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在不经意间悄然溜走
淹没在岁月的洪荒
在深夜的某个时刻
它又浮现在我的梦里
与现在的我窃窃私语
尽管我们已成为
爸爸、妈妈叔叔、阿姨
尽管我们的乌发已经染上白霜
但我们心中儿时的过往
却在心里吱吱呀呀
把过去的歌谣轻哼唱
让我们结伴而行
回首曾经的好时光
欢声笑语似小溪
幸福甜蜜永流淌
在年“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
让我们一起回首从前
看一看二三十年前
新泰的我们
是怎样过儿童节的
三十年前的儿童节
家长能给买一把玩具枪
就高兴的像过年一样
整个节日都笑翻天
那时候六一节表演节目
红嘴唇、红脸蛋
好像是女生上台表演的标配
六一节表演节目
不像现在那么多的形式
那时候唱唱歌
说说相声
下面就会掌声一片
作为留念
儿童节也许是一张集体照
把最美的记忆
刻进方方正正的照片
这张照片上的男主角
像不像“宝掌门”马云
别小看带着领章的四兜军装
还有上面褐色塑料纽扣
那是男孩子们最“摩登”的服装
并不是所有的农村男孩都能穿上
一些人只能在照相时
作为道具穿在身上
在用土堆成的舞台下
同学们端坐在一起
在最前面的是小班长
可以坐在最前面
欣赏节目表演哦
节目表演没有无线麦克
带线麦克风也只有一个
四个小伙子
要轮流使用
才能把一个节目表演完
“冰糕喽~香蕉橘子冰糕”……
推着自行车载着冰糕箱子的叫卖声
对孩子们是绝对的诱惑
尽管冰糕真的是冰块
说不定还是用凉水做成的
但冰糕凉丝丝、甜滋滋的感觉
没有哪个孩子能抵挡得住
五分钱一块
美美吃上一块那叫一个爽
家里如果买一辆摩托车
孩子们会风光很长时间
左顾右看百看不厌
现在的孩子
估计轿车也都看烦了吧
那时候照相不是随便照的
一张照片要花两三毛线
摄影师要用红色的绒布
蒙住头、遮住光
对着目镜高喊“一、二、三”
用手一握连着线的橡胶球
就照完了
在前面晃着哈喇的摄影师
左手里握的就是橡胶球
儿童节
对着少先队队旗宣誓
也是一种过节的不错方式
三十年前
我们不只过六一儿童节
在国庆节、元旦等节日
也会组织联欢会
有学校组织的
也有班里组织的
想想挺好
三十年前的儿童节
如果村里有人买了电视
到他们家院子里
围坐在电视机前
看着屏幕上雪花不断闪现
刺耳的嗤嗤声不断传来
电视的主人要不断扭动电视上面的两根天线
来回寻找信号
电视信号差也就罢了
节目不像现在24小时不断
早八点之前
屏幕上出现的只有各种颜色的台标
后来配上了《渔舟唱晚》的音乐
记得那时看的《霍元甲》、《陈真》
村里电视不能演
就跑到附近村里去看
人们像着了魔
大人小孩都看得不亦乐乎
说着说着跑题了哈
这好像不是儿童节的内容哈
六一儿童节
除了表演节目
有的还给学生颁发“三好学生”奖状
给少先队员发放红领巾
那时候的奖状
上面都是带着红旗
红彤彤光艳艳
捧着带回家
就向墙上挂
墙上贴满奖状就像一面荣誉墙
听到邻里来串门一声夸赞
心里美滋滋的
六一儿童节过后
大家又要回复日常的学习生活了
当时还在读小学的盆友,
这样的语文课本
你还记得起来吗?
看到这些曾经陪伴我们童年的课本
童年的记忆倏地在心头泛滥
小学同学的笑脸
老师的教诲
像在昨天
书皮包起课本
让我们爱护进步的阶梯
这样的铅笔盒
带着乘法口诀
既熟悉又亲切
回到家这样写作业
写完了
就可以疯玩一场了
你的笔记本上
是不也抄写了很多首歌词
粘贴上喜欢的明星的贴画
俨然个人版的娱乐报
三十年前
我们在新泰很穷
但过得很快乐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