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感觉吃的不是酒席,是那个幸福的氛围和那股热闹劲儿。
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
搭棚子,砌炉灶,架案板
▼露天厨房
这个时候,自家的厨房显然太小太小~~必须搭建一个露天”厨房“才能伸展手脚。
▼油桶炉子
那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这样的油桶炉子,易搬放,挡风,导热快。
▼砖泥巴灶
其实最早的时候还是泥巴炉子,后来有了青砖、红砖之后,人们才开始用砖头砌一些临时的灶。
烧木柴,那火叫一个旺呀,弱弱的问一下,有小伙伴趁那个机会烤红薯或土豆的吗?
▼简易“案板”
由于菜太多,通常都会架块木板或者拼几张桌子,充当厨房操作台。
而且菜必须分门别类的摆放好,开席的时候直接端上桌。
唉。这种壮观的场面只怕今生再也难得一见~~~
准备锅碗、桌子板凳▼大锅
其实在那个年代,在村里,家家户户的炉子上都是这种超级大的锅。
但是一家顶多也就2-3口,这个时候就必须去其他人家里借来用。不得不说,那时候村里人把那种互帮互助,充分利用资源的美德真是发挥的淋漓精致。
▼大碗
那些年,很少人出去打工,基本都在家种田。所以,人人都干体力活,成年人吃饭都是用大碗。
而且村里办一次酒席,得要好几百个碗,所以,这个也得是到村里把各家各户的碗盘集中到一起。
▼八仙桌
这种四方桌,一桌八个人。“坐席”的时候按照辈分来区分位置,有的地方称一席(上席)、二席……有的地方称主席、陪席……
▼长条凳
那时候,都是坐这种长条凳。窄窄的,长长的,可坐3-4个人。
开席前主家都会去村里各家各户借来备用,为了不弄错,通常会用粉笔做个标记方便辨认~
请掌勺大厨
办酒席是个大事,需要做平常难得吃到的大菜,而且主人家还必须考虑菜的味道,所以一定要请一个远近闻名的土厨师掌勺。
虽说这大厨没“厨师证”之类的身份证明,但是他做菜的味道和风格,大家都心知肚明,因为做这一行靠的都是口碑。
所以说,能被主家请来帮忙的肯定都有两手绝活。
如今,这种乡村土厨已经渐渐消失。相反,一些在城里打工的新型厨师慢慢走进乡村,做起了“农村酒席一条龙”的生意……主人家只需出钱和场地,其他什么都不用管。
自发来帮忙的小工那时候酒席上的大事小事都是亲力亲为,光自己一家人肯定是忙不过来。遇上这种大事儿,自家的或隔壁左右的人都会自发过来帮忙,这已是约定俗成的事。
帮忙的人,他们也早已习惯于这种排场,驾轻就熟,按部就班,分工负责,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只等亲友到时开宴。
▼有人摘菜~
▼有人洗碗盘~
▼有人切菜、配菜~
▼有人烧火
▼有人盛菜、装盘
▼有人端菜
办这么多酒席累不累?说不累那是假话。但是大家累并快乐着,脸上也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准备食材那时候,村里大席的菜肴主材有几个基本大件是不可少的:鸡、鸭、鱼、猪肉、猪蹄,所以主家一般都会准备很多。
▼杀猪
主人家一般都会把辛苦养了一年的猪杀了待客,不过杀猪可是个体力活,必须要几个彪形大汉才能搞定~
处理干净后,大厨会好好加工一下~
▼杀鱼
记得那时候逢年过节,村里就会买鱼,然后分到各家各户。遇上办大喜事,也会提前杀鱼。鱼多的时候,大家也必须一起上!
▼杀鸡、宰鸭
农村人家里都会散养一些鸡鸭,平时是绝对舍不得吃的。可到这个时候就会大方的拿出来~
刚刚还活蹦乱跳的鸡鸭这时候都将变成美味!
必备的菜很多菜是必备的,据说都是有讲究的,有很美好的寓意。
▼蒸菜
象征蒸蒸日上~
▼丸子
象征圆圆满满~
▼全鱼
代表有头有尾,年年有余~
▼肉糕或者蛋卷
寓意步步高升~
经典美味有些佳肴,如今总也找不到曾经的味道。
▼扣肉
这道菜不柴不腻,酥软清香,一般都放在后面上。
▼肘子
肉质肥嫩、香气浓郁,据说没有这道菜都会觉得主家不好客。
▼花生米
一定要有,有时候是油炸的,有时候时是煮的。
▼酱猪蹄
趁热吃口感软烂,放凉后再吃则口感更筋道。
唉!不说了,满满的都是回忆。
好久没吃村里的酒席了,想想都流口水了。
拉完庄里的,咱待佛佛在新泰都是做什么席啊
新泰,八顶八大餐就诞生在这里。它古为杞都,杞人忧天的典故就此提起,后称平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悠长。八顶八,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新泰谷里,谷里,古称夹谷,历史上著名的夹谷会盟就发生在这里。它地处鲁中腹地,北临梁父山,南接孔子登临处龟山,东壤子路植蒲地--蒲家庄,古来就交通发达。商贾客旅云集在此,也带来了各域的文化习俗,对谷里的餐饮习俗起了推动作用。今天八顶八主要集中在谷里,羊流、果都,张庄镇一带。现在整个新泰,泰安的饭店都在仿效,其中中碗即汤碗就是仿效最多的菜品。八顶八大餐其实是八八六十四道菜,现在,经过历代厨师的进化,演变成今天的大八顶八是四大件二十八道菜,小八顶八两大件是十八道菜。古时候只有在招待最尊贵的客人,例如:定亲、会亲家、会重要朋友时,才举办八顶八宴席八顶八宴席最主要的是四大件:1.头鸡(代表吉祥如意)2.鱼(代表年年有余)3.肘子(大福大贵)4.八宝饭(代表圆圆满满)饭菜都准备好以后,主人就该去邀请宾客了,所请的客人一般都是村里最有声望的人席上座次也是有讲究的,为座北朝南席为右边为长,一把,左边为副,二把。视为最尊贵的客人。老幼尊卑以此类推,下手为侍奉酒席者即把席口,接菜,倒茶倒酒,人数八位。当客人和侍奉者依次坐好。宴席开始先上八盘点心,吃着点心聊着家常,宴席正式开始先上八个冷菜(芥末猪肚、凉拌猪肝、卷煎、蚂蚁上树、玻璃肉、松花蛋、八宝菜)也可根据主人家的备菜花样变动。再上八个醋仟,醋仟里放上条匙,盛满香醋,以备客人一会喝酒吃菜时调味,解腻。吃完冷菜后大家就开始喝酒了。最重要的四大件就此开始了第一件蒸鸡再20分钟上第二个大件大鲤鱼再20分钟上第三个大件肘子20钟之后就是最后一个大件,第四个大件八宝饭再20分钟上腰饭。上第二个大件时,要把第一个大件撤下,上第三个大件时,八第二个大件撤下上第四个大件时,要把第三个大件下,上腰饭时撤下地四个大件。吃完腰饭(一般为酸汤混沌,香菜猪肉馅)离席休息大概半个小时,开始重新整理碗筷,除了八个冷菜外,其余的要全部撤掉清洗,接着客人入座。这时,客人重新坐好,这才称之为真正的喝酒!10钟上行碗(一般是蒜薹炒肉或芹菜炒肉,上面盖上泡软的冻粉,炒菜的汤浇在冻粉上),也叫头菜,摆宴的主人就开始为赴宴的客人敬酒,接着依次上齐后6个菜,敬酒时客人夹菜,吃菜只有头菜,之后的菜不得动筷子。后六个菜要等主人家都敬完酒后方可动筷。最后一个菜是饭菜,要到客招呼上饭时再隔一段时间后上,上完最后一个菜,就是第八个菜,整个席口的菜就全部完毕,。八个行碗分别是:(炒鸡,炸河鱼,猪肉丸子,猪肘块肉,烧五花肉片,炸藕夹,甜菜,饭菜)主人家按辈分从小到大一次祝酒,敬酒,最后主人到场,敬酒,完毕。之后,宴席上的宾客各扫门前雪,就是喝掉酒杯里的酒,叫门前盅,上饭(馒头)吃饭,最后上四个时令果盘。三起三座,大约4到6个小时,整个宴席程序完毕。“八顶八’有二十八道菜;‘十顶十’有三十四道菜;这就是我们当地的特色大餐!“十顶十”是后来厨师在八顶八顶基础上加的。有十个坐蝶,有十个中碗,四个大件,十个行碗。其中的菜品加了牛羊肉,个个都是特色呀!好吃极了!想来吃吗?小编已经完全醉了,八顶八宴席是新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单单因为是美食,其中也具有很多的历史风俗我们作为新泰人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