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年
新泰过年传统风俗汇编
之大年三十
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天”。这句话是说的意思很容易理解,相隔十里,两地的生活风气不同,相隔百里,习俗不同。马上就要过年了,您还记得咱们老新泰人怎么过年吗?
年三十
年三十这一天是非常忙碌的。老新泰人,尤其是农村都会在这一天准备“供养”。可能外地人对这个词有些陌生。“供养”的意思其实就是供奉神灵、供奉祖先的意思。
请家堂
在年三十这天,会请家堂。“家堂”就是我们的祖先,请家堂就是请我们的祖先回家团圆。说到这里您可能会问了,为什么方言中成为“家堂”呢?“堂”堂兄弟,用来表示同一祖父的亲属关系,堂代指亲属关系,我在湖南发现当地方言当中称妻子为“堂客”。中国经过历代南北融合,北方汉民族主体结构大都南迁,在北方的汉民族逐渐与少数民族通婚,习俗上也有一定的改变。“家堂”由此分析代指同一家庭的亲属(包括男女)
请家堂准备工作
这个工作一般由一家之主进行,将家中打扫收拾干净利落。将准备好的贡品摆放在家堂桌子上(八仙桌陪两把太师椅,左右各一,子午方向上排列,在堂屋举行,八仙桌顶墙放置,正对门口),贡品盘好的鸡(生的)大都放在子午方向,且在八仙桌正前方。
左右放置白磷鱼、肘子、方肉、小牛等,注意每排摆放的贡品为单数。八仙桌顶着的北墙面要挂上“轴子”轴子上一般都写着三代宗亲及各代祖先。下方放置如屏风版的“家堂折子”,家堂折子上记录着相隔不是很远的亲属。若有新近去世的亲属则不可写在“家堂折子”上,一般都写在牌位上。放置于“家堂折子”两侧。写牌位时要注意称谓,谁家供养就用户主(男性)对该逝世亲属的称谓,常用词汇:考、妣等。”家堂折子“前放置筷子及酒盅茶碗等器具。两侧可放置花馍馍。
还有要在天井中的堂屋门口放置一小方桌供奉天地神灵,天地的贡品少于家堂桌子,但是要单数。
此外,一般供养都是由家中嫡长子进行,供奉自己家里的祖先。一般很少出现在自己家中供养女主人娘家祖先的情况。小编见过一例,娘家无子,在该户女主人家进行供养,此乃个例。
准备工作做好后,就要请家堂了。怎么请呢?男主人(必须该家该姓男性进行)点燃若干“香”,在家门口燃放一挂鞭炮。进行悼念“祖宗们都家来吧”。再将一根木棍放置在大门进门处。随后将点燃的“香”,先放置在家堂桌子上的香炉中三根(此处一定是三根)。天地桌子上的香炉中插入一根,祭拜。然后在家中各个门前放一根。传统的放置方法是放在各个门前墙上放置一个专用的器具(具体名字记不清了,不大)将点燃香放入。
打纸钱
家中成年男性打纸钱,纸钱是由家中子女或不供养祖先的弟、侄等送来,加上户主家中的纸钱。此举有利于宗亲团结,共同为祖先出资。传统意义上的打纸钱,是用专门的器具,圆柱形十厘米左右长度,前段雕出铜钱形状。用另一辅助器具敲打圆柱形木棍,由于压力的作用在火纸上留下铜钱印记,均匀排列。近年来由于该种器具留存不多,大多用百元大钞在火纸上印印。
然后将打好的纸钱花开。具体动作为,拿起一摞打好的纸钱,沿着长的一侧中轴线附近,对折。然后两只手手捏住中间部分,大拇指在上,其余手指在下。大拇指与其余手指向相反的方向的平面用力旋转即可(说明:必须是男性进行打纸,若无成年男性可由妇女头戴斗笠进行)
熬五更
新泰人的除夕夜,每家每户都会熬五更,新泰方言中叫法是aowujing。这个的起源是来自那个“年”的传说,此处不做过多阐述。一家人吃完团圆饭后,都会熬五更。传统意义上的五更指的是凌晨3点到5点。现在大多没有熬的这么晚的了,很多都是发完钱粮之后就休息了。
发钱粮
熬五更期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发钱粮。给谁发钱粮呢?给天地供奉的神灵们以及家中的宅神、灶神、井神等各路过路的神灵。发钱粮之前一定要包水饺,煮好的水饺盛放在小碗或茶碗中,端到家堂桌子上和天地桌子上。碗中盛放的饺子数一定是单数,且端的碗数一定也是单数。并且准备香菜,整颗洗净后放置在所供奉的贡品上。并且点燃香插入家堂桌子与天地桌子的香炉中。这些工作做好之后就可以发钱粮了。
将天地桌子上的神灵牌位郑重取下,将白天打好的纸钱取出若干点燃,将神灵牌位投入火中。天地桌子上的家中若有元宝,可放入其中。另外要将天地桌子上的香放入火中,也可放入更多的香。此时口中叨念“谢谢各路神灵们一年的保佑”.....此处大多说些对未来的美好期盼的语言。纸钱燃尽后,燃放一挂鞭炮,发钱粮结束。
此外,若家附近有龙王庙等庙宇或原来有的。在发钱粮之前家中老人会携带纸钱、香、元宝等到面前祭拜祈福。
新泰年
新泰过年传统风俗汇编——年初一的过法
大年初一头一天
昨天我写的是年三十的风俗习惯与请家堂等民俗,应粉丝强烈要求,今日续篇。没有看年三十那篇的朋友们可以看新泰范昨天发的头条。谢谢
拜年磕头篇
新泰人的拜年也是很有讲究的。大年初一早晨起床,年轻一代带着孩子,给家中的老人们磕完头讨要压岁钱,之后开始到村子里同姓宗亲的供养桌子前磕头。家中妇女、未出嫁的闺女、孙女等通常不和男爷们一块去,单独一伙。家中的老人们便接待前来家堂桌子磕头的小辈们。
怎么磕头?
同宗族近支的子侄堂兄弟们到了别的供养的家里,磕头也是有讲究的。通常这一伙人中,辈分最大的在中间,其次右侧,再次左侧,以此类推。若人多按此方法,分排行礼,最前面的是辈分最大者,若同辈分则年龄大者一般居于右侧,先向家堂桌子磕头行礼,礼毕后大多向该户家中辈分比自己高的长辈们磕头行礼。
“三婶子,及你磕头了啊”“三奶奶,及你磕头了啊”
一般由中间行礼者先说,两侧行礼者按自己辈分,以此类推。当然如果该户人家主人辈分比自己小,向大堂桌子行完礼,即可。为什么呢?这是中国宗法制的一个体现,无论你多有成就,大年初一磕头这一天,辈分为大,死者为大。
新泰人年初一磕头拜年也衍生出很多段子
“三奶奶,给你磕头了啊”
“不用磕了,来了就是头啊。个来坐下喝碗水玩一啥。“遂,进入拉家常阶段,一般年龄大的会首先发问:“恁娘这一会子身体还喜好吧”“三奶奶,你放心吧,喜壮实。”接下来就是对家中小孩、妇女等的询问。以及过去一年工作情况等。
PS:小编过年最愿意闯门子了。由于我本身就是个讲师,倒上水,磕着瓜子,我能坐那拉一天。哈哈
言归正传,这家完毕后,再去下一家。以此类推,把同村中该姓氏能论的起来的一家人挨家拜访一遍即可。举个例子,我姓李,我们村有四种李,常言道三张八王十二李啊,一般情况是不去别的李家磕头拜年的。如果说关系非常好的那种或者是别的姓氏的出于礼貌,也会去的。此乃个例。
禁忌篇
大年初一有很多禁忌。家堂桌子也有很多禁忌。
家堂桌子
ps:图中这户人家没有家堂折子
太师椅上不能坐人,祖先们正在享用贡品,千万不要坐到太师椅上,看好家中的小孩。
初一饺子初二面,包好饺子之后,还是像发钱粮那样给家堂桌子上先上,还有天地桌子,上完之后,才能吃饺子。初二下的面条也一样。
孕妇一般不要靠近家堂桌子,最好不要进家堂桌子所在的堂屋。家中的祖先们都回来了,他们非常关心后辈,其余你懂得,此处不再赘述。
供养期间,家堂桌子上所摆放的贡品不可轻易乱动。尤其是小孩,千万不要伸手去拿桌子上的糖果、水果等。
注意向家堂桌子上,添酒、添茶、添香。当然也有很多现在都在家堂桌子上放包烟的。
初一禁忌
此处只说一下我所知道的,网上虽然有很多版本,你看一下之后会发现,和我们新泰的不一样。大多是别的地方的。如有不足,请在下方留言补充,谢谢。
初一吃素饺子。千万不能吃肉的。这一风俗的来历说法不一,但大多是说原来时候没有条件吃不上肉而来。现在呢,也应该有忆苦思甜这层意思吧。
初一不动针线。小时候调皮,过年穿的新衣服很容易划破,一般初一当天都不给我缝。
大年初一不洗衣裳。好像说是水神的生日。
大年初一不扫地。这个的来历好像是说会把财扫出去。
补充
1.出嫁的闺女不能回娘家过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跟了别家姓了,自己家里的祖宗回来过年了,不能相见。其实个人觉得这也是对女权的一种践踏吧!
2.小心你家堂屋门前天地桌子上摆放的肉、鱼等贡品。为什么呢?防止让那些野猫野狗给拉了跑了。哈哈,这种情况小编我见过很多次
延伸扩散
春节是团圆的节日。这句话其实是不对的,尤其是在农村,闺女不能回娘家过年,在前文中,我也阐述了,这是一种对女性的歧视。随着近些年观念的转变,在农村有很多的外甥在姥娘家过年的情况,但还不普遍。中国的宗法制自西周开始,随着宗法制一起的是分封制。你觉得宗法制和分封制和一般老百姓有关系吗?有着很大的关系,家堂桌子就是一种宗法制度的体现,对不对,你姓李你绝对不会供养别的姓氏的人。分封制应该没关系吧。错,也有关系。一般是在家中儿子们成年之后,老人会找在村里德高望重者及亲戚进行分家。这不就是分封制的体现吗?只不过你的父母不是皇帝罢了,这就是老百姓的分封啊。
我们新泰春秋时期属于齐鲁边界,大部分地区属于鲁国。鲁国第一代国君周公旦非常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还有鲁国大贤,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也非常推崇这些制度,以致于他在春秋末年游说各国要维护这些制度。这些制度发展延伸到现在,就是我们的风俗。
如果说为了一篇文章的阅读量而来写的话,是没有意义的。保护传统习俗,保护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肩负起的责任。当然我的文章当中穿插着大量的历史、语文等科目的知识,也希望有更多的00后能看到我写的东西,一是让他们了解二也算是让他们在假期补充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感谢粉丝们长期以来的支持,我会继续写下去!如有不同或不足之处,请指出。
枭遥子丙申年腊月十九亥时三刻于榻前
写在最后
年三十是非常忙碌的一天,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准备这么多东西,老人的体力大多吃不消。还给回来的儿孙们做饭。希望这个春节,你家里不管供养与否,替家中老人们多分担一些吧。可能你会说,供养这一套俺不懂啊!不懂不会问吗?我是打小从我奶奶那里学到的这些,写这篇文章之前也寻访了很多有年纪的。如果年轻一代,忘记这些我们新泰人传统的过年习俗,都说越来越没年味,为什么,因为都不重视了。我们新泰人自己的习俗被抛掷一旁。无人重视,还有更多说,这是迷信。对,其中有迷信的部分,但是家中的老人们每年仍然都会这么做,因为代表了祖祖辈辈新泰人民在过年期间对新一年美好的期盼,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对祖先的缅怀,难道这种期盼不应该吗?
年青一代,如果没有人来传承这些习俗,过年期间只拿着手机在那里发红包。那么我们新泰人的习俗将会在四五十年后全面绝迹。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学习来传承我们新泰人传统习俗。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来重视!来学习!来传承!我从我奶奶那里学到了这些,可是她现在已经谁也不认识了,这些东西都说不出来了。我爸我妈这些东西很多都说不清楚了。但是我还记得,以后我也会教给我的儿孙们,让他们继续传承下去!薪尽火传,文化不断层!
最后,祝教给我这些的奶奶,祝新泰所有爷爷奶奶们、父母们平安幸福,健康长寿!
枭遥子丙申年腊月十九子时初刻作于榻前
小编家属城区片区,各村镇习俗可能不尽相同,各村镇不同之处,请告知
相关阅读:
大年初二老新泰人主要干这件大事——送家堂!
羊祜他大娘,新泰人的好媳妇!一下旺了好几代人!
新汶曾经是个市,是个中国最早的县级市!
新泰那么多地名究竟怎么来的?终于有答案了
新泰的这些村、镇原来都是县城!
《集结号》当中的故事可能就发生新泰的新汶!
新泰姓李的那么多,可你知道哪家是“元帅李家”吗?
新泰大亨,主战倭寇,令小日本望洋却步三百年!
羊流奇女子,天生皇后命,挡都挡不住!
《平阳赋》
史记新泰赋
新泰21乡镇精品文章合集,快来看看你家的!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