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弟子美名传,千年屯兵堆城来。
春秋建制贤人荫,山峦叠翠有风采!
——题词:枭遥子
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老夫子桃李满天下,在我们新泰的放城也有一位他的弟子——林放。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这位林放先生就在这贤者七十二人当中。
说来这位林放先生还是一位名门望族,据史书记载,他是殷代忠臣比干的后裔,为比干27世孙。他曾向孔子问"礼之本",一生致力于礼的研究,现在在孔庙东庑享受香火,如果你去孔庙的话就可以看到咱们这位新泰老乡的名字。
林放在周敬王时担任鲁国的大夫,拜为太傅,逝世后葬于此。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被赐号为‘清河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被封为‘长山侯’。赞曰:子丘明哲,道洽素风。问礼之本,为儒所宗。东岳称美,长山表封。云亭告毕,庆泽荐隆。”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死后仍能获得追封呢?
相传他终生不仕,隐居泰山,高卧山林,放浪于松石云水之间,向进山香客宣传孔子的学说,并给当地山民传授礼、乐、书、数等文化知识,做了很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
他虚心好学,造诣颇深,在当时已负盛名。正因为他对礼的传播和发扬光大作出了贡献,所以受到历代帝王、文人的景仰。汉代的文翁特为林放绘制了肖像。唐代曾在林放故里放城,修建林放祠。清乾隆年间曾土《林放祠记》的唐碑。至今放城的南阁子、北阁子,还传为林放祠的遗迹。曲阜城外还有"林放问礼处"等遗迹。
图览放城
境内山清水秀,文物古迹众多,阁老山元代摩崖刻像是山东省唯一的一处元代石刻像,洙水下游名胜“小三峡”以西为春秋古道,相传为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行迹处,明代修建的放城东街清真寺,为泰安地区最古老、保留最完整的清真寺。
清真寺
放城小三峡
阁老山元代摩崖石刻
国槐
马家寨香椿
放城现状
山东省新泰市放城镇,位于新泰市东南部山区,藏于山峦叠翠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放城系圣人孔子弟子林放故里,春秋时期建制,宥贤人荫护得名,因千年屯兵得城,是为放城。总面积71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辖23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
放城地处交通要道,北靠京沪高速新汶出口,南临国道,省道新枣公路与新修平邑至东都铁路贯穿全镇,镇村道路四通八达,环境整洁舒适,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
境内物产资源丰富。盛产“绿色食品”,马家寨子香椿有着千余年的历史,享有“皇室贡品”的美誉,被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封为天下香椿之冠,是农业部命名的绿色食品;放城秋红蜜桃是山东名优特产,桃中精品;放城梅鹿山小米,曾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为贡米,新泰市石井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梅鹿山牌小米被中国农业部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放城是新泰优质半蔓大花生生产基地,个大粒饱,味美可口,为传统出口产品。新植茶园20余亩,生产茶品质优良。境内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石榴子石、石灰石、粘土等矿产资源。
Tip:现有新泰古镇系列文章可在本平台内回复乡镇名即可获得。如:羊流
版权声明:本文系枭遥子原创稿件,版权归枭遥子团队所有。原创稿件版权归我方所有,禁止转载!违反本声明者,本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点击下方蓝字一起交流新泰文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