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新泰特产
新泰美景
新泰生活
新泰房产
新泰医院
新泰新闻

生活在北京的新泰人

新泰的一位老干部,退休后到北京为儿女看孩子,生活了四五年。谈起感受,他说在北京生活容易,生存难。笔者问及原因,他想了想说,生活容易是说如果有住处,每月有个一两千元的工资,想吃什么到集贸市场上买什么,而且不贵,品质也好。生存难,是指在北京的人,不论做什么工作,都十分紧张,生活快节奏。如果再为房子所累,甚至沦为房奴,那就难上加难了。为了求证这位老干部的观点,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在北京住了几个月,搞了些调查。从这些在北京工作的新泰人身上,看到了生活在大都市人的一个缩影。真可谓“大有大的难处”。

现撷取几个小小的片段,窥一斑而见全豹。

在北京上大学的女青年

新泰在北京上大学的青年人,包括读研读博的数以百计,其中多是女生。他们除了同学之外,互相之间一般很少联系。笔者在北京期间,首先要接触的就是这个新泰的偌大群体,女青年小溪便是其中的一个。五年前,小溪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某名牌高校,现在上研二。说起在北京上学的感受,小溪滔滔不绝:在北京上学和外地最大的不同,在于更能经多见广。许多事情不仅局限于听说,而是亲历亲为。在北京的大学里读书也不封闭,许多同学常常边学习边打工,既学到知识,也锻炼了能力。小溪引用了老作家钱钟书一句名言,婚姻像座围城,在里面的想出来,在外面的想进去。她认为大学也像座围城。前几年自己大学本科毕业考研失利,考国家机关公务员又缺少硕士和两年以上工作经历两个硬件,于是到一家外企工作。每天路上乘车三个小时不说,经常加班加点,有时连公交车也搭不上。每月虽说元的收入,但扣去税金,拿到手的才元,再缴近元的房租,加上吃穿,所剩无几。后来她下决心边工作边复习,终于又考了研,还是原来的学校,原来的导师。说起今后的打算,小溪说,计划三年的学业用两年修完,剩下一年写论文、找工作,并且留着考博当后路。她打算将来即便考上博士,如有好的工作也会直接去上班,因为在他们看来,就业才是硬道理。

当问起有没有回家乡发展的意向时,小溪说,也想过,只是脸面上过不去。怕别人说三道四的,只好硬着头皮撑下去。前几年回去就业终归好些,生活上方便,房子也便宜,再当个“啃老一族”,小日子就能过得优哉游哉。听说有的23岁就能考个副局长,也着实让人羡慕。当然现在回去就业也不容易了,几十人竞争一个职位,比考博还难。一些同学议论起来说,新泰,想说爱你不容易。以前张口就唱“谁不说俺家乡好”,现在唱得少了,因为你爱家乡,家乡不一定爱你,就业也同样难。说起独生子女将来如何照顾家庭时,小溪引用孔夫子的话:“父母在,不远游,游者必有方。”时下80后、90后的理念是,哪里好、有利于自己发展就哪里安家。发展好了,可出钱请人替自己养老尽孝,或把老人接来,不一定天天在家守着才算尽孝。

小溪还说,听说去年新泰就出台了优惠政策,硕士毕业不笔试,只面试,基本照单全收,名牌大学毕业的更不用说,这是件好事。可大城市尤其是首都北京,是多少人向往的地方,尽管有些人喊着要逃离“北(京)、上(海)、广(州)”,但真正在北京待上几年,就看着别处太土气,不愿轻易离开。有些在北京找了对象,可一旦一方离开了北京,婚约基本自行解除,劳燕分飞。现在的大学生,在大学里处异性朋友是一码事,真正结婚又是另一码事。从小溪那里还知道,在北京的新泰人互相间很少来往。如医院一个新泰籍医生,在为家乡的一位领导做手术时说了几句家乡话,新泰籍的麻醉师感到新鲜。原来,麻醉师也是新泰人,只不过相处几年只是工作关系,没问过对方的原籍罢了。

打工妹的喜与忧

从泉沟镇山村走出来的女青年小张,是经在军事科学院当兵的哥哥介绍在宾馆当服务生的。她年轻漂亮,充满活力,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笔者与之交谈,她说,到北京打工的五六年,有喜有忧。喜的是,能在北京见见世面,挣点小钱儿。忧的是回家太少,想家。每年回家一次就算不错了。她说,去年回家是腊月二十六,连个张家兰子集都没赶上。说起今后的打算,小张说自己没上过大学,不好找多么好的工作。现有的工作只是吃青春饭,出来打工开开眼,长长见识,干上几年,混些嫁妆钱,就回老家嫁人过日子。不过北京的工钱也太低了,管吃管住,每月才一千多块钱,回趟家差不多就搭进去了。小张说,这几年大学生、研究生都不好找工作,和她一块当服务员的就有几个是大学生。她们有的连续几年考公务员都没考上,工作定不下来找个男朋友也很难。就是个别找了,甚至结了婚,快30岁了也不敢要孩子。因为一有孩子就意味着失去工作。小张她们这些打工妹有时也感慨万千,怨上天太不公平,偌大个北京,为啥就没有自己的落脚之地!看来,上了大学不好找工作,不上大学找工作更难。至今,她们还在北京“漂”着,许多自觉不自觉地加入了北京“剩女”的行列。

医院的女护工

北京医院是全医院之一,女护工小谢在这里一干就是六年。大家称她小谢,其实她也不小了,只是长得年轻了些。小谢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如果不是偶尔与几个老乡护工说家乡话,不会有人知道她是新泰人。从她嘴里还得知,她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公在家种田。迫于生计,六年前小谢经别人介绍,来到医院做护工。在和小谢打交道的几天里,笔者看到了她一天到晚机械地工作,为做好这份工作付出了全部劳动。小谢每天早早起来去护理她所管的病人,喂饭、拍背、按摩、打扫卫生,只要病人有要求她什么活都干。晚上病人都睡了,她从病床下拿出硬纸壳当床,铺上简单的被褥睡在走廊的地板上,随时听候病人的召唤。医院的病房里温度较高,不会使人感冒。医院里也有为她们配备的折叠床和被服,可她们为了每晚多赚10元租赁费,宁肯把床租给病员的陪人。有时连被子也租出去,自己和衣而睡。遇到节假日,一些护工回家了,小谢就一个人护理两三个病人。年复一年,她就是这样的过着。今年过春节,为了多挣几个钱,她硬是没回家。除夕之夜,医院在病区走廊里放上大电视,让病员和家人共同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小谢刚看了一会,便被一名挑剔的病员老太太叫回去数落一通,嫌她“擅离职守”。小谢只好认真道歉,并把晚会的内容讲给老太太听,老太太才乐了。小谢唯一的对外沟通工具就是手机。有时趁病人睡了,给家人发个短信,问候问候。除夕时和家人通话时竟哭成了泪人。我们问小谢为啥不回家?她说,趁春节有加班费,护工少,多赚点钱。“五一”后请长假,回家伺候大孩子高考。按说病员交的护理费须先交院方,然后按70%返给护工。可大伙看着她护理好,人也好,就直接把钱给她,有的还作为奖励,多给她几十块钱,不要发票,省去了院方的折扣。她总是千恩万谢,说上一大堆感谢话也就“笑纳”了。

上访老户歪打正着

天宝镇有个老赵,过去曾是个有名的老访户,穷困潦倒,乡镇干部很是为他头痛。这几年他仍然进京,却不上访了。原因是他在北京发现了商机,加入了捡废品的行当,求得了一条谋生的出路。为了生计,他先是利用上访之余,到自己熟悉的天安门广场等人多的地方捡废品,从每天挣个十块八块的零花钱,到偶尔的几十块。后来他发现了大学校园这个人员更多、废品更集中的场所。他想,上访花钱还耽误挣钱,不如把上访的时间用来挣钱。于是,他干脆把老婆和两个儿子全接到北京,过起了“北漂族”的日子。白天,赵家爷们兵分三路捡废品,女人在“家”做饭理家,晚上回来三件事——吃饭、数钱、睡觉。至于他们住的地方那就太寒酸了。许多在建的高楼都曾当过他们的住所。楼的框架盖起来,老赵一家就住进去,用塑料布围一下,就是一个房间,想住多大就围多大。北京的冬天十分寒冷,他们多围几层塑料,多盖几床捡来的棉被,照样过得去。老赵的两个儿子说,在北京,冬天来了虽说夜夜当“团长”(指晚上睡觉冻得缩成一团),可月月至少还有两三千元进家。按老赵的说法,反正在老家冬天也点不起炉子,全村没几家冒烟儿的,这在北京除了吃喝,每年全家还能攒个三万两万的。看来在大城市只要肯吃苦,比在家里种地好混。

80后的小白领

小王是典型的80后,父母都是新泰市机关的公务员。三年前,小王在北京一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经过几十次的笔试和面试的历练,终于以优异成绩考入国家某部委。虽说没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但几十次的笔试、面试,着实让她经了场,长了见识。她在单位附近以每月元的价格租下了仅40平米的住房,利用晚上和星期天全面熟悉自己的工作。她的父母把自己多年从事机关工作的经验一股脑地传授给孩子,小王也凭自己的好记性,很快适应了工作。也许是单位领导有意识地试试这位80后的底子,一个月后,单位领导让她写个阶段总结,不少于字,一个晚上的时间写出来。小王以流畅的文笔和规范的公文格式把总结写得文采飞扬,几个领导传阅后交口称赞。又一次,单位领导要出去讲学,要小王找人做个多媒体课件,并说花多少钱都行。小王利用双休日自己完成了任务,做得课件图文并茂,并做出中英文对照。领导非常赏识,演讲完后连在场的老外都拍手叫好。还一次,几个意大利专家来单位考察,英语好的总工程师出差了,领导叫小王到大学里请翻译,并再三说明这次接待的重要性。小王的英语是强项,大二时就过了六级,大三时过了托福,于是她答应自己试试。老外来后,她以流利的英语作了即时同声翻译,领导和老外都刮目相看。后来,老外还称她是“上帝派来的翻译”。之后几次,小王写的文章见诸于网络和报端,她起草的公文,还被李克强、回良玉等中央领导签发,并获得部里颁发的优秀公文奖。至此,单位领导一致感到,考来的这个姑娘不像刚毕业的学生,工作上手很快,文字扎实,没有“学生腔”,电脑好,外语也好。使小王没想到的是,工作半年转正时,领导找她谈话,最后问及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小王不好意思地说,手头紧了点。领导当即表态,给她1万元作为生活补贴。去年小王结婚成了家,还分到了一个90平的“两限房”,每平元。一年后,整套住房升值了多万元。至此,小王也成了小资,只是上班远了些,乘地铁8站,单程近一个小时。

当问起小王为啥不考博时,她说读研的第二年,学校征求意见,导师也想带她,可她放弃了。她认为,全国整个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三年读博下来可能更难,不如先就业,再考在职的博士,这叫“骑着驴找马”。小王还说,现在北京女博士和“剩女”难找工作、难找对象出了名,自己不想融进去。到今年,小王工作三年了,她的几个读博的同学也毕业了,有的还在国外拿到双博士学位,但至今有的工作还没落实。当然,在北京现阶段,博士生就业应该说不成问题,只是怎么能找得更合适一点,更理想一点。

长按







































北京正规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taishizx.com/xtxw/433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