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简介:
青岛地区昔称胶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发祥地,年以前,境内就有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因树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年清政府驻兵建置,年德国租借并建设港口和铁路,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年6月2日青岛解放。
青岛是北京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是中国帆船之都,亚洲最佳航海城,世界啤酒之城、联合国“电影之都”、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文明城市、[1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被誉为“东方瑞士”欧韵之都、“中国品牌之都”称号。
青岛市市名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青岛市专名“青岛”本指城区前海一海湾内的一座小岛,因岛上绿树成荫,终年郁郁葱葱而得名“青岛”,后于明嘉靖年间首度被记载于王士性的《广志绎》中。明万历七年(年),即墨县令许铤主持修编的《地方事宜议·海防》中,有关青岛之名记述为:“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这里的“青”,即指青岛。青岛所在的海湾因岛得名青岛湾,由此入海的一条小河也被称为青岛河。青岛河口于明万历年间建港,称青岛口;河两岸的两个村落分别得名上青岛村和下青岛村;河源头的一座山于年也被定名为青岛山。
栈桥
青岛栈桥位于游人如织的青岛中山路南端,桥身从海岸探入如弯月般的青岛湾深处。桥身供游人参观并在此停靠旅游船,由此乘船可看海上青岛。青岛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年),是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建筑,现在是青岛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物和著名风景游览点。青岛栈桥全长米,宽8米,钢混结构。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堤内建有民族形式的两层八角楼,名“回澜阁”,游人伫立阁旁,欣赏层层巨浪涌来,“飞阁回澜”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桥北沿岸,辟为“栈桥公园”,园内花木扶疏,青松碧草,并设有石椅供游人憩坐,观赏海天景色。
青岛栈桥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山东巡抚张曜的陪同下来当时的胶澳视察,回京后果断向清廷提议应在青岛口一带设防。同年6月14日,内阁明发上谕:“拟在胶州、烟台各海口添筑炮台,著照所请。”同时要求登州镇总兵衙门由登州(今蓬莱)移居青岛口。随后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在青岛口建总兵衙门,是为青岛建置的由来。
崂山
崂山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崂山域内蕴藏大量花岗岩,另有少量白垩土及云母,其他矿藏甚微。明代黄宗昌《崂山志》中仅记有试金石、绿石、文石及五色石等。清代《即墨县志》则记有试金石、高山石、绿石、海绿石、五色石、田横岛石(可琢砚)、錾子石、墨晶、茶晶、紫石英、马蹄石。崂山山区的野生动物,大体分为兽类、鸟类、海洋生物类和淡水鱼类。据《元史》记载,古代崂山有虎,已绝迹。
八大关风景区
八大关(EightGreatPasses),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汇泉东部,太平山南麓,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著名的风景疗养区,面积70余公顷。十条幽静清凉的大路纵横其间,主要大路因以我国八大著名关隘命名,故统称为八大关。这里集中了俄、英、法、德、美、丹麦、希腊、西班牙、瑞士、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各式建筑风格。
八大关是最能体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点的风景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汇泉角景区北部。所谓"八大关",是因为这里有八条马路(现已增到十条),是以中国古代长城著名关隘命名的。此处是著名的别墅区,人称“万国建筑博物馆”。解放前,这里是官僚资本家的别墅区。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八大关进行了全面修缮,使其为中国重要的疗养区之一,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重要的国际友人,曾在这里下榻。
黄岛金沙滩
因为水清滩平,沙细如粉,色泽如金,所以得到了金沙滩这个名字。金沙滩海面有一石蛙,头东尾西,随潮起潮落若隐若现,称为“隐身石蛙”。清代诗云:“岛屿婉蜓傍海隈,沧茫万倾水天开,潮声如吼摇山岳,疑是将军拥众来。”在金沙滩景区有万人大广场,有正在筹建的北京电影学院青岛创意媒体学院,还有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的标志——祥凤和云,这个标志是有韩美林设计的,金凤凰奖于年永久落户凤凰岛并于当年成功举办颁奖仪式,每两年举办一次。《金沙滩》诗赋:“金沙滩头平,遥望天水涌。冲浪水盈盈,踏歌万里行”。金沙滩与团岛隔海相望,其间距离仅2.26海里。东、南、北三面环海,海岸线54公里,古称“凤凰岛”。明永乐年间膘骑将军薛禄为辅佐明成帝定都北京有功,被多次封官加爵,最高至阳武侯,死后葬于故里今薛家岛村东南,现该处仍有高冢巍立。
青岛奥帆中心
青岛奥帆中心景区位于青岛市浮山湾畔,与青岛市标志性景点——五四广场近海相望,总占地面积约45公顷,是年北京奥运会奥帆赛和第29届残奥会帆船比赛举办场地,奥帆中心景区依山面海,景色宜人,是全国唯一“国家滨海旅游休闲示范区”。青岛被誉为“帆船之都”,作为最能体现青岛城市特色和展示城市形象的景区,奥帆中心景区内不仅有飞帆渺渺的优雅,有青岛十大旧景代表燕岛秋潮,有青岛新时代景观鸥翔彩虹,更有众多惊险刺激的娱乐体验,是游客来青必看的景点。
劈柴院
劈柴院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商业圈,是中山路、北京路、河北路和天津路围合的街坊。其实劈柴院有个路名叫江宁路,德国占领青岛后,于年修建了此路。它是“卜”字形,东端连着中山路,北边连北京路,西边通河北路。“江宁”是南京的古称,这里也是青岛最早的“南京路”。5月--10月最佳,这段时间也是青岛的旅游旺季,各类海鲜都比较新鲜。
至于劈柴院这名字的来历,有人说,这里原先是个“劈柴市”,全是卖劈柴的。还有人说,这些劈柴除了供市民烧火做饭,还供应大窑沟窑炉烧制砖瓦等等。在刘筠的诗集《青岛百吟》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注释:“劈柴院近中山路,最繁闹之区。院内皆劈柴架屋,故名。贵人不屑一顾,然房租轻而价廉,穷措大得往来其中焉。”这就是说,劈柴院是因为里面盖了许多临时的商用“劈柴屋”而得名的。这些“劈柴屋”,为一些老青岛人所熟知,大多是一些随意搭建的破板房,低矮潮湿。从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青岛建为城市后,在这里修了一条江宁路,建了几个大院,江宁路逐渐成了一条商业步行街,街上几个大院多为商店、饭铺,劈柴院从一个院子的名称成了这一商业街的名称。
第一海水浴场
青岛第一海水浴场位于汇泉湾畔,拥有长米,宽40余米的沙滩,曾是亚洲最大的海水浴场。这里三面环山,绿树葱茏,现代的高层建筑与传统的别墅建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景色非常秀丽。海湾内水清波小,滩平坡缓,沙质细软,作为海水浴场,自然条件极为优越。百年以前,这里是当地渔民泊舟晒网之处。德占青岛后,开辟成海水浴场,建造木制更衣室数十间,备有救护船和各种游戏设施,并于年在浴场后面修建"斯脱兰饭店"(即今汇泉饭店)以接待国外游客。德国当局还在日本、香港等地大作广告,遂使第一海水浴场成为东亚有名的娱乐场所。盛夏,外国游客来青岛避暑者甚多,仅年就达人次。此后,又陆续修建饭店、舞厅、酒吧、咖啡室、音乐台等娱乐休憩场所,在海上建造了跳台、浮台、码头,并完善了抢险、救生设备,还把一些空地布置成花园及儿童运动场,其设施之完备,环境之优越,不仅居青岛各浴场之冠,即使著名作家郁达夫所说,"恐怕在东亚,没有一处海水在我国沿海各地海滨浴场中,也是首屈一指。恰如浴场能赶得上青岛"。
老舍故居
老舍故居又称骆驼祥子博物馆,是老舍先生创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地方。国内首个以一部文学作品命名的博物馆,青岛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舍于年来青岛受聘于山东大学,直至年离开青岛,大部分时间居住于此,这是他在青岛的三处借寓住所之一,另两处一在莱芜一路,一在金口二路。在此写下了许多小说、散文和杂文,其中有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海军博物馆
青岛海军博物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创建,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海军发展的军事博物馆。建馆宗旨: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示我国海军的发展历史,宣传人民海军的战斗历程和建设成就,增强全民族的爱国意识和海洋国土观念。馆藏文物:苏联海军军。佩剑,巨浪1号,伊尔─14飞机,长征一号,南充舰和鹰潭舰,鞍山舰,济南舰。
青岛啤酒博物馆
青岛啤酒博物馆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万元建成的国内唯一的啤酒博物馆,其展出面积达余平方米。博物馆设立在青岛啤酒百年前的老厂房、老设备之内,以青岛啤酒的百年历程及工艺流程为主线,浓缩了中国啤酒工业及青岛啤酒的发展史,集文化历史、生产工艺流程、啤酒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具备了旅游的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等特点,体现了世界视野、民族特色、穿透历史、融汇生活的文化理念。
展览与藏品:1、与世界干杯雕像。2、西门子发电机:已有百年发展历程,仍能正常工作。3,全息投影:再现古老发酵工艺。馆内通过现代科技展示啤酒的工艺与魅力。4、醉酒小屋:有多功能互动环节:4D影院、动感单车。5、TSINGTAO旗舰餐厅酒吧:可品尝到青岛原浆啤酒、纯生啤酒。
?点击历史信息,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