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华泰山网
英雄归故里,浩气永长存。8月5日上午,烈士李林雨的骨灰安葬仪式在新泰市革命烈士陵园庄严举行。李林雨在亲属及同学亲友,以及各相关单位代表和群众的陪同下,完成了最后的告别。
8时02分,记者来到新泰市龙廷镇将军堂村,此时,李林雨的家中已经聚集起不少前来送行的亲属、村民。哀乐低回,气氛凝重而悲痛。
“孩子,你让妈妈怎么办啊……”“儿啊,再看看我跟你爸爸啊……”李林雨的母亲看着眼前儿子的骨灰盒哭得撕心裂肺,尽管嗓子已经沙哑,却还是止不住地痛哭。她哭喊着儿子的名字,这个曾经让她骄傲的儿子却再也听不见了。陪伴在李林雨骨灰盒的另一侧,听着妻子悲切的哭声,李林雨的父亲李学武拳头紧握,眉头紧锁,佝偻的背脊,因为压抑的抽泣而轻微抖动,任由身旁的亲友为他擦拭眼角不断流出的泪水。 8时35分,李林雨烈士骨灰从家中起灵,礼兵怀抱着李林雨烈士的遗像和骨灰盒走向护送李林雨烈士骨灰的车辆。 8时39分,护送李林雨烈士骨灰的车队从将军堂村缓缓驶出,前往新泰市革命烈士陵园举行安葬仪式。在车队途经的村庄和街道,不少群众自发站在道路两旁,手拿鲜花和横幅,前来送别家乡的英雄。“英雄无悔,用生命诠释人间大义”“龙廷人民的好儿子永垂不朽”“我们新泰人的骄傲,李林雨烈士一路走好”……带着家乡人民的深切怀念,护送车队缓缓驶向新泰市革命烈士陵园。 9时30分,在新泰市革命烈士陵园,李林雨烈士安葬仪式正式开始。仪式现场,气氛庄严凝重,陵园里,一草一木都在为这名22岁的“00后”英雄悲泣。两名礼兵环抱着李林雨烈士的遗像和骨灰盒缓缓向前,将其放置在了悼念台上。现场参加仪式的全体人员脱帽肃立,向这名年轻的英雄默哀致敬。
武警湖北省总队相关负责人宣读了李林雨被评为烈士的批准文件。7月12日下午,武警湖北总队随州支队某部战士李林雨与战友在巡逻途中遇到群众落水遇险,奋不顾身地下水救人,不幸壮烈牺牲,22岁的年轻生命就此定格。武警湖北省总队批准李林雨同志为烈士,给其追授平时一等功,追认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仪式上的悼词表达了大家对烈士的敬重和怀念:李林雨是为民担当的忠诚勇士,是超越生死的青年英雄。我们为失去这样忠诚的战士赶到万分悲痛,也为拥有这样的英雄的战士感到万分自豪……祖孙三代从戎,接力报效祖国。耳濡目染的长辈军旅经历,使李林雨坚定从军信念;言传身教的父辈军人作风,使李林雨立志报效祖国。理想,因为其远大而称为理想;信念,因为其坚定而称为信念。李林雨是父母心中懂事孝顺、阳光率真、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是老师眼中理想坚定、朴实无华、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战友口中义气大方、踏实认真、阳光积极的好兄弟。李林雨是优秀“泰山兵”的杰出代表,是泰安“英雄城市”名片上闪亮的新星,更是泰安人民心中永远的骄傲。 仪式结束后,伴随着悠长肃穆的《思念曲》,礼兵环抱李林雨烈士的遗像和骨灰盒,来到墓碑前。
“李林雨,一路走好!”“李林雨,一路走好!”“李林雨,一路走好!”一个多月就白了头发、泪流满面的父亲,一遍遍地向儿子说; “孩子,在这里给你安家了,你以后好好过日子啊!”“儿啊,娘把你撇在这里了,你在这里好好地啊!”一个多月来整日以泪洗面、哭哑了嗓子的母亲,一遍遍地给儿子叮嘱。 年5月20日,这是李林雨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 年7月12日,这是李林雨告别这个世界的日子。 李林雨,是战士、是儿子、是兄弟,是那个永远22岁的英雄。 在新泰革命烈士陵园里,吹来了一阵微风。 李林雨烈士的骨灰被轻轻地放进墓穴,李林雨的父亲不舍地摸着那张遗像,一遍又一遍,迟迟不愿松手。他的亲人按照家乡的风俗,把一些物品放置在墓穴内,让烈士安心地走,不孤单,不害怕。不少市民自发地来到李林雨烈士的墓碑前,献上鲜花,鞠躬致敬,一束束鲜花寄托着一份份敬重和怀念。
“爸爸,烈士哥哥是叫李林雨吗?”“是啊,这个哥哥才22岁,唉。”“他是为了救人才牺牲的?”“对,你也要学习他的精神,能做到吗?”“能!”一对父子的对话让在场的人尤为感动。 陆军工程大学大一学生陈朝阳与三名高中同学相约来到李林雨烈士的墓碑前致敬,等待的过程中,他们还对陵园内其他几名烈士的墓碑进行了擦拭。“算起来,我的军龄还要比李林雨烈士多几个月,他用自己的行动和担当诠释了作为军人的铮铮誓言。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当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我们必须冲到最前面,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陈朝阳说。 与陈朝阳同行的李文轩从7月份知道了李林雨烈士的事迹后,就一直盼望着英雄回家。“我们昨天也参加了迎接仪式。我们几个都是年出生的,烈士就比我们大3岁,但是就在我们还在迷茫的时候,他却已经作出了最坚定的选择,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李文轩表示。 告别仪式结束后,面对着悼念台,20多个年轻人表情凝重久久没有离去。“我们是李林雨的高中同班同学,今天我们20多人带着全班同学的嘱托,特意来送李林雨一程。”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唐泽霖语带哽咽。唐泽霖说,知道李林雨要“回家”的消息后,班里同学都积极报名,要回来一起送送他,但有些因为考研、工作等原因不能如愿。班长张国俊无法回来,但却一直在班级群内对接各种信息和行程;很多同学从各地赶回来,有一个同学上午赶回来,下午就要接着走,回来就是为了再看看李林雨,再送送他…… 回忆起自己得知消息时的情景,唐泽霖眼睛泛红,强忍着即将流下来的眼泪。她说,自己是通过新闻得知李林雨救人牺牲的消息。“当时我看到照片感觉很像他,但却不敢相信。再次确认信息后,得知就是我们高中同学,一时间让我无法接受,太心痛了。李林雨是我们的英雄,这一生能跟他做同学是我们的荣幸。” 烈士与青山苍柏为伴,李林雨烈士将带着一名军人的使命担当,长眠于故乡。 一个人感动了两座城,一城为他送行,一城迎他回家。 英雄走好!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