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新泰特产
新泰美景
新泰生活
新泰房产
新泰医院
新泰新闻

齐长城一次战役一位圣人让这里永远被载入

一连多日,济南电视台记者从齐长城的源头出发,向东一路寻访这条延绵千里的古老军事工程。今天记者来到了地处莱芜的一处齐长城遗址。还记得你背过考过的那篇文言文《曹刿论战》吗?就发生在这里……

齐长城始建于春秋,完成于战国。春秋时主要防御鲁、晋等国,战国时主要防楚、秦等国。除了军事防御外,在更长的一段时间里,齐长城所起到的作用是齐国边界的一种象征和齐国对边界地区的一种管理。

成语“一鼓作气”由长勺之战而来

在齐长城青石关西南20里外的丘陵地带,有座杓山(莱芜境内),因山顶形似倒扣着的勺子而得名。杓山河绵延流过,最终汇入汶河。杓山最高峰处原有山寨,人称杓山寨。在莱芜市苗山镇西杓山村头,立着长勺之战遗址碑,杓山下这片开阔地带正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发生地。

公元前年春,继位不久的齐桓公,不听国相管仲“内修政治、外结于国、待机而动”的意见,出兵伐鲁。鲁庄公取信于民,决心抵抗。关键时刻,深具谋略的鲁国人曹刿自告奋勇,请随庄公出战,率大军在长勺迎击齐军。

著名的“曹刿论战”

春秋时主要是车战,鲁庄公欲先发制人,被曹刿劝止。齐军见鲁军按兵不动,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发起进攻,均未奏效。齐军士气沮丧,而鲁军斗志高昂,一鼓作气,彼竭我盈,打败了齐军。

从杓山经过青石关进入齐境,这段路狭长且是上坡,曹刿担心齐军有埋伏,所以他“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时,才乘胜追击。这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大战。曹刿论战提到的“一鼓作气”则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

还记得你背过考过的那篇文言文吗

长勺当地鼓乐文化的由来

长勺作为地名,因商周时长勺氏迁居至此而得名,这场齐鲁之战也因长勺这个地名而得名。

或许是齐国吸取了长勺之战的教训,为了防御鲁国、晋国的进攻,后来齐国在长勺之战古战场东北20里的泰沂山脉上,修建了齐长城的重要关隘青石关。

如今在莱芜,人们通过莱芜梆子、长勺鼓乐等表演形式,充分挖掘传承长勺之战“一鼓作气”的历史文化内涵。每到过年过节,很多地方都用打鼓来鼓舞人们的精气神,形成了莱芜本地特有的鼓乐文化。

艾陵之战齐长城发挥重要防御作用

据专家研究,公元前年,长勺之战发生时,齐长城还没修呢,鲁国当时虽然打败了齐国,但它也不敢向北越过山地,进入齐国腹地,毕竟鲁国实力不足。但长勺之战过后年发生的艾陵之战,却和齐长城有关。

艾陵之战

公元前年,吴鲁联军在艾陵,也就是莱芜东北决战,齐军大败。齐国参与这次战役的将士都被俘虏,齐国损失兵车上百乘,三千甲士战死,溃败的齐军逃往北面,不远就到了长城要塞。出于对齐长城的畏惧,吴王夫差并没有率军继续北上。

吴王夫差

由此可见齐长城的震慑作用,面对鲁国和吴国的进攻,齐国在其南部山区严密设防,在泰山和沂山之间南北分水岭上,修筑了锦阳关、城子关、穆陵关等长城关隘,防止敌国战车长驱直入齐国腹地。

所以泰沂山地的齐长城防御重点是一座座大小的关隘,比如锦阳关、青石关等,而泰沂山地两侧的齐鲁接壤地带,则是南北争战的主要地带。

齐鲁两国夹谷会盟地究竟在何处?

泰沂山地两侧齐鲁接壤的山谷是行军作战、行商贸易等往来的主要通道,这些地方齐国大都有重要关隘把守。这也是艾陵之战后齐国能退守防御的屏障,而艾陵之战的具体位置,至今没有确定。同样是谜的还有齐鲁夹谷会盟的所在地,有的说在枣庄,还有人说在莱芜。(“齐鲁夹谷会盟”是发生在公元前年的齐鲁两国之间的重要事件。)

莱芜市牛泉镇西南这条狭长的山谷,当地人叫夹谷峪,夹谷峪中的这座水库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之前这是一条河,沿河两面皆山,路行谷中,春秋时这里是齐鲁两国的交通要道,往南就是新泰的雁翎关。

夹谷峪中的绿矾崖村过去曾叫夹谷村,当地人相传,这里就是当年齐鲁夹谷会盟之处。

莱芜市“鲁长城”研究专家邢业友十几年来,潜心研究村庄历史、搜寻夹谷会盟史料,这块残碑是他去年从村中的铺路石上发现的,他说村中原有一座小庙,应该就是残碑上记载的孔庙,但被村民们误认为是土地庙。

夹谷会盟孔子智斗挫败齐国阴谋

齐鲁两国夹谷会盟(影视资料)

公元前年,鲁定公十年,正是孔子做司寇这一年。齐国邀请鲁国在夹谷会盟,试图在会盟时,用胁迫的方式挟持鲁定公到齐国。

按照史书的记载,这次会盟是齐景公听了他一个佞臣的建议,想在会盟中,用当地的莱人劫持鲁国国君,迫使鲁国成为齐国的附属国。幸好,鲁定公会盟时,指定孔子做他的相礼官,也就是司礼官,跟随他一起参加会盟。

孔子建议鲁定公“文事武备”,要带上自己的护卫亲军,鲁定公听从了孔子的建议带着军队参加会盟。孔子代表鲁国和齐国针锋相对,以周礼为武器,为鲁国赢得了尊严,还收回了被齐国强占的汶阳、龟阴等三个城池的地盘,挫败了齐国劫持鲁国国君的计划。

夹谷会盟有人认为应在淄河谷地

有人认为,莱芜市牛泉镇西南的夹谷就是历史中夹谷会盟的地点。因为这地方历来是莱芜和新泰的一个重要通道,从古商道地理位置判断,这比较符合当时夹谷会盟所描述的场景。

不过,对于夹谷会盟地在莱芜的说法,自古就有专家提出了不同的说法。顾炎武认为夹谷会盟,“夹谷”就是淄河谷地(隶属淄博市)。那里有莱人,莱人老家是胶东莱国,齐灵公灭掉莱国,把莱国人作为战俘,俘虏后就迁徙到了莱芜谷。所以两国君主会盟,齐国选择在那里,谷地里到处是莱人,齐国想利用这些莱人来劫持鲁军。

齐长城助齐国成就霸业

齐国有沿海鱼盐贸易之便,商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齐桓公时期,采取农工商并举的政策,使得齐国成为东方大国。强大的齐国之所以要和弱小的鲁国会盟,目的是为了称霸诸侯。

在诸侯群雄、相互攻伐兼并的时代,齐国修建长城既是构建与鲁国等国家交往秩序的需要,也有利用长城防御体系来加强战争防御的需要。

如今我们看到长城遗址觉得好像不起眼,但通过寻访,我们了解到当时齐长城关系到齐国的国运,据此坚固屏障,齐国能守住国土,后来才逐渐成就霸业。

之前,我们探访过齐长城遗址从莱芜北部穿过。奇怪的是,在莱芜南部山区,连绵30公里也有山地大型石墙遗迹存在,有人说这是春秋时鲁国防齐国修筑的“鲁长城”,也有人认为这是清末民初防土匪建的?真相究竟如何?

更多关于齐长城的精彩故事将在年10月8日(周日)17:58的济南电视台新闻频道《有么说么故事会》中播出。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QQ聊天机器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taishizx.com/xtsh/170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