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新泰特产
新泰美景
新泰生活
新泰房产
新泰医院
新泰新闻

三产融合三生共赢打造新泰市农业新六产

近年来,新泰市以被列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为契机,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创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着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构建以光伏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为重点,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扶贫农业、产城融合农业协同发展的“3+6”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互促互融的“新六产”,实现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效益“三生共赢”。推进农业“新六产”发展,是新形势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举措,是激发农村活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一、塑造农业“新六产”新型业态

一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了农业龙头企业递进培养工程,培育引进补链强链的高端农业精深加工项目,提升龙头企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带动能力,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家。坚持“家庭经营”基础地位不动摇,实施“千户家庭农场”发展计划,引导农民从无到有发展家庭农场家,每年培训新型农民20万人次以上。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基地、联结企业和市场的纽带作用,引导群众发展种植、养殖、农机服务等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家,带动22.5万农户增收致富。二是狠抓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坚持以企业办园区、以园区联农户、促流转,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基地规模化、园区化发展。特邀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占地面积2万亩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动全市建成益客、泰茶、长兴、惠美等现代农业园区72个,其中新泰市益客食品产业园、泰茶“良心谷”茶产业示范园、长兴现代农业创新园、惠美循环经济产业园、谷里高效农业示范园、奎凤生态农业示范园入选年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目录;新泰市众客现代农业产业园、新泰市良心谷现代农业产业园、新泰市百汇庄园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评为泰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新泰市惠美农牧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评为泰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三是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发挥新泰市青山绿水、田园风光、古村落等资源优势,深入发掘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培育发展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生态旅游等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全市建成龙廷镇掌平洼、上豹峪等特色景观旅游村27个,农家乐、林家乐余家;积极开发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创意农产品,以“新甫之柏”侧柏文化为主题的盆景产业发展迅猛,“鲁新派”盆景闻名海内外。四是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在全省首创“买卖提”农村电商模式,“线上”成立“杞农优选”展示平台、“杞农云商”分销平台,对接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线下”建立农产品电商物流园、市级配送中心和村级服务站三级实体,对接家合作社、农业园区,全市建成电商平台36家,发展骨干电商企业家、农村电商服务站家,每年举办“中国·新泰樱桃节”、“中国·新泰O2O购物节”,加快“买新泰卖全国、到新泰买全球”。新易泰“杞农云商”推出精包装特色农产品近种,年销量万斤、销售收入1.2亿元,带动农民户均增收多元。五是重点抓好农光互补项目建设。抓住新泰市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光伏“领跑者”计划的机遇,依托万千瓦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建设光伏电站30座、农业大棚8万亩,同步规划建设3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采取“光伏+沉陷区+农业”模式,打造全国首个采用农光互补模式的集光伏发电、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科研教培于一体的新型产业融合链。示范基地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年收入过百亿、税收过十亿的采煤沉陷区农光互补新样板。

二、培育农业“新六产”带动主体

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增长。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是专业化的农户,将逐步取代传统农户成为家庭经营的基础力量,通过引导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与市场的连接,提供信息服务、加强组织化程度等方式,促进产销对接。农民合作社依托其组织优势,在扩大产业规模、降低投入成本、让农民分享增值获益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下一步要推进合作社的制度建设,规范运行管理,让合作社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具备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依托产业化发展机制,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营销,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引领力量。龙头企业主导的产业融合,具有产业链条长、价值增值大、充分发挥各主体比较优势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复制性和推广性。而要发挥好龙头企业的优势,就需要做强做优龙头企业,要通过实施财税、金融、人才等配套措施,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让龙头企业有能力有条件在产业融合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同时支持龙头企业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有效对接,推进各类经营主体的深度融合。二是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稳步推进。加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建设,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形成特色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通过自主开发、招商引资等方式,逐步将特色农产品生产向加工和流通领域延伸,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近年来,掌平洼村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楼德镇被省农业厅认定为全省“一村一品”示范镇。下一步,以新泰芹菜、新泰密刺黄瓜、马家寨子香椿、借庄黄花菜、外峪珍珠油杏、刘杜甜红子山楂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申报全国或者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三是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集中,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配套相应的科研、培训、信息等平台,形成生产、加工、流通互为支撑、相互配套的产业综合体,让主产区不仅是原字号农产品的输出地,更要成为加工品的生产基地。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将上下游各类主体有机联接在一起,通过分工协作,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协同发展,推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建设汶南益客产业园、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新汶小协精深加工产业园、宫里果都酿造食品产业园等产业园区4个,在工业新区规划建设蔬菜、果品加工集群,促进新泰市农产品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四是园区产业融合度高。融合提升档次。着力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大力实施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的园区化战略,打造种养加、产供销、游购娱联动发展的农业经营新体系,我市被评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山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省、全国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培训班在我市召开。据统计,全市60%以上的现代农业园区不再单一地局限于种植生产,而是围绕有机粮油、高效蔬菜、特色林果等农产品积极配套林下经济、生态养殖等项目,充分发挥山区丘陵土地多样性的特点,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游则游,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为三产休闲观光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体验内容。全市建成惠美农牧、长兴农业等休闲农业示范点8个,龙廷镇掌平洼、上豹峪等特色景观旅游村27个。其中,龙廷镇掌平洼村深挖“深山古村、神奇老井、经典杏梅”优势,着力建设“观光+休闲+度假”的民俗旅游福地,年均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实现收入万元,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泰茶“良心谷”生态示范园按照“江北茶乡、生态有机、现代农庄”思路,融合发展名茶加工、休闲养生、茶艺体验、餐饮住宿等产业,建成4A级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区,打造“茶禅一体”特色小镇;羊流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入选山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名单。五是品牌培育成果丰硕。年新完成三品认证24个,其中无公害认证7个、有机认证17个,全市累计认证“三品”农产品个,新泰芹菜、马家寨子香椿、天宝樱桃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新泰芹菜、楼德煎饼、新泰苹果、新泰草猪、新泰红毛山羊、新泰甜山楂、马家寨子香椿、新泰横山丝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祥云”牌植物种子、“新汶”牌酱油醋、“泰山圣宝”牌醋饮、“菲菲”牌调味品、“百里沂蒙红”牌调味品、“赛星”牌分割鸡肉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众客牌鸭产品获得山东省第二批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称号。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农博会、展销会、评奖评优活动,在泰安市首届泰山茶优秀品牌评选暨第五届泰山茶炒茶技能大赛中,泰茶获得首届泰山茶优秀品牌,惠美获得第五届泰山茶炒茶技能大赛铜奖。

三、做优农业“新六产”发展载体

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特色小镇建设。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休闲宜游的农业产业特色小镇。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推动现代农业向特、精、强方向发展。翟镇积极探索产城融合发展、一体发展新模式,以新型社区建设保“安居”,以产业聚合发展促“乐业”,以产城深度融合求“兴镇”,积极打造农光互补设施农业特色小镇,趟出了一条“人口、产业、环境相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新路子,全市要以翟镇为模板,培育更多的农业产业特色小镇。二是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用标准化的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科学化水平。鼓励引导工商资本、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专院校,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活动,鼓励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古村落和新农村发展休闲旅游。大力推进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建筑设计下乡、技能培训下乡,开展田园建筑示范。三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园区化引领发展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关联产业,着力打造生产技术先进、产业形态多元、功能丰富多样、旅游要素完备、综合效益突出的现代农业综合发展平台。发挥园区载体优势,吸引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建设运营产业园,鼓励农户和返乡下乡人员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入园创业就业等多种方式,参与建设、分享收益。

四、打造农业“新六产”发展新途径

一是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工商资本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关键要素,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新品种研发、新技术推广、生产性服务、农产品加工、储藏、物流、销售、品牌建设等领域。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整合促进农业、水利、畜牧、农业开发等涉农领域扶持项目,建立统一的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政策。建议列支建立产业融合发展的专项基金,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并对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援助支持。三是创新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创新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实行全程监测,建立信息预警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建设新易泰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和“买卖提”商务配送中心,完善综合服务网络。鼓励发展农产品定制服务、众筹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等新型业态。四是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带动作用大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引导企业强化质量管理,培育一批产品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影响范围广的知名品牌,用品牌引领质量管理,用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赞赏

长按







































儿童白癜风怎么治疗
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taishizx.com/xtyy/517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