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新泰特产
新泰美景
新泰生活
新泰房产
新泰医院
新泰新闻

扎心不同年代新泰结婚花费曝光最便宜

小编一直搞不明白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在10月份扎堆结婚

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小长假期间

有人说是因为十代表着满,有美满的寓意

也有人说只是因为国庆大家都比较有空

在国庆节小编就见证了两场婚礼

唯一的感触就是觉得结婚真的很劳神费财

从婚前购置新房、家居装修、新车、彩礼...

再到婚礼布置、司仪、摄影跟拍、晚宴...

处处都是烧钱的点啊!

难道结婚一直都是这么烧钱的吗?

其实并不是的!

在我们爷爷奶奶辈那时

结婚其实非常简单质朴,成本只要10元

10元放在今天的话,真的难以想象了...

小编这就带妈友们回到以前那些年代

看看过去人们结婚都是怎么样的!

五十年代

1.听从组织安排

第一部《婚姻法》在年颁布

从此“一夫一妻”制正式确定

这个时候人们一切都是听从组织安排

连结婚对象也是由组织进行分配的

领证需要单位领导签字批准

两位新人直到婚礼前都从未见过面

只知道彼此的名字

婚礼也由组织操办,来宾多是单位职工

与其说是婚礼

看起来更像是一场热闹的联谊会

2.艰苦朴素路线

先来看50年代新婚夫妻之间的一段留言

灵芝同志:

望你经常回忆自己幼时贫苦生活,保持自己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更望你永远保持努力学习的精神,争取做一个布尔什维克式的中国共产党员。

你的爱人,良

于年10月15晚

来源于黄新原《真情如歌》

从以上留言就可以看出

当时结婚含有浓厚的革命色彩

夫妻像革命战友,相互督促

如果显得铺张,容易被批评

所以置办婚礼越简单越好

穿上整洁的中山装简单拍张婚纱照

结婚证上印着红旗、五角星

基本上家里准备一床新被子

贴好喜字、挂个红彩

再把结婚三大件

吹响唢呐、坐回轿、撒把糖准备好

就可以接新娘子进门啦

再邀请亲戚街坊四邻凑堆吃顿饭

和和美美热闹一番

就算是结婚啦

3.结婚成本

10元

网友分享

“婚礼只有两三桌客人,那时双方的家庭条件都较差,一切从简是那个年代的风尚。”

订婚那天,两家人围桌而坐,桌上只有七八个菜,肉食仅有猪肉,而且素菜居多,两人互相交换一块红手帕,就算正式订婚了。结婚那天也只请了两三桌客人,男方拿出一套红布衣服作为彩礼,整个过程十分简单。

彩礼是红布衣服,交换的是红手帕

可以看出,那时人们生活比较质朴

对物质的要求也比较简单

宾客们也不需要苦恼该随多少份子钱

结婚贺礼准备一张早生贵子年画就好

当时年轻人工资二、三十元

结婚花费十多元左右

大约半个月工资就能搞定人生大事

六十年代

1.听从父母安排

60年代已经开始实行婚姻自由了

但不少年轻人还是习惯听从父母安排

组织不包办婚姻,全靠父母来牵线搭桥

双方家长都有意要结为亲家的

先开个家族会议,拍板后定好良辰吉日

就可以开始操办婚礼了

2.低调实在路线

困难时期加上是由父母操办

结婚一切都向实在看齐

条件一般的,准备几床铺盖陪嫁

甚至可以借用招待所当作新房

都是可以接受的

同样流行的还有“四个一工程”

一张双人床、一个热水瓶

一个脸盆、一个痰盂

这双喜牌四件套因为够实用

变成最常见的彩礼

凑齐就可以结婚啦~

条件好的家庭会找木匠订做家具

木床、衣柜、桌子、椅子...

60年代的结婚照一如既往的质朴

男女军装胸口都印有毛主席的头像

结婚证都印着国徽、红旗

满满都是对祖国的尊敬和热爱

牡丹玫瑰、石榴玉米齐都用上了

包涵了当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样子像奖状,很是喜气~

3.结婚成本

60年代的物质要求有些许改动

都想凑够“36条腿”

备齐两口子生活必用的家具

有条件的还会准备台电视机

全村人都会过来围观

聘金不贵,也就几元钱

但是加上家具、婚宴

合计要元左右

大约是当时普通人一年的工资

七十年代

1.含蓄忠贞

有句话妈友们一定听过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这是70年代婚姻的真实写照

人们对婚姻很慎重,不擅长甜言蜜语

但会用行动践行“一生一世一双人”

2.略微讲究路线

70年代结婚略有讲究

筹办不只考虑实用性

还重视配置新鲜东西

例如手表、自行车、缝纫机

收音机、照相机等等

别笑,当时“拖拉机”是最拉风的婚车

结婚照的笑容比从前更生动

3.结婚成本

突破千元

70年代虽然没有婚房概念

但是国货名声响当当

买到其中一样就不得了

例如“蜜蜂”牌缝纫机

“上海”牌手表

“飞鸽”牌或“永久”牌自行车

以及当时是先进电器的收音机

这些新鲜玩意非常贵

一台收音机要元

当时礼金才2元—5元

结婚集齐这四件东西

虽然不能召唤神龙

但能让周围街坊羡慕得不要不要

加上服装、家具、婚宴等

结婚费用分分钟突破千元

八十年代

1.自由恋爱萌芽

80年代社会环境逐渐放宽松

年轻人恋爱不再小心翼翼

遇到心动的人

会约在一起去爬爬泰山

几次约会后

就该向父母请示结婚啦

2.改善生活路线

80年代出现了很多家用电器

例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现在看这些款式感觉很low

但在当时人们眼里都是时髦产品哇

从这时开始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升

生活习惯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留意到没?新郎改穿西装了

结婚证颜色也变得浓墨重彩

结婚照也从黑白照变彩照

为图喜庆,还会在新人脸颊抹两坨腮红

各方面细节都越来越突出个性

3.结婚成本

虽花2角钱领2张登记表就能办结婚证

但80年代结婚开始讲究排场

结婚的费用翻了不止一倍

拍摄婚纱照之风也在此时盛行

接媳妇要用自行车长龙,才够过瘾

加上电器、衣物、家具等

林林总总得花个元

要知道,那时候村里出个万元户

已经是不得了的事啊

可想而知这个结婚成本已经算高了

九十年代

1.爱情之火燃烧

90年代年轻人看了不少

浓情蜜意的港片

或者是浪漫梦幻的国外爱情片

受此熏陶,恋爱之火熊熊燃烧

如今秀起恩爱,杀伤力也hin强

丸子:我爸喝醉酒,我和我妈进门,我爸拦住我“你谁,你来我家做什么,老婆赶快进来!”把我妈拉进家,“咚!”门关了,我妈大笑“我是你的小情人啊”

Ryan:老夫老妻二十年还跟谈恋爱似的。我妈出去喜欢挽着我爸的小臂,balabala说不停;我爸爸比我妈高一个头,时不时使一记摸头杀。

蛋黄酥:在家吃狗粮不带停。饭桌上互相喂很常见,我爸很严肃说让我不能惹妈妈生气,因为妈妈生我不容易,我爸还说妈妈不开心他会心疼。

2.舒享型路线

90年代操办一场婚事

能让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要黑白电视要彩电

空调也是必买清单

当然,摩托车才是C位王者

BEYOND、四大天王的粉丝

为了玩音乐

十有八九加买一部录像机

结婚证从纸张变成证书,更易保存

3.结婚成本

当时是单位分房,买房子的钱省了

装修费用也不贵

00元能把新家搞得很漂亮

不过别的方面支出越来越大

接媳妇改用4个轮子的花车

酒席越办越热闹、越办越隆重

还要购置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

加上电器、衣物等

全部置办下来

粗略估算元不夸张

二十一世纪

1.婚姻不是人生的“唯一选择”

现代人婚姻观念出现了差异化

对于一些人来说

结婚不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只是人生的其中一个选择

慢一点无所谓,自己快乐才最重要

2.结婚成本

如今结婚花费更多样啦

买房成为结婚的大前提

在泰安买房加装修,最少也得80w+

购置家电、家具也是必不可少的

冰箱、彩电、洗衣机、沙发、床等一算下来

最少也得花个5-10万吧

嫁妆彩礼肯定是不能少的

虽然泰安彩礼对比全国来说算少的了

但也要2W+

婚纱照找个本地婚纱店拍,最少2k

钻戒不买大牌,买个普通点的起码也得1w

婚礼现场找个普通点的婚庆公司,起码得1w

婚宴以中等酒店算20桌,每桌1k

加上酒水、红包、香烟...

办个婚宴起码得5w

蜜月游节约点的话,也要2w

这林林总总加起来

在泰安结婚起码得准备w+

如果不买房的话,也要差不多20-30w

这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

无疑是一个巨大负担

所以很多年轻人结婚都要靠爸妈赞助

短短几十年,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好

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结婚费用从刚开始的10元

演变成了现在的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

因为礼金问题而谈崩的恋人也越来越多

真是让人唏嘘而又无奈

但是,无论在哪个年代

结婚的成本是多少

遇到那个真正爱你的人才是最好的结局

你是在哪个年代结婚的?

那时候花了多少钱呢?

来源/上海全接触、广州印象、最广州、网易新闻、微博

—END—

长按







































北京怎样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现在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taishizx.com/xtsh/548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