才、学子归巢等措施,加大引才力度。今年来,全市共引进“外专千人计划”专家1人,申报“千人计划”专家1人,引进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泰山学者5人,外国专家44人,硕士以上研究生人,创新团队12个;推荐评选西部隆起带人才项目2个,引进产业领军人才7人,推荐泰山英才产业领军人才1人。年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这一聚才工程,探索在上海浦东国际人才城、北京中关村建立人才工作站,深度承接人才转移项目,鼓励企业把研发中心建到发达城市或高校,让人才“工作居住在发达城市,成果转化在新泰”,实现异地聚才。
企业家联盟工程发挥企业主体力量
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源泉动力,尤其是十三五规划建议将人才作为优先发展战略。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新泰市对本地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逐步加大,尤其是对企业家。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我们要充分发挥企业家在产业转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培养企业的引才、用才意识。年新泰大力实施企业家联盟“”提升工程,以重点企业“精准化”,知名企业家“精英化”的两大培养计划为依托,从“请进来”培训、“走出去”游学、“进高校”进修、搭建与政府交流平台、举办企业家沙龙、对企业重点辅导的六步走,聚焦全市最具发展潜力和引才能力的40家企业和知名企业家,搭建企业家培训、交流、合作的平台,打造一批高水平的“领头雁”式现代企业家,培养一批拥有高科技、集聚高端人才的产业龙头企业。
搭建科技平台深化政产学研合作
如今,国家大力支持政产学研合作,年新泰实施“”政产学研“金桥”工程,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深化校地合作,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建立武汉理工新泰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院,成为科技合作、人才引进培养的重要平台,刘钦海说。同时,我们组织召开国家大学科技园新泰合作对接会,全国48家高校科技园的近百位专家学者与我市余家企业进行了对接交流,共达成合作意向50项,签约项目20项。实施研发平台梯次培养,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9家,泰安市级研发平台24家。年我们将承接泰安市委组织部校地合作轮值,组织一次高端装备制造或者化工产业校地合作活动,建立“北京化工大学新泰产业研究院”。
提升创新平台加速人才集聚
去年,在人才创新平台建设上,实施了“平台载体提升”计划,即年内至少创建5个省级、20个泰安市级研发平台。年新泰在创新平台提升工程上将继续深入推进,按照“一个产业一个研究院、一个园区一个孵化器、一个企业一个创新研发中心”思路,实施平台梯次培养工程,新建30家以上泰安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高端研发平台,提升人才集聚能力。对此,我们加大奖励政策落实力度,落实《关于鼓励企业比贡献、争进位的实施意见》,加大对新建平台的扶持和奖励力度。对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基地、博士后工作站,且发挥作用效果显著的,分别奖励60万元、30万元、30万元;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分别奖励万元、50万元,年兑现奖金万元。
最后,刘钦海说,年我们将按照人才工作转型发展要求,按照高端人才引进、高位平台创建,创新政策、创优环境“双高双创”的思路,坚持项目化推进、精准化培养、制度化保障,重点抓好谋划编制“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用精准政策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创建提升高位平台、精准化培养重点企业和创新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五项工作,深入推进人才强市建设,为全市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