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
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你知道在咱们这都有啥习俗吗?二月二这天都会在自己宅院周围围上一圈草木灰,这叫打簸箕;今天你去逛街会发现有很多人卖炒豆子,那个在咱这叫蝎子爪;今天去理发店也是要排队的,特别是小孩儿都会去剃龙头,图个吉利;还有咱十五做的面灯今天可以拿出来做汤啦!先说说朱元璋和“打簸箕”朱元璋有一次率兵和元军打仗,最后元军败遁。朱元璋也是筋疲力尽,却发现和大部队走散了。他又累又饿。躺在汶河东岸再也不想动弹了。他发誓:“回到朝廷,朕一定血洗泰城,出了心中这口闷气。”他四处要饭,就在他求告无门之时,有一个农妇拿着饭,看到了躺在沙滩上奄奄一息的朱元璋,就把要给丈夫送的饭给了他,还把他带回去休息。晚上家里主人时应元回来,和朱元璋聊得很投机,朱元璋也在这住了五六天。后来寻找朱元璋的士兵就找到了这里,时应元才知道自己救了明朝的皇帝。朱元璋说:“爱卿,救驾有功,听封吧。”然而时应元不想从政就婉言谢绝了。朱元璋也不好勉强,只得说:“官可以不封了,但告诉家人,二月二那天把自己的宅院周围,都围上草木灰,有大用处。此事千万别告诉别人。”时应元觉得皇帝让他二月二用草木灰围宅院,定是好事。他冒着欺君之罪的危险,将这一消息告诉给自己的亲戚朋友,亲友们又奔走相告,不几天,整个县城都知道了这个事情。回到京城,朱元璋就命令:“二月二,发兵血洗新泰县。”他又命令道,“不过,凡是宅院周围有草木灰的,不能动他一草一木。”二月初二到了,官兵们悄悄地摸进一个个村子,可发现家家户户的宅院周围都有草木灰,带兵将领急忙令快马飞报皇帝,皇帝接传,大吃一惊:“他们人心太齐了,时应元心太好了。”他怕再追杀下去,会误伤恩人,只好下令回兵。.从此以后,每年新泰人都要在簸箕里盛满草木灰,用木棒敲打着簸箕,围着宅院四周,撒下草木灰。这些圆环寓意为囤或仓,围好仓后,把粮食放在最中间。盼望这一年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谷满囤,粮满仓,另一个含义包括人为人处世,街坊四邻和和睦睦。吃蝎子爪,肯定和蝎子有关很多年前,农村生活条件极差,没有电,照明靠煤油灯,做饭靠秸秆、树叶。在做饭时,一不小心就会抓到蝎子之类的毒虫,尤其是蝎子,蜇着人会使你痛彻心肺,农村妇女可以说是“谈蝎色变”!二月二龙抬头,毒蝎子也出头,广大农妇一致商议,在这一天把黄豆泡发,拌以沙土炒熟,这时,豆身滚圆,并有道道裂纹,恰似蝎子的蠹子。千家万户都去吃,互相传着吃,意图吃绝那可恶又可恨的毒蝎子。人们把这种豆叫做“蝎子爪”。随着农村环境的日益改善,蝎子爬虫之类早已销声匿迹,这吃“蝎子爪”的习俗却流传了下来。一大早,老人就起来忙活开了,炒豆子,围粮囤(在自家院子正中用草木灰围成同心圆,在中间挖坑,埋上五谷杂粮,意喻五谷丰登),督促孩子用草木灰撒门窗,说是可以防止毒虫入户。为何要剃龙头?人们之所以要在这一天“剃龙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理发,大意是图个吉利而已。在我国民间,有很多人都忌讳正月剃头,主要是源于“正月不剃头,剃头思舅舅”这一说法。“思舅”其实是“思旧”的变音。据说,正月不剃头的传统最早起源于清初满族强令汉族人剃发留辫,汉人迫于压力只得顺从,但仍决定正月不剃头,以示对旧朝的思念,后来“思旧”渐渐变成了“思舅”。而另一种说法似乎更为有趣。故事讲的是一个贫穷的剃头匠很喜欢他的舅舅,但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他总是囊中羞涩无法给舅舅买个特别的新年礼,于是有一年他决定亲手给舅舅理个发。经过他的打理,舅舅看上去精神又年轻,夸奖他说:“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希望每年都能享受一次。”于是,年复一年,剃头匠都会给舅舅理发。舅舅去世后,剃头匠每到过年,都会因思念舅舅而伤心,这即是“剃头思舅舅”的由来。“二月二”剃头赶上了“龙抬头”,就正好赋予了这个传统习惯随龙高升、龙腾虎跃的吉祥寓意。汶水徂徕如画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taishizx.com/xttc/6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