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16日)上午10:10
《广州米其林指南》
在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公布了完整榜单
今年最大的亮点莫过于:
广州终于有米其林二星餐厅啦!
这次米其林终于可以被广州人喷少一点了
△图片来源:中国广州发布
而一星餐厅也比去年多了3家
必比登推荐餐厅比去年多了10家
除了拿奖的餐厅多了之外
今年广州米其林的菜系也在增加
其中包括了:泰国菜、印尼菜、素菜等
话不多说
立刻跟着吃货妹的脚步看看今年的完整榜单吧!
△图片来源:中国广州发布
/广州终于有二星
一星餐厅比去年多2家/
喜提今年广州米其林二星餐厅的
就是黄景辉师傅主理的江餐厅
位于文华东方酒店3楼的江餐厅
中式木质元素贯穿全店
木质铜钱柜、手推桌、展示柜、木门
古典优雅的中式气韵一览无遗!
从上菜到就餐
细致的服务让人感到舒适温馨
从入门处开始,就不断感慨:
米其林二星,实至名归!
除了江餐厅拿到米其林二星餐厅之外
本次摘得一星餐厅的名单共有10家
由于江餐厅由一星升为二星
所以今年的一星比去年多了3家新餐厅
分别是宋、御宝轩、半岛名轩
《星级餐厅》完整名单如下
二星★★
江
一星★
炳胜公馆
炳胜私厨
半岛名轩
御宝轩
玉堂春暖
丽轩
利苑(越秀)
宋
惠食佳(海珠)
愉粤轩
/「必比登推介餐厅」完整榜单
比去年多10家!/
早在6月25日
米其林就在广州提前公布了
《必比登推介餐厅》的新入榜名单
和往年的20家推介餐厅相比
今年新增了10家餐厅
共30家必比登餐厅
值得一提的是
新入榜的10家必比登推介餐厅
覆盖了粤菜、潮州菜、印尼菜、川菜、新加坡菜
泰国菜和素食等多个菜系
和去年以粤菜为主不同!
新入榜的10家必比登餐厅名单如下
1/啊睿(泰国菜)
“啊睿”在泰语中意为“美味”,餐厅选用泰国进口的原材料,提供正宗且平价的菜肴。分量足且口味浓郁的“冬阴功汤”是其招牌菜。
△图片来源:吃饱噗噗
2/常来小聚-天河(粤菜)
该餐厅近期改址了,菜单更加精简而价格依旧亲民。特色菜“常来招牌碌鹅”经由多道工序烹制而成,以确保肉质的最佳口感。煲仔饭也是这家餐厅的特色菜。
△图片来源:艾莉Ailey
3/东兴-天河(粤菜)
餐厅于年开业,店主拥有超过30年的烹饪经验。招牌菜“东兴黄鳝饭”选用当日捕获的野生黄鳝烹制而成。店内设有单人席位。
4/榕意-越秀(川菜)
餐厅位于由印刷厂改造的文化园区内,这和其工业风的装饰相得益彰,营造了轻松的氛围。餐厅以四川家常菜为特色。亲和的服务和合理的价格也是其被推荐的理由。
5/肥豚肉骨茶(新加坡菜)
餐厅提供招牌肉骨茶和传统新加坡菜肴,使用进口原料和酱汁以确保纯正的新加坡风味。推荐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提前预订,以免较长的排队等待。
6/海门鱼仔店-燕岭路(潮州菜)
顾客在入口处选择菜品并在现代工业风装修的环境中享用食物。50名厨师在一面玻璃之隔的后厨准备美味菜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是配备了空调设备的大排档。
△图片来源:Kentse6
7/开小灶(潮州菜)
家庭风格的装修布置,虽然只有几张餐桌,却很温馨。三名来自潮汕地区的店主为食客倾心烹制纯正的家乡菜。部分菜品需提前预订。
△图片来源:灭顶狂流
8/香兰(印尼菜)
餐厅以印尼手工制品装饰,充满异域风情。主厨和大部分厨师都是印度尼西亚人,所有的调味料均来自印尼以确保菜品的纯正。
9/蔬稻-金穗路(素食)
一家以西式菜品为主的素食餐厅,与主要使用大豆制品的中式素食餐厅不同,这家店选用包括各种蘑菇在内的天然原料和新鲜蔬果,烹制过程中也不添加其他材料,以保证食材的原始风味。
10/通巷六号-越秀(川菜)
菜品在烹制过程中不添加味精并且少油少盐,在保留食材新鲜口感的同时,展现四川菜的辛辣和香气。餐厅装修灵感来源于店主小时候在成都的家。
△图片来源:小哈美食
30家完整《必比登推介餐厅》名单如下
啊睿
常来小聚(天河)
创发
达扬原味炖品(文明路)
东兴(天河)
榕意(越秀)
肥豚肉骨茶
海门鱼仔店(燕岭路)
坚记
开小灶
老西关濑粉(文明路)
靓姐南宁蒲庙生榨米粉
南园
香兰
蔬稻(金穗路)
通巷六号
天都里
同记鸡粥粉面
云轩
向群(龙津东路)
西关婆婆面(德政中路)
西关婆婆面(文昌北路)
西关竹园(荔枝湾)
西关竹园(十八甫)
新泰乐(海珠)
新泰乐(越秀)
啫八
朱仔记食府(江南大道)
/第二年了,米其林还是不懂广州/
年米其林指南正式进入广州
广州也成为了亚洲第9个
获得米其林指南评鉴的地区
就连帝都北京也还没有米其林指南!
米其林的进入反映了广州这座城市
拥有精湛的烹饪技术和出色的菜肴水准
但去年首版的《广州米其林指南》
广州一共只获得了8颗星
且没有二星和三星餐厅!
这下会吃的广州人不同意了
纷纷开始质疑米其林的权威性
甚至喊起了:广州不欢迎米其林的口号!
这不能怪米其林的评委
也不能批评广州人不服气
因为广州这座美食之城对美食的见解
和米其林的审美标准实在相差太大了!
米其林星级评定的五条标准:食材品质、厨师对味道以及烹调技巧的驾驭能力、料理中所表现的个性、是否物有所值,以及餐厅水准的一致性。
而广州人心中的“广州味”不在酒店里
不在需要预约穿着正装的餐厅里
更不在一个只摆一块叉烧的性冷淡摆盘里
广州的美食,只在广州人的最家常的味蕾里
所以有了排长队也要去吃的阿婆牛杂
被骂也要去吃的占士臭豆腐、民记煲仔饭
开在弯弯曲曲冷巷里也被吃货们
挖出来的钟巷9号无名鸡煲
大排档镬气十足的炒牛河
热气腾腾的拉肠粉
加了猪油渣和辣萝卜干的濑粉
还有推着车仔出现在各大地铁口、学校门口的
牛杂档
......
这些可能根本无法入米其林的眼
但吃饭这件事
广州人只听自己的舌头!
虽说今年广州米其林终于迎来了
首家二星餐厅
不过米其林依然不够懂广州!
◇今日话题◇
你怎么看今年的米其林名单?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和大家分享~
更多近期精彩原创
时尚天河「鳗鱼海鲜捞粉丝」
珍珠奶茶煮饭
体育西最新吃玩攻略素材来源:米其林指南、中国广州发布、福桃九分饱、广州日报
商务合作联系:(手机)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