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蹄声(组诗)
□田丰赫
风中的蹄声
扯住我的奔跑
用风的眼睛
鞭梢上 蹄声
早已 隐姓埋名
泰山云海
众神停止喧哗
朝阳为目
霞光作衣
笑容凝于极顶
交出谎言
云涛之上收敛万相
山风翻卷,自由自在
秋风
秋风来了
顺着山路
哼着小曲
月光在扁担上
悠悠
虫鸣声走叶的纹路
直至溪边
天亮之前
我决定和秋风
烹制陈年旧事
一醉方休
光芒
当岩石里膨胀的梦境被唤醒
当失散多年的灰烬被重新擦亮
我看见了黑夜喷涌出石缝
身披荆棘
正在集体掠夺大地的畅想
远逝的渔火
被一只木筏
渡到黎明的草叶上茁壮
我们最后一次收割目光
把疼痛的脚步
背出故乡颤栗的胸膛
跪倒在金色的阳光里
像一棵被雷电烧焦的树
用半生的企盼和期待
倾听一只掠过雷霆的蜻蜓
切割钢轨碰撞的光芒
霍然降落在自己身旁
给岸边的树木和村庄
制造一场汹涌的飞翔
桃花祭
空泛的目光
喂养的满树桃花
凋谢了
词语再次
轻易污染了她
抽出身体里
一片瓦砾
雕刻一块墓碑
立在脚下
晚霞捅破的鸟巢
跌落一朵
颤栗的
没有逃脱的桃花
秋的遐想(外三首)
□毛尚举
一
秋天,收获的季节
丰硕的果实香飘人间
秋天,来去匆匆
淡化了希望的进程
草枯叶黄失落在心田
二
秋风,它带来了
树叶的飘零
如胎儿脱离母体时的
阵痛,让人发出
不一样的感慨内容
三
秋雨,浪漫中
让你体会别样的寒冷
一次更比一次的
冷酷和无情
人们才有了千年的俗称
四
秋霜,随着老天
任意变换的独有性格
清晨和夜晚
你把大地悄悄地
涂抹上了一层胭脂
五
秋月,高高地挂在
夜空中的腹中
有星星的点缀
但你依然是那么多情
演绎千百年不变的爱情
邂逅
遇上你的那一天
天很蓝,有白云作伴
如沙漠中行走
看到了远处
渴望中的一片绿洲
在心中泛起
层层的涟漪
从此,生活中
满满的思念
沉甸甸的期盼
塞满曾经枯萎的心间
牵手,感受从未有过的
电流般的触摸
内心不再落寞
生命中出现的女人
让我感受着
爱情小说中的现实版
浪漫已不再是
眼中别人特有的专利
我也拥有自己
不一样的青春涩体验
心态
红红的太阳
从东方冉冉升起
瞬间,感觉整个大地
都充满了生机
这让你焕发出
青春年少时的蓬勃朝气
中午时分
阳光时而温和
时而炙热,时而变脸
莫非,人的心态也有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不!人只有积极和消极
夕阳迈着缓慢的脚步
西去,又瞬间用尽全力
顷刻,霞光映红了大地
是否,也有最美夕阳红
但近黄昏的无限感慨
失落也好,沧桑也罢
人的心态应由自己调节
即使,有人说你脸上
布满忧郁的表情
那也只能是
别人内心压抑的表白
妻子
自从那一天
跨进家门的那一刻
这称呼便属于你
父母喜悦的脸上
写满了祝福
你走进了我
我融入了你
生活里有了共同
搏击风浪的双翼
你用心经营着
甜蜜的家园
空间不算大
但却处处温馨
小天使的降临
激起幸福的漩涡
一圈又一圈
向着未来奔波
师生之间
□李民增
我刚参加工作时,在三县交界的一个学区中心校任教,当班主任。班里有一个学生出名的倔犟,很难缠。
有一天下午,快下课时,他与同桌打闹,我严厉地批评了几句,他竟抱起书包,哭着就往家跑,同学们谁也拉不住。
怎么办呢?我拉住他吧?那办法儿太被动,拉拉扯扯的,有失老师的尊严。可以肯定,即使拉住,一时也劝不下。更重要的是,我不愿迁就他,甚至违心地对他认错,助长他的坏毛病,反而害了他。必须让他发泄够了,冷静下来,慢慢给他讲道理。
可是,到了放学的时候不回家,大人不牵挂啊?一定要来找的。不管他,也不行!就这样回去,家长一见,即使他不说,也会产生误会,以为孩子在学校受了多大的委屈哩,那就更难处理。
现在,最要紧的是与家长沟通。
对他的家庭,我是了解的。他爷爷,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人不错,据说还当着贫协主任,见多识广,场面上的人,挺讲道理的。
只是听说,他奶奶、他娘不太明白,脾气怪,又疼孩子,万一闹起来,不要说我这个初出茅庐、未经世事的小老师,即使很有办事能力的校长,恐怕也会为难。
灵机一动,有了!我跑回自己的办公室,拉出自行车,向着他家所在的村庄驰去。
快进村时,路过一条羊肠小道,看见那学生正在前面走,听后边车子响,没回头,只是往旁边儿闪了一下身子,算是让开了道儿。我也就急驰而过,没理他。还是不迁就!
正是农村家家做晚饭的时候,暮色四合,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烟味,这里那里,不时有牛羊的叫声。
以前家访我去过他家,走到时,一家人都在。一见我去了,他爷爷立即站起来热情地让座,一边安排家里人准备酒饭。
我赶紧拦住,笑着说:“不用客气!别忙活了!我来给您说个事儿!”他爷爷说:“什么事儿啊?还麻烦您跑一趟?”我说:“孩子惹我生气了,我‘黑’哭他啦。”老人一听,哈哈笑了:“嗨,师徒如父子嘛,当老师的就是家长,你揍他也没事儿。”
我说:“我年轻,脾气也不好。”
“没事儿。”老人抢过话头,“咱这人家,不是不懂大道理,老师你不用跟个事儿样。孩子交给你,你就当家,哪个老师不想叫学生好啊?”
我忽然觉得应该表示一下关怀,就说:“孩子回来,您就别再‘黑’他啦,明天叫他按时上学去就行。”
“你看看,老师多好啊。”一家人都凑上来说好话。
我告辞出来时,全家都送出门来,一边千恩万谢地说:“叫您又跑一趟,上了一天课啦,当老师多不容易啊!”
回到学校时,老师们正等我开饭,都说:“你这回要不去,乱子大啦!”
第二天上课前,那学生喊了一声“报告”,走进我的办公室,直挺挺地站在我面前,苦着脸,摆出一副受审的神态。
我一看他知错了,想再嘱咐几句,觉得没必要,又是灵机一动,对他说:“给你两块钱,你替我到外边供销社里买个牙膏来。”
他很意外地抬起头,高兴地答道:“行!”接过钱就跑走了。一会儿回来,对我说:“老师,这样的牙膏行不?”我说:“行!放桌上吧。”他说:“老师,还有事儿吗?”我说:“没。你准备上课去吧!”
其实,我还有点儿牙膏,而且供销社就在学校旁边,自己买很方便的。我是想用这个办法,与他拉近感情距离,消除隔阂,教育效果会好点儿。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当老师,特别是当班主任老师,与家长、与学生沟通是很重要的。
多少年后,与学生在城里遇见,两个人都很激动,好朋友久别重逢似的。他非要请我吃饭,我们就在附近一个餐馆里坐了下来。聊起来,我才知道他后来当了某政府机关的司机,现在内退了。我俩其实差不了十岁的。
谈话间,他恳切地说:“老师,我小时候脾气犟,没少惹你生气。那回,我寻思你得揍我哩,你真好耐性。”
光阴过得真快,几十年前的事,现在提起来,还像昨天才发生一样。我笑着问他:“回家又挨‘黑’来吗?”“没,俺爷爷说我两句,俺爹要揍我,叫俺奶奶拉住了。她说,人家老师还没说么哩,你干么?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啊?随谁啊?你就是个老犟!”
说着,他自己先笑起来,又说:“我这个脾气真不行,一辈子没少吃亏。”我说:“错事不能固执;好事,坚持也有好处。”他笑笑说:“也是。”
牴牛
□高怀昌
两头牛,都是公牛。公牛俗称牤牛。有的地方称牯牛。好牴架,有仇似的,一牴就牴得不可开交。牛犊时牴架,人吆喝着就吆开了。半大时牴架,拿鞭子棍子打,就打开了。成年后再牴,吆喝打鞭子棍子都不行,只管死死地牴在一起。生产队的两头大牤牛就是这样,头牴头角牴角,梗着脖子躬着腰,二目圆睁,四蹄抓地,死死牴住对方,一副要牴个你死我活的架势。眼观者惊心动魄,都感到很是危险。
大家看在眼里,怕在心里,生怕牴残了哪头,酿成遗憾,都围着牴牛想办法。
有人说,拿火燎拿火燎。拿火搁牛头底下一燎,烟一熏,就熏开了。其他人说,燎不得燎不得,这么健壮的两头大牤牛,燎残了多可惜呀。
拉不开,打不开,又燎不得,一个个急得转圈儿扎煞手,玩把戏的躺地上——没法儿了。
突然有人一拍脑袋,说,找八爷。
对,找八爷。众人异口同声。
八爷来了,说,不就是牴得分不开嘛,好办。说着,解下腰间战带,朝两头牴紧的牛角上猛地一搭,迅疾缠绕起来。战带就是束在腰间的一条长布。八爷朝两头牛角上缠了几圈,正要打结系疙瘩时,两头牛似乎觉察到了什么危险,突然由朝前用力牴,变为朝后使劲撤,嘭地撤开战带,掉转头撒腿逃窜。
众人赶忙追牛,边追边朝八爷喊,回头给你扯副好战带。
有人问,这牛牴得打都打不开,你咋把那角朝起一缠,它们就扯开了呢?
八爷说,一槽拴不住俩叫驴。把你跟个男人朝一起拴,你也要撤开。
有文化者悟道,哦,这八爷虽说目不识丁,还懂得同性相斥的辩证哲理呢。
绿豆宝宝
□常玉
告诉你一个秘密,在我修正带的盒子中藏着几颗圆圆的小家伙,穿着一身绿色的衣服滚来滚去,你猜它们是谁?
对啦,它们就是我的绿豆宝宝呀!
它们太调皮了,骨碌碌地跑东跑西,一不注意就没了影踪。于是,我把一个废弃的饮料瓶剪掉一半,给它们做了一个家。小家伙们溜溜滚到瓶底,舒舒服服地躺在用餐巾纸铺成的温床上,呼呼大睡起来。我拿来一瓶清水,轻轻地滴在它们身上,然后把它们移到阳光照不到的阴暗角落。这是老师给我们的任务,我的绿豆宝宝必须忍受没有阳光的痛苦,以便与别的同学有阳光照射的绿豆宝宝作比较。
从那天起,我每天都注意观察它们。虽然绿豆宝宝们整天泡在清水里,却不见它们有什么动静,几天过去了,毫不反应。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了,我又一次蹲在瓶子旁边仔细观察时,发现有几粒不安分的绿豆宝宝已经开始撑破衣服,长出脆生生的嫩叶了,其他的几粒也有了又白又嫩的短根,活脱脱的绿豆宝宝出世啦!
又过了一段时间,当我再次看它们时,令我大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所有的绿豆都抽出了芽,叶子是浅浅的绿色,长长的颈如长颈鹿的脖子,两片小小的叶子,像长颈鹿的小脑袋,探头探脑地张望着外面的世界。
第二天,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带到学校去,放在班级的窗台上。同学们的豆芽都没有我的长,这让我感到很自豪。但是长也有长的弊端,又细又长的根茎很容易折断,哪怕是一阵微风、一点轻轻的接触,对它们来说都是致命的危害。所以我很小心地呵护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你看呀,阳光下,绿豆宝宝在茁壮成长。
(作者系青云中学九年级三班学生)
闲戏秋水向秋摄
农家风光静湖摄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