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新泰特产
新泰美景
新泰生活
新泰房产
新泰医院
新泰新闻

新即墨middot专题文化擦亮城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51002/4705219.html

“变化太大了,现在不仅能在家门口观看各种文艺节目,还能参与其中,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10月10日晚,在即墨古城南门广场观看一群普通市民歌唱表演直播的张淑梅感慨道。环顾整个广场,西边廊亭下,几位老年人正放声歌唱;广场正中间年轻人随着动感十足的节奏跳着健身舞,老年人有的在轻缓乐声中打着太极、有的跳广场舞,有的拿着乐器吹拉弹唱……到处一派繁荣景象。

诚如61岁的张淑梅所说,从过去走十几里夜路去看一场电影或文艺演出,到如今家门口既有接地气的群众文化活动,又有“高大上”的文艺演出;从文化看客,到参与者;从过度求新求异,到回归本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地点、角色、视野的转变,折射的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即墨文化事业翻天覆地的巨变,文化产业的欣欣向荣。“文化即墨”已成为一张靓丽城市名片。

挖掘文化“厚土层”,文脉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区博物馆馆员韩璐年2月调入即墨古城,作为文化研究工作者投入古城建设,从事传统文化挖掘、保护、利用。“古城的建设是寻文明之旅,护文脉之行,有幸与即墨古城一起成长,见证文化传承和城市更新的模式范本,我很高兴。六年间,古城从一砖一瓦垒砌到楼台亭阁矗立,点滴间我看到了中国匠人的匠心和技艺。”韩璐说,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髓,坚守传承之心发展传统文化,是即墨古城建设者的初心。“近年来,借助文庙儒学文化平台,筹划举办了开笔礼、成人礼等传统礼仪,让传统文化在古城再次生根,上合青年营活动、世界旅游小姐大赛集结仪式在此启动。”

对韩璐来说,六载奋斗,既有历史寻根,也有与时俱进。目前,即墨古城正在探索融古通今、新时代文化发展之路。创新转型与时尚文化接轨,创造了“悦即墨夜古城”的夜经济文化。“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到多元文化的包容是文化发展的生态,也是我们在工作中思考的问题。在古城从事文化工作,我自己也在反思文化的发展之路,在理解传统文化基础上研究新文化的创造,以开阔的心态容纳各种文明蕴藏的智慧。”

正是有韩璐这样的古城建设者们孜孜不倦的坚守与努力,才成就了即墨古城成为即墨地标性的文化场所。在这里,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和谐交融,彰显着即墨这座千年古城厚浓的文化底蕴,演绎着现代文明的多样与璀璨。

除了即墨古城,令张淑梅津津乐道的还有近年来的美丽乡村建设。她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前半生也基本生活在农村,上世纪90年代起农村开始建瓦房,老房子一个个被拆除,大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生活设施也一代代更新,为大家过上好日子高兴的同时,心里莫名地有种失落感。直到年我去了一趟金口镇凤凰村,失落的心情瞬间被填满了。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近年来,我区通过实施“乡村记忆工程”,保护传统村落建筑,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实现了乡土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田横镇雄崖所村,金口镇凤凰村、李家周疃村,移风店镇大欧戈庄村4个村庄入选山东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传统文化村落、街区,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入选乡村(社区)博物馆(传习所)。

从“送文化”“办文化”到“种文化”,惠民文化添彩幸福生活

“只有让更多普通群众从观看者转变为参与者,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让文化在群众中生长创造、传播繁衍,文化发展才能风生水起。”区文化馆副馆长李玉刚说,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工作重心从“送文化”“办文化”向“种文化”转变,把观众变演员,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化事业的一大巨变。

据张淑梅回忆,小时候娱乐方式很单一,能看上一场电影或是文艺演出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这往往意味着要走十几里的夜路。“现在不仅能随时看电影和演出,还能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代!”

记者了解到,年以后即墨出现了“广场文化”,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文化节日。年1月始办即墨市

首届公园文化艺术节,年7月在腾马广场举办首届即墨市文化艺术节。年以来,打造了广场周周演、“书香即墨·阅读悦美”全民读书活动等十余个文化活动品牌,惠及群众上百万人次。同时,每年邀请青岛市级以上优秀艺术院团开展惠民演出10场以上。在这些品牌文化活动的带动下,各镇村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创建了田横祭海节、纳凉晚会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10余个。全区每年开展送戏下乡场以上,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万场以上。

“近年来,我们加大了文化惠民力度,像民舞踩街等多项活动实现了城区和乡村全覆盖,为百姓提供了展示平台,调动了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另外,高质量的惠民精品演出、古城大讲堂、海洋国际音乐季等高端品牌文化活动也渐渐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李玉刚介绍说,如今,无论是走在城区的大街小巷,还是乡村的田间地埂,都能听到老百姓欢快的歌声、幸福的笑声,文化的气息正蔓延在城乡的各个角落。

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也带来文艺创作的繁荣。改革开放以来,即墨文艺创作体裁与题材拓宽,数量猛增,质量提高。截至年底,已出版长篇小说、诗集、散文集、戏剧集、电视连续剧、书画摄影集等各类文艺作品突破部,获青岛市级以上奖项超过项。

精心培育,文化产业强势崛起

今年8月2日至11日首届“青岛海洋国际音乐季”在青岛乐都音乐谷举办,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领衔,连续10天为市民带来11场音乐饕餮。

以文化为中心,辐射多个产业,是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探索创新的勇敢尝试,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新支点。青岛海洋国际音乐季就是我区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挑选精兵强将组建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两个专业招商机构,聚焦文创、影视、虚拟现实等重点领域,开展精准定向招商。目前,已引进乐都音乐谷、中央美院青岛艺术创新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正积极推进中国电影云基地、焕真青岛焕乐空间等项目,呈现出大项目接连不断、快速集聚的可喜态势。

“作为三齐古邑,即墨深厚的音乐文化和人民群众深入骨髓的音乐素养为青岛乐都音乐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把‘音乐+’作为发展主轴,把‘产、学、研、教、游’等音乐产业要素串起来,汇聚在一起,用心打造一座全产业链的音乐之城。”乐都城国际音乐谷董事长方阳介绍说,自年乐都城落户即墨以来,音乐产业展露锋芒,形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音乐文化新地标。截至目前,青岛乐都音乐谷已成功举办国际民族音乐季等大型活动,举办高端文化演出余场。

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推进,即墨古城游、美丽乡村寻根游等传统旅游业被赋予更多文化内涵,备受市民和游客推崇。目前,即墨古城在全区文化旅游领域引领作用已初步显现,年均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成功打造成区域文化旅游新地标。

本文来自《新即墨报》,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朋友圈转发!

总编/李崇虎

副总编/高玉虎

责任科长/江晓辉

编辑/王静

技术总监/郭成江

法律顾问/元衡律师

信息联系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taishizx.com/xtyy/100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