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天时地利人和“大机遇”
以前提到怒江,总离不开“偏”、“远”、“穷”等关键词,山高坡陡,峡谷纵横、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交通设施,长期严重地制约着怒江的发展。2月24日,随着李纪恒书记、陈豪省长一声令下,怒江机场进场路开工,“怒江大峡谷”各族群众的“通航梦”触手可及;几个月前开工的保泸高速正在全力掘进,怒江国家公园正抓紧申报,省机场集团、省建工集团等大公司、大企业参与到怒江旅游开发建设,这都标志着怒江旅游即将翻开崭新的篇章。怒江州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贫困人口占全州总人口27.6%,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的民族自治地区。去年月20日,正在云南考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昆明亲切会见了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希望独龙族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早日实现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在去年12召开的怒江脱贫攻坚汇报会上,动情地提出“抓紧谋划怒江旅游开发,实现大峡谷从大难题变成旅游大产业大动力,让怒江群众更多地从旅游产业中脱贫致富”的要求,为怒江旅游产业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议上,李纪恒进一步就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开拓旅游扶贫新空间、抓好怒江旅游脱贫示范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怒江旅游脱贫攻坚启动会上,陈豪省长明确要求,要以《怒江州脱贫攻坚旅游建设发展规划(shy;—年)》为切入点,科学谋划怒江旅游开发,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全面推动怒江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新成效。通过努力,要把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独龙江国家公园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把怒江建设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谋划旅游带动脱贫攻坚“大发展”大多数人印象中的怒江,总与贫困两个字联系在一起,但是,就旅游资源而言,这是一个富裕的“金矿”:怒江地处“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的核心区,拥有怒江大峡谷、独龙江大峡谷和澜沧江大峡谷等峡谷奇观。位于滇西北、滇西、藏东南三大旅游热点地区之间,区位优势明显。怒江世居的僳僳族、独龙族、怒族和普米族等众多兄弟民族一直保留着古朴的、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组合形成了资源品味高、唯一性强、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和所有深度贫困的地区一样,怒江州面临着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但生态系统脆弱、环境破坏严重的现实。同时,由于地处三江并流保护区的核心区,怒江州还肩负着保护生态,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任。启动会上,陈豪阐述了省委、省政府创造性地作出怒江旅游产业带动脱贫攻坚战略决策的原因。他说,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是云南的亮丽省名片、宝贵财富,也是不可替代的后发优势。在发展怒江旅游产业时,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牢记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怒江山高谷深,生态环境脆弱,耕地面积稀少,传统产业发展空间有限,常规的扶贫方式难以发挥作用。省委、省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反复研究、科学论证,认为旅游业综合带动作用强,是怒江产业发展中最具特色、最富潜力、最有活力的优势产业,可以作为实施怒江脱贫攻坚的主要方向和首位产业加快发展。“我们将在巩固提升迪庆普达措国家公园的基础上,把有‘东方科罗拉多’大峡谷之称的怒江州按照国家公园来规划建设,把贫困群众搬出来,停止小水电开发、小矿山开采,加快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和草果、中草药材等特色林下经济,把贫困农民由过去的‘砍树人’变为‘护林员’‘导游员’,实现既解决怒江流域自然生态保护,又解决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几十万群众脱贫问题。”陈豪对未来怒江大峡谷的旅游发展作了这样生动而具体的规划。怒江州委书记童志云表示,此次会议,既是怒江旅游脱贫攻坚的动员会,也是怒江旅游开发的启动会。下一步要认真领会陈省长讲话精神,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围绕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抓好全域旅游和脱贫攻坚,打造精品化、特色化、高端化旅游品牌,使怒江旅游成为云南旅游新名片。
实现怒江旅游脱贫示范“大跨越”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怒江共接待外地游客3.3万人次,其中独龙江就接待8万多人次。游客陶醉于独龙江如洗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茂密的森林、巍峨的高山、碧绿的河流、天然的美食……原本以封闭、落后“闻名”的独龙江,缘何成了人们心中的“旅游天堂”?最简洁的回答是:道路贯通,绿色发展。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怀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和怒江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让独龙江实现了一步登天的历史巨变。基础设施巨变改写了独龙江发展的历程,为怒江州乃至全省走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了生动的样本。如今,《怒江州脱贫攻坚旅游建设发展规划》更是描绘了怒江以旅游业为主的绿色发展的宏伟蓝图: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方式,《规划》确定怒江旅游建设发展布局为“一城一极两园五区两带”。“一城”即着力建设泸水旅游特色城市,使之成为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的门户旅游区;“一极”即重点培育兰坪县旅游增长极,使之成为澜沧江旅游带的门户旅游区及带动怒江旅游连接大理、丽江的重要节点;“两园”即着力建设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和独龙江国家公园,使之成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典型试验区;“五区”即重点建设丙中洛旅游区、老姆登-知子罗旅游区、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石月亮—亚坪旅游区和片马旅游区。“两带”即积极培育怒江大峡谷旅游带和澜沧江旅游带。按照“3年初见成效、5年大见成效、0建成品牌”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力争用0年左右的时间,把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独龙江国家公园打造成世界知名旅游品牌,把怒江建设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到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突破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00亿元,游客人均消费元以上,旅游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数4.5万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超过10万人(以2014年总贫困人口14.9万人测算,占比达67.1%)。云南省政府资政刘平说,省委、省政府对怒江发展高度重视和深情关怀,就旅游产业带动脱贫攻坚战略决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和新举措,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怒江旅游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确定了目标、明确了思路。省直有关部门、怒江州各级党委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帮扶措施,确定时间表、路线图,扎实抓好各项工作,为确保怒江州到2020年实现旅游产业带动脱贫攻坚作出贡献。作为牵头部门的云南省旅发委党组书记、主任余繁表示,为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发展怒江旅游,带动旅游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省旅发委将通过进一步明确旅游项目开发时序、明确投资主体和启动开发项目、强化规划衔接、加大统筹推进力度等措施,加大旅游产业带动脱贫攻坚,力争到“十三五”末,建设完成包括一个旅游特色城市、二个国家公园、五大景区、一批旅游景区、旅游小镇、旅游特色村等旅游重点项目,完成规划投资总额500亿元的50%以上。今天,“怒江旅游产业脱贫攻坚”的雄壮乐章已经奏响第一个音符,这首春天的欢歌以绿色发展为主旋律,为七彩云南的旅游跨越式发展必将注入新活力。我们相信天境怒江将在省委、省政府强有力的高位推动下,成为云南旅游发展中的后发力量,成为“七彩云南”旅游新亮点、新品牌。
最新资讯年底
昆明到怒江只要6小时保山老营到怒江泸水的保泸高速公路试验段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预计保泸高速年年底通车。
保泸高速是怒江州第一条高速,之前,怒江州通往昆明都是从六库经漕涧到瓦窑,转入大保高速前往昆明。这条88公里保泸高速路建成通车,昆明到怒江缩短为6个小时,与滇西滇西南经济片区和旅游景点的距离都大大缩短了
图∕陈飞(云南日报)密少辉(怒江报)怒江州旅发委网络等
n请长按识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