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的一天,76岁的杨大爷开始出现吞咽困难,一开始并未引起家人的重视,都觉得喝点水吃点东西慢慢就好了,但三天后困难程度有增无减。感到问题严重的家人于11月14日送杨医院就诊后入住外二科。
为进一步明确病情,患者在家属陪同下遵医嘱至胃镜室拟行胃镜检查,胃镜室李迎吉主任在检查前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家属告知,老人平日身体状况挺好,在四天前饮酒时食用大量肉食及山楂出现吞咽困难。现在症状表现为:吞咽困难,饮食难下,食道堵塞感明显。
问明病情后,李迎吉主任对杨大爷行胃镜检查,进镜到达食管距门齿约30~40公分,可见大量食物存留,确认患者基础病为贲门失弛缓综合症,在这个基础上因患者年龄较大牙齿缺如后咀嚼食物欠佳,大量吞咽后造成食物于食道堆积,进而导致本病症。
此病情复杂罕见,加上老人年龄大,且食物堆积位置特殊,位于食道狭窄部位上面,形成漏斗状,治疗难度较大。
李迎吉主任首先尝试用胃镜将食物推下去,但因下部狭窄,未能成功。后决定采用一次性异物取出钳将食物经口腔取出。因为食物存留量较大且碎,无法一次性取出,只能小心翼翼的一点点往外夹出,每次只能取出一小块。因患者年龄偏大且多日未能进食,随着手术时间的加长,患者开始出现咳嗽、体力不支的情况。李迎吉主任边对患者进行安抚和鼓励,边加快操作速度。
30多分钟后,杨大爷食道内的食物终于清理完毕,顿时感觉“胃里”顺畅了许多,此时的李迎吉主任已是大汗淋漓。
手术前后
李迎吉主任介绍,杨大爷的基础病——贲门失弛缓综合症由来已久。主要原因是老人年龄大,牙齿缺如,咀嚼食物欠佳,再加上食用不易消化的肉类、山楂等食物,造成食物短时间内无法顺利通过狭窄的食道,最终累积生成这种病症。
李迎吉主任特别强调,牙齿的咀嚼对于食物的顺利消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食物的充分咀嚼大大减轻了身体其他消化系统的负担。建议牙齿不好的年老患者安装义齿辅助消化,以减少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供稿:内镜中心闫奇峰
编辑:杨蓉
责任编辑:展光保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底部随手点赞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