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年,我军首次对全体有军职的军队干部进行授衔,史称“五五授衔”。此次授衔,全军共有60余万名干部获得了准尉以上军衔。其中: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含年和年补授)。
在57名上将中,有10人(不含红二十五军)出身于原来红四方面军,分别是周纯全、许世友、洪学智、陈再道、傅钟、王宏坤、王建安、陈锡联、王新亭、谢富治。
由于历史原因,授衔时红四方面军的干部授予中将以上军衔的并不多,这十名获得上将军衔者可以说是我军较为杰出的军事指挥员或政治工作者。
那么,哪些人指挥能力最突出呢?
笔者仅凭自己对军史一点点粗略了解,和读者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认为许世友、王建安、陈锡联这三人可为红四出身的最杰出的兵团级战将。
首先说说“小钢炮”陈锡联。
陈锡联,在抗战前是红四军十师政委,在红军里从连指导员一步步干起来,长时间都是当政工干部,和战将并不沾边。抗战爆发后,原十师师长周时源到抗大学习,陈锡联担任由红十师改编的八路军师旅团团长,逐渐显露了自己的非常出色的指挥才能,在忻口会战期间抓住战机,夜袭阳明堡机场,一战成名。
当时,由于旅旅部和团留守陕北,旅由陈赓大将指挥,师两位首长挥兵太行时麾下只有团可用,陈锡联在刘邓两位首长和陈赓大将悉心教导下成长很快,先后参加了神头岭、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等战斗,年独当一面,在指挥部队破袭平汉铁路,迅速歼灭日军南关镇守备队。
抗战后,陈锡联所部被改编为太行纵队、晋冀鲁豫三纵,保留了许多团的老底子,战斗力非常强,被誉为老虎纵队。年首战上党,人均3发子弹强攻屯留,吸引史泽波来援,将史泽波赶入长治城内后挥兵打援,击毙援军司令彭毓斌。在豫北战役中,陈锡联指挥部队将援军第1、第2梯队割裂,并将第1梯队包围,一天全歼第2快速纵队。
千里跃进大别山,陈锡联率三纵主动寻找战机,在张家店歼灭了孤军尾追的整88师师部和整62旅,打出了挺进大别山后第一个大捷。
陈锡联最出名的当数淮海战役,作为连接南北的重要枢纽,宿县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陈锡联敏锐地觉察到宿县对淮海全局作用,不等兄弟部队到位就直接进攻。为了尽快破城,陈锡联还出了一招:出动炮兵炮击南门和北门,并让司号员吹冲锋号,等敌人注意力被吸引后突然猛攻东门,激战一天一夜,歼灭敌师和第一交警总队,取得中野淮海首个大胜。
因为出色的战役组织能力,陈锡联于年成为第三兵团四令员,是我军最年轻的兵团司令。渡江战役后率部杀奔西南,指挥11、12、47军在西起江津东至木洞百余里长江南岸地区,呈排山倒海之势发起渡江作战,重创宋希濂兵团,解放了重庆。
再说说王建安。
和陈锡联相似的是,王建安在红四方面军中走的是政工路线,当了好多年的政工干部,一直当到红四军政委,跟他搭档的军长恰好是许世友。当然,王建安在红军时期战绩并不突出。
王建安军事才能得以发挥是在抗战时。为了发展山东,我党派师工兵营和其他连队编成津浦支队,由王建安统率。王建安率领不到一千人的八路军以少胜多,力克庆云,歼灭伪军三千多,再破宁津,将部队发展到五六千人,创建了著名的冀鲁边根据地。
年,王建安奉调鲁中,换了个地方后,王建安也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和组织才能,一来就拿战斗力最强的伪军吴化文部开刀,以6个团的兵力围点打援,全歼驻鲁山南麓的伪军吴化文部两个师,俘虏七千多人,攻克重要据点40余处。
大反攻时,王建安抓住机会大胆出击,拿下了临朐、博山、益都、莱芜、淄川、新泰等四五十个城镇,解放了章丘和临沂城。成为山东根据地大反攻中收复城镇最多的军区。
解放战争时期,鲁中军区部队编为华野八纵。在莱芜战役中,王建安先指挥八纵全歼77师,而后和叶飞各指挥一个突击集团,直插突围的李仙洲兵团,八纵士兵还生俘了李仙洲。孟良崮战役时,勇猛地向左翼穿插,切断整编74师同整编83师之间的联系。
淮海战役初期,王陶攻击碾庄并不顺利,粟司令员亲自点将,任命王建安为碾庄前线总指挥,王建安经过缜密谋划,决定采取“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的总方针和土工作业+步坦结合的进攻战术,指挥5个纵队浴血奋战十昼夜,全歼了黄百韬兵团。
第三阶段中,王建安指挥由一、九、十二纵队组成的北集团参与对陈官庄杜聿明集团的围攻,战果是参战集团中最多的:全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军、击毙兵团司令官邱清泉、歼灭李弥兵团残部。
年,王建安担任第七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渡江战役,为了第一时间了解战况,王建安乘兵团指挥船随强渡先锋连一起过江,解放了浙江全境。并发起了我军首个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指挥六个军解放了舟山群岛。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接替陶勇担任九兵团司令员,指挥了年秋季反击作战和年夏季反击战役的前两个阶段,在年夏季反击战役中,王建安指挥第九兵团共歼敌1.46万人,为长津湖牺牲的将士报了仇。
最后说说大名鼎鼎的许世友。
许世友早年在少林寺当僧人,练就一身武功,之后到吴佩孚部下当兵,北洋军失败后回家乡麻城务农。年参加黄麻暴动,从此加入了我党的队伍。
在红军时期,许世友出名的战绩有两次,一个是漫川关之战。许世友带红三十四团担任主攻,攻下了杨虎城三个团把守的阵地,之后又顶住了胡宗南三个师的疯狂进攻,掩护了红四方面军两万余人从狭小的通道进入陕南,使全军转危为安。
二个是万源保卫战。许世友指挥三个团死守万源,顶住了川军八个旅疯狂进攻,许世友甚至亲自上阵杀敌。为四方面军主力部队的大反攻赢得了时间。
抗战时期,许世友在胶东成名:第一次到胶东,许世友带着由胶东农民组建的八路军,奇袭牙山、会战榆山、打垮了以赵保原为首的“抗八联军”。第二次到胶东,正逢冈村宁次亲自指挥山东半岛扫荡作战,他带领胶东八路军与日军巧妙周旋,使岗村宁次铩羽而归。
解放战争时期,年秋,当西线兵团转入外线时,国军集中了整八师、九师、二十五师、五十四师、六十四师、四十五师等六师二十旅组成第一兵团,由范汉杰担任司令,大举进犯胶东。许世友奉命指挥二、七、九、十三等四个纵队坚持在胶东内线作战。
面对极端不利形势,许世友先安排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在正面积极阻击进犯的敌人,之后把主力从敌八师和九师之间插向敌后,发起胶莱河战役,一举扭转胶东战局。
到了年初,许世友打响了华东反攻第一枪,接连拿下了潍坊、周村、张店、兖州等地,收复了大半个山东。主席还亲自点将许世友指挥济南攻城作战,活捉了王耀武。
许世友不光指挥打仗能力强,而且还有比其他上将更出色的优点,一是善于用人,挖掘了黑虎将军聂凤智和铁匠周志坚。二是善于练兵,从胶东根据地走出了我军三个主力军,分别是27、31、41军。三是善于带兵,许世友对士兵的关爱是出了名的,胶东八路军在节假日打仗,许世友总能想办法让士兵吃顿好的,人人还有礼包发,打了胜仗另有奖励。还经常亲自和士兵们比划几下,谁能打得过他就在全军宣传。
一个空降的湖北人,能被几千里外的胶东父老乡亲信任,放心地把儿子、丈夫交给八路军手上,足见许世友在山东人心中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