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日,中秋喜相逢。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为了让队员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体验中秋节团圆的热闹气氛,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新泰市青云小学开展“中秋节”系列活动,让队员们感受中秋节丰富的文化内涵。
心灵手巧寄中秋
一年级的同学们满怀情意,用自己喜欢的制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张精美的爱心卡,写上一句祝福语,送给自己的父母,传达感恩祝福之情。
童心巧手迎中秋
二年级的队员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充分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感染,传递着节日的温暖。
五彩缤纷绘中秋
三年级的队员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一幅幅生动鲜明的图片,精选一段段经典的文字诠释了中秋的起源、传说、习俗、寓意。用诗词、歌谣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珍惜,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诗情画意颂中秋
四年级的队员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把自己理解到的诗意、感受到的诗境变成了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在简单而清爽的画风中,尽现队员们丰富的想象力,一诗、一画、一境界。千言万语诉中秋
中秋节
五·3中队时雨桐
辅导员李小雪
今天,全家人都聚在奶奶家,一起过中秋节。奶奶准备了一桌子好吃的,看到满桌子的菜,哇!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有鸡、有鱼肉,还有金灿灿的薯条,那钻鼻的香味儿,让我食欲大开。一家人围在桌前有说有笑的吃着菜,奶奶笑得合不拢嘴,一会儿给这个夹菜,一会儿给那个夹菜,还不停的念叨:“好吃就多吃点儿,今天是十五,难得我们这么团圆,你看小孩子一个个的都长大了,我也是真的老了!”我听到了奶奶的话,仔细看了看奶奶,是啊!奶奶的头发以前是黑的多白的少,现在几乎找不到黑发了;脸上也增添了不少皱纹,我长大了,奶奶却变老了。真是岁月不饶人,一年年的太快了吧!
吃完了晚饭,奶奶又拿出了各种口味的月饼,有枣泥的、冰糖的,五仁的,还有八宝的等等,新鲜的月饼清香扑鼻令人垂延欲滴,大人们一边饮茶,一边聊家常,我们小孩子在一起打闹,玩游戏,一家人其乐融融,团团圆圆,好不热闹。
天渐渐黑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圆圆的月亮像一个银色的大圆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白光柔美的洒在大地上每一个角落,像银色的世界,令人忍不住遐想。看!月亮上面有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旁边站着美若天仙的嫦娥,怀里抱着那只惹人喜爱的玉兔,正翘首遥望着我们地球上这合家团圆的幸福时光呢!
“咔嚓!”对着天空用手机拍一张照片,记录下这美妙的时刻。拍一张全家福,拍下奶奶慈祥的面容,美丽的中秋夜,我爱你!中秋月光下的遐想
五·4中队单琳惠
辅导员白波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又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中秋佳节是人们表达良好祝愿的节日,这一天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闻桂、观菊、赏月、吃团圆饭,已成了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的传统习俗。吃完饭后,我和家人一起来到公园赏月。我仰望天空,发现今晚的月亮格外明亮,深蓝色的天空衬托着洁白的明月,宛如黑色的幕布下,害羞的小姑娘露出她娇羞的面庞,她在静静上演一出哑剧,时而淡淡皱眉,时而微微一笑,时而将乌云这把折扇挡在面前,让人找不到她。忽然,一片树叶从树上落了下来。正是这片落叶,引发我无限的遐想。为什么它是向下飘落,而不是向上漂?父亲并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向我讲述了牛顿的小故事。牛顿当时坐在苹果树下休息,突然一个苹果掉下来,牛顿就开始想为什么苹果是往下掉,而不是往上掉呢?从此,牛顿因为这个问题,就一直寻找答案。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物理学家。我想有多少人也是看见苹果往下掉,可是没有注意?有没有去寻找答案呢?父亲告诉我要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思考的人。父亲给我讲了人为何要来到世间以及人生的意义。父亲讲了很多很多,也告诉了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的道理。我想要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思考的人,还要努力发现、学习,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探索未知的世界。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这个城市有数不清的高楼,璀璨的灯火照亮了整个城市,圆月散发着柔和的白光,照亮我们的脸庞。灯光衬着月光,月光又与灯光交融在一起,朦朦胧胧,漂亮极了!夜晚睡不着,我眯着眼看着窗外那轮圆月,好像看到了月宫中的嫦娥怀抱玉兔向我打招呼呢!我仿佛又看到她在月亮上的宫殿里翩翩起舞,她的目光在人群里寻找,应该是在找她的夫君——射日英雄后羿吧!“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是她独自舞蹈的孤寂情景的真实写照,“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是她思念家人回忆往事的心灵独白。今年的中秋节真有意义,我似乎一夜之间就长大了,我懂得了团圆的真正意义,懂得了思念就是想着不在身边的亲人,还懂得了很多很多……中秋节赏月五·5中队任亦云辅导员徐红中秋节到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它寄托了思念和团圆。今年,我和爸爸妈妈在奶奶家过节。我们一边吃团圆饭,一边听着音乐。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传说后羿射日后,向王母娘娘讨了一颗不死仙药。嫦娥情急之下吃了仙药飞向月亮成了仙。后羿为了向嫦娥表达思念之情,便在后花园放上嫦娥爱吃的食物,百姓也在那一天放上吃的纪念嫦娥,于是中秋节就因此而来。晚风习习,天空蓝的透明,一轮明月刚刚从东方升起。我们一大家子在饭桌上唠起了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尤其是奶奶,奶奶平时最盼望着一家人团圆了。妈妈端上一盘月饼:“吃月饼喽!”吃月饼、赏月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饭后,我们齐聚院中静静地赏月。圆月当空,像一个大圆盘,皎洁温柔的月光洒向大地。不知谁家的窗户里传出了阵阵婉转的古筝曲,时而行云流水,清耳悦心;时而婉转沉郁,荡气回肠。这天籁之音让中秋的夜晚显得更加诗意,如水的月光中仿佛有一首古风在悄无声息地流淌,让人为之心醉。爷爷此时哼了小调:“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大家不由自主的都跟着唱了起来。歌声中浸透着无限的回忆与思念。奶奶说:“现在的生活多好了,想吃有什么,想穿有什么,真是做梦都不敢想啊!”我握着奶奶的手,紧紧的依偎在她身旁。“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佳节,万事团圆,有人欢喜,有人忧愁。远在他方的亲人朋友们,也同样通过这轮明月来表达着思念之情。中秋赏月五·6中队胡腾洋辅导员王爱国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每家每户团圆的日子。但是,总有一些人在这个日子里,因为忙于工作,所以不能如愿回家跟家人团圆。吃完晚饭后,我们全家人坐在阳台上准备赏月。因为太早做准备了,所以全家人坐在阳台上无所事事的。为了缓解这个无聊的气氛,我提议:“不如我们说出带有‘月’字的诗句吧!”“好主意!”爸爸带头说。游戏开始,我们按照全家人的年龄排顺序,这样就不会混乱了。由于爸爸在家里的年龄最大,所以排爸爸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爸爸边说边摇着头。妈妈接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妈妈刚说完,姐姐就脱口而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想了想,不假思索地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就这样,我们一个接一个地玩。我家的阳台上充满了欢声笑语。终于,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圆圆的玉盘一样,镶嵌在墨蓝墨蓝的夜空上,显得格外皎洁。散发着皎洁光芒的月亮,温柔地铺在大地上,使我们全家人的心情变得格外得好。我们全家人在阳台上,边赏月边吃月饼。看着这个圆圆的月亮,使我不禁想起了“吴刚折桂”的故事。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的诗中也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这一晚上,有的家庭团圆了,有的家庭却仍然在等着家人回家过节,让我们祝愿天底下的家庭都能团团圆圆,阖家幸福。一起赏月吃月饼
五·7中队刘浩哲
辅导员周爱文
昨天是中秋节,晚饭以后,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姐姐高高兴兴地坐在院子里,一边吃月饼,一边吃柿子,一边赏月。
这时,一轮圆圆的明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大地泼洒下了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一般温柔。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了。这么美的月亮能不让人陶醉吗?这圆月非常调皮,一会儿钻进云姐姐的怀抱里,一会儿和星星对话,一会儿又唱歌又跳舞……真拿它没办法。这时爸爸说:“其实月亮是不会发光的。它就像一面镜子,把太阳光反射到了地球上,所以这些光是不热的。”
不久,月亮旁边出现了一丝阴影。爸爸又说:“这黑影子是月亮上的‘海’,不过里面没有水。”
啊!这皎洁的明月引起了我的遐想。“啊!我知道,这时嫦娥一定很后悔,她地偷偷地看着后羿。后羿地在地球上看着给嫦娥的月饼和水果,默默地想念着嫦娥。再说吴刚,正在不停地砍五百多丈高的桂树,砍了又长……玉兔专心致志地捣药……”
中秋佳节真快乐呀,不但月亮圆,而且人们也和亲人一起圆聚。中秋节的月亮真是不可思议呀!
吟诗诵月共贺中秋
五·8中队徐浩泽
辅导员鲁璐
中秋节月儿圆,大家一起来赏月。桂花香月饼甜,欢欢喜喜庆团圆。我和妈妈一起兴冲冲地去外婆家过中秋节。在路上,我看到了快要下山的太阳像个大火球,红彤彤的特别耀眼,灿烂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到了外婆家,我立刻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大家脸上都挂着喜悦的笑容,开心的交谈着。不一会的功夫,姥姥就张罗着开始吃团圆饭了。看着美味可口的大龙虾,螃蟹,炖鸡,还有带鱼,烤鸭,一大桌子都是我爱吃的美食。我们几个小馋猫,早早的坐到了桌子边,我刚要伸出筷子,没想到半路杀出了程咬金,拦住了我的筷子。定睛一看原来是二舅,二舅说长辈们还没动筷子,小朋友要等等的,这是咱们中国的传统礼仪。尤其到了中秋节更要有礼数。虽然很饿了,但觉得舅舅说的挺对的。我就等着外公就坐,然后举起酒杯说道:大家一起碰杯了,庆祝孙子今年一年级,外孙今年五年级,都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美味的团圆饭结束后,大家都来到了小区的院落里,吃月饼、赏月亮。这时候大舅说四个小朋友过来一下,两个是中班的小朋友,两个是上小学的大朋友。咱们中国的唐诗宋词有很多描写中秋节、赏花赏月恭贺团圆的诗歌,每个小朋友朗读一两句诗歌怎么样?我当然是一点都不担心的,在这样诗情画意的晚上朗读诗歌还是挺有情趣的。刚要张口大舅说要让小朋友先来,后面的不可以重复的哦。带月的诗歌就算,话还没说完,我的弟弟就来了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大人们高兴极了纷纷鼓掌。然后到了如意妹妹,在大舅的帮助下背诵的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刚上一年级的弟弟吐口而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终于到我了: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中秋夜》。看大家的反应我就知道之前都没有听过这首中秋的诗歌,大家给我热烈持久的掌声,在掌声中我们共同举目望月,共庆中秋。五年级的队员积极参与中秋征文,将他们对月的情感倾注在他们的作品中。他们或重温历史故事,或抒发期盼家人团聚的心愿,或诗意地抒写乡愁,内容十分丰富。队员们的作品字里行间体现着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既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又充满了时代气息,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内涵,进一步激发了队员们了解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中
秋
快
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学校每个年级每个中队通过挖掘中秋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开展形式多样的中秋主题教育活动,给队员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感受,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师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了广大师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也促进了队员们的快乐成长!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