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时的“1+1=2”开始
我们一生都在做着无数的算术题
上学时
算术题是必须完成的作业和考试
工作后
我们开始计算着收入,计算开销
结婚生子后
我们又开始算挣多少钱可以养家糊口
该为孩子存多少钱可以让他过得更好
可你最终有没有算过
自己还能陪父母多久?
◆◆◆
这是一道令人心酸的小学算术题
根据新浪的调研数据显示
工作后
仅有34%的人每年能回家陪伴父母超过30天
20%的人陪伴时间不足30天
24%的人陪伴时间仅有7至9天
而22%的人陪伴父母的时间竟然不到7天
也就是说,进入职场之后
66%的人常年在外
不能陪伴在父母身旁
◆◆◆
这是一道残忍的亲情计算题
你每年能回家几天?
除去吃饭睡觉和应酬的时间,
每年你能真正地陪伴父母几个小时?
如果父母还能健健康康地活30年,
这30年间你们还有多少共处的时光?
◆◆◆
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结果
如果你跟父母住在一起,
那么你很幸运,你还能陪伴父母很长时间。
除去应酬、上班、睡觉等时间,
你平均每天能陪伴父母4小时,
一年大约能陪伴父母小时。
而在异地工作的人群中,
许多人只能在过年时或者国庆节回家。
过年和国庆假期一般都在7天左右,
除去往返耗时、外出访友、睡觉等时间,
如果你两个假期都回家的话,
实际上一年能陪伴父母的时间大约在2个24小时左右。
?
这道「亲情计算题」
让许多在外地工作的子女猛然意识到
原来未来能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真的少之又少
我们总以为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浪费
然而现实却是如此地残酷……
◆◆◆
这是一段心酸的回忆
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呆了10个月,
在妈妈的怀抱中呆了两三年,
在妈妈的手里又是五六年,
在妈妈的眼里十几年,
然后,
我们用余下的几十年活在妈妈的耳朵里……
想想自己从呱呱坠地,只会哇哇啼哭,
到喃喃学语叫出第一声爸妈,
再到第一次光着小脚丫跌跌撞撞地走路,
第一次背着书包走向学校,
第一次拿回考试成绩,
第一次离开父母去远方求学.......
我们一直在爸妈的心里,
可却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爸妈不是为了给我们全部好的一切,那么花费在我们身上的钱他们都可以环游世界了。
看完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有点感动,有点想哭,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父母付出了很多。可是我们又为了父母做了什么呢?你留意过父母的变化吗?
如果有一天,
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菜;
如果有一天,
你发现父母经常忘记关煤气;
如果有一天,
你发现父母不再想要天天洗澡;
如果有一天,
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反应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
你发现他们不再爱出门;
如果有一天......
那么,我要告诉你,你要警觉父母真的老了!
有一种爱叫“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有一种爱叫“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有一种爱叫“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但是有一种来不及
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这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无论你多忙,趁老人还在,
记得早点回家陪陪家人,
哪怕打个电话、唠唠家常。
不要等到一切都来不及的时候才后悔!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