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丛萍泰安报道
近几年,泰安市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彻底的整治对泰山石实行了全面禁采禁售禁存禁运。在泰安,下大力气保护的不光是泰山石,泰安市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完整生态系统,实施泰安历史上最大规模、治理最系统的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打造山青水秀岸绿景美生态之城。
实施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泰山景区引水上山筑牢泰山水屏障,肥城采煤塌陷地“变身”田园绿地,泰山石统一存放建设石敢当文化园,由商品变展品,芝田河、明堂河、梳洗河、泮河、天平河、岔河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
年,泰安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拉开大幕。通过地质环境治理、土地综合整治、水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监管能力提升等一系列系统性工程,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和保护,生态功能得到强力提升。
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涉及项目67个、子项目个,总投资.4亿元。在“固山”方面,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采煤塌陷地治理;在“治污”方面,城市建成区实现黑臭水体清零,城市重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在“护林”方面,新增造林20.8万亩,建成“泰山古树健康监测系统”,实施泰山引水上山工程;在“整地”方面,新增耕地.8公顷,实现了零散农地变“沃田”。在“扩湿”方面,抓好7个省级以上湿地公园建设,保护湿地9.4万亩。
通过加强泰山石保护和实施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年泰安市大气环境创历史最好水平,水环境质量指数全省第一,东平湖水质达到三类水标准,沉寂60年的大众泉实现复涌,森林覆盖率达到94.8%。泉涌了,山美了,游客增加了,群众的幸福感更强了。
一边修复生态一边打造亮点工程
入夏以来,无论在汶水河畔、徂汶景区内,还是石腊河景区,可谓是一步一景,鲜花竞相绽放。
大汶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改造提升项目
大汶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改造提升项目、石腊河文化旅游公……泰安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建成一批特色工程、精品工程、亮点工程,作为泰安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的不仅是“颜值”,背后的生态意义可圈可点。
大汶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改造提升项目将第四污水处理厂扩建后的12万吨尾水,全部引入人工湿地进行再净化再处理,之后再流入大汶河,出水水质达到地表三类水标准,对保障大汶河和东平湖的水质稳定达标。
改造后的石腊河文化旅游公园
通过改造,石腊河文化旅游公园的河道的常年蓄水能力提升到了60米,防洪能力提到了米,实现石腊河水系零排污口,对改善泮河、牟汶河、大汶河水质,对保护东平湖水质及南水北调水质都有重要影响。
除此之外,还重点进行泰山南麓生态水系综合整治、岱岳区道朗镇矿山生态修复、新泰市柴汶河流域综合整治、肥东平县东平湖区域综合整治、泰安高新区大汶河生态湿地修复、泰山景区黄前水库环境综合整治、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泮河水环境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
打造泰山大生态带“山青、水绿、林郁、田沃、湖美”生命共同体
年,山东推进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将泰山大生态带打造成“山青、水绿、林郁、田沃、湖美”的生命共同体工程。
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分为泰山生态区、大汶河—东平湖生态区和小清河生态区三个片区,统筹协调、各有侧重地安排地质环境、土地整治、水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监管能力建设等5大类工程,形成“一山两水、两域一线”(泰山、大汶河、小清河;淮河流域、黄河流域和交通干线)总体布局。
其中,泰山生态区以生物多样性恢复和地质灾害防治为主,大汶河—东平湖生态区以水生态环境和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保护以及土地保护为主,小清河生态区以泉域生态修复保护和破损山体修复为主。
从区域上看,泰山生态区涵盖泰安市泰山区、岱岳区北部、高新区和济南市历城区南部,面积平方公里。包括泰山主峰、泰山森林公园,黄前水库、安家林水库和大河水库等。大汶河—东平湖生态区涵盖莱芜市,泰安市岱岳区南部、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等,面积平方公里。包括泰山西麓、徂徕山森林公园、莲花山、三平山,瀛汶河、牟汶河、柴汶河、大汶河、东平湖、雪野水库等。小清河生态区涵盖济南市历城区北部、历下区、市中区、高新区、长清区、平阴县,面积平方公里。包括五峰山和玉符河、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卧虎山水库等。
本文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