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向人民大众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动员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斗争,年10月10日组织创立了泰山地委机关报——《泰山时报》。《泰山时报》刊行的五年间,在济南市莱芜区茶业口镇待了近三年。年9月印出了自己的《终结号》,完成了其光荣的历史使命。《泰山时报》的兴衰几乎同莱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历程相伴始终。
茶业口镇《泰山时报》旧址现位于济南市莱芜区茶业口镇上王庄村。追寻红色印记,点亮革命坐标。谨以此片纪念革命烈士。
07:30中共山东省委的机关报《大众日报》创刊于年1月1日。但是由于泰山抗日根据地处在日军据点和顽固军队的分割包围之中,省委与各地区之间的交通十分不便,尤其是泰莱地区很难看到《大众日报》,因此《泰山时报》应运而生。年秋,中共泰山特委成立,年9月改为泰山地委,主要负责泰安、莱芜、章丘、历城、淄川、博山、新泰七县党的抗日工作。为了更好的向人民大众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动员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斗争,在地委成立的当年10月10日组织创立了泰山地委机关报——《泰山时报》。
《泰山时报》为三日刊,四开四版的石印小报,每版可容字左右。一版主要刊登国内要闻、社论;二版刊载本地区新闻,特别是抗日斗争要闻;三版是国际新闻及世界动态;四版为文艺专论等。当时报头上印有“定价每月三角”,但实际上全部免费。每一期报纸印发余份,通过战时邮局逐级分送到本地区各县委机关、区、乡、村各级党组织以及抗日武装、团体。
《泰山时报》报社分为编辑部、经理部、印刷部。编辑部负责稿件的采写、誉刻,由编辑、记者和誉写员共同完成。经理部负责经费的筹措,采购出版用的机械、纸张、印油、石印板,接送稿件,还承担着战时邮局的工作。印刷部负责排版、印刷以及印刷厂的安全保卫,很大程度上安保工作由当地武装负责。三个部门各设一名主任,报社社长则由地委宣传部长兼任,当时主要由高启云负责。
《泰山时报》编辑部配有无线电收发报机,可接收到延安新华社的电讯,把国内外大事、党中央的号召及时传递给各县、区、乡、村,所以《泰山时报》成为泰山地区干部群众、部队指战员获取信息的重要窗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大家对这份小报十分珍爱。
在年10月17日的吉山战斗中,编辑部遭受惨重损失。跟随汪洋主力先行的资深编辑李爱文(莱芜人)、李新华(莱芜人)、滕振戈(泰安人)、郝克昌(肥城人)及年仅十七岁的誉写员孟华全部壮烈牺牲。跟随地委宣传部及电台部的善后人员:编辑部主任巩达非、编辑董彩、记者方正、誉写员查仲谦幸免于难。就是这几个人成为日后《泰山时报》的骨干力量,担负起党报宣传的重任,继续编辑出报。
年,山东根据地的抗战形势逐渐好转,敌人对于根据地的封锁越来越乏力。省委与各地区之间的交通开始顺畅起来。在泰莱地区可以看到三日前出版的《大众日报》。在这种情况下,泰山地委报上级批准,停办《泰山时报》。这份在山东根据地内唯一一份由地级创办的党报,在历经五年艰苦卓绝的刊行岁月之后,于年9月印出了自己的《终结号》,完成了其光荣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