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德至少有年以上历史(从为菟裘国国都算),如追溯至大汶口文化则有5,6千年的悠久历史,让人眩目.鲁隐公曰:"使营菟裘,吾将老焉."把楼德定为其休闲,养老之地.楼德那时应已是风光旖旎之地.孔子在泗河发"逝者如斯夫"的感叹,离楼德仅一箭之遥,孔子登泰山应过楼德,此乃楼德文化的第一次高峰.
共和国成立不久曾先后作为泰宁县、泰泗宁县、徂阳县驻地。年8月同月泰宁师范在楼德建立。后楼德划归新泰,年改称新泰师范。楼德为全县及周边县市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新泰二中于年建校.为大,中专院校输送了大批学生.楼德文化空前繁荣,迎来了楼德文化的第二次高峰.
年8月,山东医学院与山东中医学院合二为一,称为山东医学院,由济南迁往新泰县楼德镇(现新泰市楼德镇)办学。同年10月前后,两校迁到楼德,年8月,山东省委决定在楼德建立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
医院的建设是与学校同步进行的。年,将医院改为分院领导下的独立单位。年6月13日,省委批复:同意将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迁至泰安,名为“山东医学院泰安分院”。年4月,学校开始在泰安进行基本建设。年1月1日,分院开始从楼德迁来泰安。
年9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命名我院为“泰山医学院”。10年间全省医疗专家会聚楼德,对有志学医的莘莘学子来说楼德就是他们心中的圣地.期间楼德的医科教育及医疗水平傲视整个山东.楼德也迎来了楼德文化的第三次高峰.
年9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年由齐鲁大学医学院、山东省立医学院、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合并成立山东医学院,校址迁入原齐鲁大学校园。齐鲁大学医学院共培养各类毕业生人。年8月,在“备战备荒”和“学校越办越向下”的影响下,山东省革委会决定,山东医学院与山东中医学院合二为一,称为山东医学院,由济南迁往新泰县楼德镇(现新泰市楼德镇)办学。同年10月前后,两校迁到楼德,年2月中旬正式合并,占用新泰第二中学和泰安地区农校的全部房地产,作为校本部,下设枣庄、薛城、驿城、曲阜、兖州、泗水、新泰、新汶、宁阳、楼德10个教学点,分属枣庄、楼德、曲阜、新汶4个教学大队管理。年3月,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学员,年开始医院。
年8月,山东省委决定在楼德建立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同年11月23日,省委以鲁发[]号文件正式下达了建分院的决定,规定分院的专业设置为医疗专业,学制三年(当时称为本科),发展规模为人。医院的建设规模为张病床。决定明确指出:“分院设党委会、革委会,由总院和地区党委双重领导,以总院领导为主。分院按省属院校一级配备领导干部,发给有关文件。分院的教职员工和教学设备由总院统筹解决,不能解决的人员缺额,由省委组织部、省革委教育局、卫生局和有关地区解决。”总院在楼德的“所有校舍、土地、教学基地,统归分院使用。”“分院医院的医疗设备由卫生局解决。”“医院并入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医院。”年山东医学院改雄伟壮丽泰山脚下的泰山医学院为卫生部部属院校后,分院改由省卫生厅主管。
楼德分院院址包括原新泰二中、泰安农校、医院等4个互不相连的院落,加上后来征用土地,共占地亩。学校边建设边开展工作,到年,共完成建筑面积平方米,加上原有平房,全院共有建筑面积平方米。根据省委的指示精神,分院的教职工队伍主要靠总院调配,其次由省组织人事部门协助调进。建院初期,总院决定调给分院名教职工,实际到校报到的只有人,其中骨干教师只有36人。后经省人事部门和省卫生厅调进10几名高年资医师,学校又商调和抓紧培养一批青年师资,教学工作才得以正常进行。到年,教职工队伍发展到人,其中教师人。按照当时建分院的决定,总院应抽调三分之一的设备装备分院。但总院由于仪器设备自身都不能满足求,所以调给分院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极为有限。实验室只能装备三分之一,很多教室桌椅不全,教学条件相当困难。为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只能每年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一点,以添置设备。到年仪器设备总值才62万元,图书4万册,实验课只能开出60%。
医院的建设是与学校同步进行的。遵照省委鲁发[]号文件规定,医院的人、财、物和房地产于年1月1日并入分院医院。并院之初附院只有60张病床,名工作人员。年11月15日,医院开展工作。到年医院开设张病床,工作人员发展到人。建院初期,分院实行学校、医院合一,统一领导。年,将医院改为分院领导下的独立单位。为保证临床教学,经省卫生厅批准,医院医院的任务;聊城地区毕业颁发医学硕士学位一院、二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
建院初期,学校只设医疗专业,年前为三年制,年后改为四年制,当时都称本科。由于条件限制,实际招生不足,到年在校生才达到人;只达规模要求的54.2%。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建校初期的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是:“深入开展教育革命,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教学点下放到新泰县红旗、楼德两个公社数个大队,以使学生、教师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过程中学习业务。在招生和毕业生分配上,按照所谓“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审查相结合”的办法招生和逐步实行“社来社去”的分配制度。粉碎“四人帮”后,从年始恢复了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十一届三中会全后,学校批判了“两个估计”,经过拨乱反正,清除“左”的影响,调整机构,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平反冤假错案,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学校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从年到年,全体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面对各种干扰,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办学,尽了最大努力培养医学人才。六年中共招生人,毕业人,培训“七二一”大学生80人,为地方开办各种训练班,共培训人。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学校还开展了一些力所能及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出版了学报,部分教师在医院建立了免疫实验室,对恶性肿瘤的诊断进行了研究,发表了4篇论文,受到了卫生厅的表彰。
年6月13日,省委批复:同意将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迁至泰安,名为“山东医学院泰安分院”。年4月,省计委下达了在泰安建校的设计任务书,学校开始在泰安进行基本建设。11月24日,省府《关于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迁往泰安办学的复函》对贯彻执行省委的《批复》作了若干规定。年1月1日,分院开始从楼德迁来泰安。
来源:楼德的那些事
更多楼德镇内容可在本平台内回复“楼德”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