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穿梭一天天,寒来暑往年又年。
山东政法护平安,《敢当故事》讲不完。
话说25年前,淄博沂源一处偏僻的涵洞里,惊现一具被焚烧过的男尸。男子究竟是谁?因何死于非命?尸体为何在此?凶手又是何人?因为现场物证缺失,加上当时刑侦技术有限,就此成了当地的一桩悬案。
25年后,尘封已久的无名男尸案再起波澜!杀人真凶抓住了!
01
涵洞惊现无名男尸
时钟拨回到年8月30日上午8点50分。
“喂!警察同志……我……我要报警!这这……这有个死人……”
沂源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一名群众的举报电话,对方说话慌里慌张,像是受到了极度的惊吓。
刑侦民警接到报案后,立即赶到案发现场。在报警人的带领下,刑警们来到三岔乡平地村(现属南鲁山镇)雉鸡岭公路上的一个小涵洞。一具被烧焦的尸体就横在那里。经过现场勘查,认定死者是一名男性。由于尸体已被烧焦,再加上地处荒郊野外,行人稀少,当年也没有监控设备,除了能确定性别外,几乎没有留给办案民警更多的线索。
虽然线索极少,但随着调查走访一天天深入,办案民警大致摸排出嫌疑人的特征。通过专家模拟画像,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但受当时种种客观条件限制,尽管付出了连续数月的艰辛努力,男尸的身份始终无法确定,也没有获取能突破案件的有用线索,案件一直没有取得进展,这起案件也成为当年参战民警的一块心病。
02
命案不破誓不收兵
25年来,虽然负责该案的刑警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每一任刑警都没有间断过对这起悬案的侦破工作。进入年,沂源县公安局开展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再次翻开厚重的档案材料,悬而未破的杀人焚尸案成为此次攻坚行动的重中之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今的刑事侦查方法和破案手段有了重大突破,这也给了民警破案的底气。沂源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亚玮专门听取了案件汇报,当场表态一定要集中最优资源全力侦破此案,命案不破,誓不收兵!
沂源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刘建主动请缨,亲自挂帅,召集技术、法医、侦查人员,成立专案攻坚组。刘建和专案组民警们一起研究分析案情,梳理物证,走访排查,全力以赴投入侦破攻坚。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转机出现了!
03
刑侦排查确定尸源
要解开杀人谜团,这具已经存放25年的尸体无疑就是解开谜团的钥匙。为了确定死者身份,办案民警运用最新技术对尸骨进行了细致的生物检验提取。与此同时,大海捞针般的走访调查再度铺开。
沂源县公安局调集精兵强将,撒开了一张大网。奔赴滨州、泰安、临沂、青岛、潍坊、菏泽及淄博等地的20多个区县走访排查,调查余人,提取检材余份。扎实的基础工作让案件有了突破性进展:经过比对,确认死者与新泰市一孟姓家庭有所关联。经调查,民警发现这户姓孟的人家家里有人在20多年前失踪,至今下落不明。经过进一步确认,25年前在沂源发现的无名男尸就是失踪已久的孟某某。
04
杳无踪迹的“未婚妻”
死者身份确定,这让案件的侦破有了转机。可接下来的调查并非一帆风顺。
孟某某的哥哥告诉办案民警,25年前,弟弟在淄川的一家煤矿打过工。“孟某某的哥哥反映,弟弟打工期间交了一个女朋友,带着回过新泰老家,俩人还订了婚。可是,订婚之后不久弟弟就失踪了。”办案民警介绍说,对于弟弟女朋友的身份,孟某某的哥哥并不是十分清楚,只知道对方姓张,在淄博市张店区开理发店,她的父亲是一家大型国企的职工。
围绕孟某某打工期间的社会关系和孟某某的未婚妻,民警展开了走访调查。事情已经过去了25年,孟某某打工的煤矿几经变迁,加上孟某某是个临时工,哪有人能记得他,更甭提他交往的人了。
另一边,在张店对孟某某未婚妻进行调查的民警也是一筹莫展,毫无头绪。案件再次陷入困局。
05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踏遍每一寸土地,走访每一名群众,就不信找不到线索。”越是艰险越向前,办案民警不信这个邪。大伙在淄川多家煤矿附近的村庄、社区、厂矿企业展开地毯式走访,逐人见面、逐人记录,连续40多天吃住在重点排查地,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一次走访中,办案民警碰上一名男子——陈某,他在淄川一家煤矿附近经商多年。民警刚一提孟某某的名字,陈某立马就想了起来。陈某说:“我记得小孟,他有一个穿着打扮很时髦的女朋友!”这句话一出口,简直就像给所有参与走访的民警打了一剂强心针。陈某所说的小孟,正是受害者孟某某。
据陈某介绍,孟某某在煤矿打工期间,认识了开理发店的女子“张娜”。要说这位“张娜”,当年在这附近方圆几十里,可以出了名的摩登女郎。平时浓妆艳抹、打扮时髦,没事就穿个超短裙,在矿区附近晃来晃去,把很多小伙子迷得晕头转向的。后来,不知怎么的,这个“张娜”就和孟某某好上了。通过和孟某某聊天,陈某知道“张娜”的父亲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这一点,也和之前死者哥哥所说的基本吻合。看来,案件到此就要柳暗花明了。可进一步调查中,民警发现,根本找不到“张娜”这个人!
06
神秘夫妻浮出水面
此路不通,那就绕道而行!专案组民警转变工作思路,根据陈某提供的线索,“张娜”的父亲个头不高、瘦小枯干,住在职工宿舍等信息,又展开了调查走访。细致的调查终于取得重大进展,“张娜”的父亲张某国找到了。
这位张老汉今年已经77岁,住在滨州。据熟悉他的人反映,张某国有一儿两女,小女儿张某娜开过理发店。经过知情人和陈某相互描述辨认,张某娜就是孟某某的未婚妻“张娜”。原来,孟某某的未婚妻“张娜”在和他交往期间,一直就没有使用真名实姓,也难怪,民警从“张娜”入手很难取得突破。
经过当地派出所的协助,办案民警了解到,张某娜就在淄川家里,她的丈夫王某强常年在外打工。同时,办案民警调阅卷宗,显示案发当晚,有一男一女曾在案发地附近一家旅馆住宿。由于当时办案民警反复多次找到旅馆了解情况,经原店主夫妇仔细辨认和其他技术手段确定,张某娜和王某强有重大作案嫌疑!
07
跨省缉拿杀人凶手
经过调查,张某娜在家中一直没有外出,其丈夫王某强在广西打工。兵贵神速,沂源县公安局迅速制定抓捕方案,一路守在张某娜居住地,一路由政委刘建带队赶赴广西玉林实施抓捕。
10月28日,在确定了嫌疑人王某强的工作地点后,抓捕组制定了详细的抓捕预案。“王某强在广西玉林一处工地从事电焊工作,当时他正在作业。王某强25年前的身份证照片和现在的相貌差别很大,加上他戴着电焊防护装备,无法进行身份确定。”办案民警回忆道。
为了确认对方身份,一名身穿便衣的办案民警走过去跟他套近乎:“师傅,一定做好防护啊,电焊这行太危险了!”男子抬起头,正对办案民警!虽然此时的王某强头秃了,容貌也苍老了很多,但办案民警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确认无误!
“你被捕了!”一双冰冷的手铐立即戴在了王某强的手上。王某强落网后,在淄川守候的民警随即将张某娜抓获。
08
因爱生恨杀人焚尸
面对警方的审讯,两名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了。对于25年前合伙杀害孟某某并焚尸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且如实还原了当年的犯罪过程。
原来,张某娜与孟某某恋爱同居期间,两人产生了矛盾,闹得不可开交。张某娜此时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智。她把牙一咬心一横,心想:“既然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张某娜找到了当时正在追求自己的王某强,二人一拍即合。张某娜许诺,只要王某强杀了孟某某,她就和王某强结婚。色令智昏的王某强立马答应了这个条件。
年8月的一个夜晚,张某娜将孟某某骗到出租屋里,埋伏在一边的王某强趁其不备将其杀死。杀人后,张某娜和王某强又把尸体运到沂源县抛尸焚烧。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等待这二人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00:17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沂源警方25年锲而不舍的坚持,终于让凶手暴露在阳光之下,得以告慰亡者,彰显法律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