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
▲“农光互补”开辟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的新路径,实现了资源城市的根本转型。图为位于翟镇玥庄村的现代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
新泰,取自新甫山、泰山之名,是全国百强县、全省重点建设的中等城市,入选第七届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等国家级荣誉68项、全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市等省级荣誉78项。
近年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各种充满创造力的实践中,农村产业融合涌现出产城融合、产业内部融合、产业链延伸、农业功能拓展、新技术渗透等多种新模式。在新泰,几乎所有模式都很好地展示出来,并有一定创新。
新泰是传统的工业大县,也是农业大县,现有农业人口94万、耕地万亩。近年来,新泰初步构建起以光伏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为重点,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扶贫农业、产城融合农业协同发展的“3+6”农业产业体系,尤其是在采煤沉陷区治理、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等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
年,国家启动“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新泰成功入围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并以不断推出的“新泰模式”享誉全国。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光伏领跑者”计划
4月10日下午,天降小雨,40岁的李怀强正在大棚里干活。辣椒、西红柿、黄瓜、西葫、苦瓜,他为这些新的“伙伴”施肥、浇水、拔草、吊绳。作为“小组长”,李怀强带领几个年龄更大一点的村民,管理着四五个大棚。
这里是新泰市翟镇玥庄村,作为传统的采煤沉陷区,多年来,很多民房裂纹甚至塌陷,年,村民集体搬入新建的社区,住上楼房。原来的村庄经过复垦,一种崭新的农业模式出现了——亩丘陵地上,一排排光伏发电设备之间,点缀着数百个蔬菜大棚,一眼望去,蔚为壮观。
这是中德新能源示范市重点项目,20兆瓦现代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大棚棚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棚内种植农作物,一棚两用,有专家称其“开辟了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的新路径”。
示范园年9月立项,10月底施工。翟镇副镇长王剑介绍,该项目由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投资,山东潍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建蔬菜大棚项目,目前已经建设个冬暖式大棚,根据土壤的变化情况,还建有个小拱棚。
王剑介绍,示范园有几个特点:“一是投资管理同时进行,光伏企业投资,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承租管理,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二是提供了沉陷区治理的新途径,在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通过复垦,建设高产出农业园区。三是成为脱贫攻坚的新载体,流转土地亩,一亩地每年补贴农民元,提高农民收入元,且每五年上浮10%,农民到园区打工还有收入。”
在这里,一二三产业得到有机融合,蔬菜种植和光伏发电又带动了三产的发展。“我们刚建了一处平米的育苗棚,不仅对当地供应种苗,还供应周边地区,同时带动了整个营销网络。同时规划了亩蔬菜交易区,在空闲地种植果树、药菊、油葵等经济作物,既美化环境,又带动旅游。下一步在休闲旅游、采摘农业等方面进行发展,拓展生产、销售网络。”
本刊记者来到示范园时,山东潍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学虎恰好前来指导工作。作为著名蔬菜种植基地寿光的龙头企业负责人,他对新泰农光互补项目寄予厚望。王学虎说:“这是新泰农光互补的第一个项目,光伏和农业结合,形成产业园区,使得土地得以立体利用。”
王学虎说:“通过我们的技术示范,带动当地发展农业,实现农民二次就业。”由于是复垦丘陵地,土壤还需要进一步改良,目前蔬菜暂时在当地销售,“接下来会将蔬菜加入我们的销售网络,销往全国各地。”
从以前的农民变身为农业工人,李怀强每年有三四万元收入,他谈到身份的变化:“以前种植玉米、花生,收入少,也不稳定,农闲时还得出去打工。”在技术员的指导下,他开始学习蔬菜种植,“比如西红柿,以前不知道点花、抹叉,结出的果实少,口感也差,通过学习,确实长了很多见识。”
过去,种植传统作物时,即使不算人工费用,一亩地纯收入只有元,而今,以种植西红柿为例,一个棚纯收入7万元,再加上光伏发电,平均每亩地年收益5万元,是之前的近一百倍。
王学虎设想,等到时机成熟时,有计划地将部分大棚承包给懂技术的村民。李怀强笑着说,“真到了那时候,我可能会多承包几个,大干一场。”
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成功探索,为下一步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模板,规模更加宏大的“光伏领跑者”计划呼之欲出。年10月,新泰市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技术基地举行项目签约仪式,标志着该项目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据介绍,新泰市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技术基地总装机容量为万千瓦,占地约12万亩,总投资约亿元,建设农光互补光伏电站30个;其中年项目装机容量为50万KW,占地约3万亩,建设农光互补光伏电站6个。
项目完成后,新泰的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真正实现“由黑变绿”,翟镇也成为独具特色的“光伏小镇”。
新泰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臧德永指出:“项目的实施,使我市采煤沉陷区由‘包袱’变成了‘财富’,主导产业布局由‘地下’转到了‘地上’,发展方式由‘黑色’变成‘绿色’,实现了资源城市的根本转型。”
▲樱桃成熟季,村民在杞农云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将樱桃装箱,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
农村变革的引领者:从“买卖提”到云禽大学
在汶南镇,有两家大型产业园,分别属于两家大型企业,它们分别形成了现代农村产业融合的两种模式。
4月10日,本刊记者首先走进新易泰杞农电子商务产业园,这里的杞农云商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正在新泰农村掀起电子商务的“新革命”。
杞农云商总经理刘哲介绍,该企业成立于年3月,“杞”是新泰古地名,他介绍企业的理念:“‘古有杞人忧天,今有杞农优食’,我们是杞农人,是行走在键盘代码中的云游商人,我们不会生产农产品,但我们是农产品品牌和品质的重塑者。”
近日,天宝樱桃花盛开,大棚樱桃已上市,杞农云商即将开始新一年的忙碌。“去年,天宝樱桃产量大概万斤,由我们销售50万斤。今年的目标是80万斤。”刘哲说。
以前樱桃成熟了,只能靠老百姓自己采摘,之后去市场售卖,商品交易“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没解决。而今,他们与“杞农云商”联合,进行网上产品展销-网上订购-物流配送-交易结算,拓宽了销售渠道,也提升了产品知名度。消费者只需打开网页,手机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