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讲堂开课啦
学法
知法
用法
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树立法治思维意识
现推出普法讲堂栏目
每周一期
引导大家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第一期,让我们一起了解下什么是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法》
为了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行政许可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年8月27日通过,自年7月1日起施行。于年4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修正。
行政许可
什么是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行政许可特点
01
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是其从事某种法律行为之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02
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国家一般禁止的活动。行政许可并不是一经申请即可取得,而要经过行政机关的依法审查。这种审查的结果,可能是给予或者不给予行政许可。
03
行政许可是一种授益性行政行为,是一种准予当事人从事某种活动的行为。
04
行政许可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对外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行政机关和受行政机关管理权限约束的相对人,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05
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行政许可除了要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还应以正规的文书、格式、日期、印章等形式予以批准。
更多精彩,下期再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