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策划( 从钢城区开车去“军工遗址公园”,要绕过几道山梁,路过多个村庄,大约半小时路程。在门口,“军工遗址”的大红字标牌很醒目。这里是以前的机加工车间,主要由半山腰开凿的山洞构成。山洞外,有一联排石头垒砌的建筑。一个洞口上面,“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标语牌隐约可见。走进洞内,高大宽敞、深邃联通的空间里,原样陈列着当年的老车床、发电机等设备,洞顶的通风吸尘管道依然完好,一台车床前,还有一个仿真工人在“操作”。目睹此景让人不禁感慨:在当年只有简单机械,半人工施工的条件下,三线建设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凿出这么宏大的山洞。沿着山沟公路往外走,可见山沟两边山坡上,分布着许多已破落的类似民居的建筑。有的由石头筑成,有的由青砖或红砖筑成,很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特征。另外还有一些不超过四层的楼房,是职工宿舍。这些建筑沿山势梯次建设,大都荒废。据《厂厂志》记载,为了尽量做到与当地群众居住的建筑相似,达到隐蔽的目的,当年工厂的厂房和生活用房,采取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原则,布置成阶梯化、乡土化、村落化、四合房、民族形式。地面建筑最大限度缩小长度、跨度和高度。再看其他几个山沟里的厂房建筑,也是遵循了上述建筑方针,仓库、车间、食堂、供销社、木材加工厂房等建筑,也都是类似民居平房的样式。一些后期建设的楼房,都不超过4层,如办公楼、职工宿舍、医院等,甚至还有一处依山而建的露天电影放映场。这些建筑默默地伫立在山间,似乎等待着可以让它获得新生的机会。从年开始,钢城区依托原山东新华翻砂厂(国营厂)旧址,规划建设了“军工遗址公园”主题教育基地,目前已完成“新华军工纪念馆”“洞体生产车间复原场景”“洞旅游体验环线”等主要工程。其中,在对车间(机加分厂)旧址进行加固、整修的基础上,投资余万元建设新华军工纪念馆,面积约平方米,分为遥望崮乡、红色印痕、风雨春秋、挺进大山、无声战场、苦乐年华、情满热土、魂铸青山8个板块,共展出图片余幅、文物余件、场景10余处;洞体生产车间复原场景修复、回购、复制了车床、冲床、摇臂钻床、插床、砂轮机、台钻、水压机等设备百余台套,实景复原了当年53式82迫弹、63式60迫弹迫击炮稀土铸铁杀伤性榴弹机加工情景;即将开放的洞旅游体验环线对新华厂第一代洞内生产车间、最早期的新华厂家属院、洞顶崮上草原等进行了维护、加固和保护性开发,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灰菜峪军工旅游环线。作为山东省内重要的工业遗址、军工文化旅游目的地,军工遗址公园在弘扬三线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国防教育、发展军工文旅事业等方面正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已成为鲁中地区干部教育、军工体验、影视拍摄、拓展训练、离岛康养的首选地之一。来源:齐鲁壹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内容编辑:小巷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