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实守信营商环境
中华泰山网讯(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王玉)泰安市通过持续强化信用信息归集、深入推进信用应用落地等方式,充分发掘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提升行政管理、政务服务质效,不断凝聚信用力量,着力营造诚实守信市场环境,强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泰安市高度重视信用平台、网站建设,在高标准建设运维市法人、非法人、自然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基础上,连续三年组织实施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中国(山东泰安)”信用网站升级改造工程,相继上线信用信息自愿申报、信用报告在线申领、信用状况分级评价等20余个功能模块,累计归集共享各类有效信用信息2.3亿条,发布信用政策、新闻动态及预警信息1.3万余条,信用平台、网站在全部信用工作中的基础、锚点作用不断增强。
围绕政务服务证明事项多、审批服务办理速度慢等群众关切问题,泰安市印发实施《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告知承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信易批”服务机制推进“泰好办”政务服务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泰安市社会信用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全面建立信用承诺机制的实施方案》等市级文件,通过进一步健全完善审批服务信用库、积极接入调用“信用核查”“联合惩戒”接口、优化审批服务流程等方式,强力推进“信易批”制度改革,为信用良好企业提供容缺受理、绿色通道等优惠便利。
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难点,泰安市制定出台《泰安市全面推进“信易贷”工作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的实施方案》,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加强信用数据对接、梳理企业白名单、实施金融产品创新、推进“信用+征信”双查、健全定期通报等措施,不断加强全国“信易贷”平台泰安站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为信用良好企业提供融资授信服务,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平台已累计发布金融产品个,入驻企业家,实现融资笔95.05亿元,受到广大中小微企业的普遍赞誉。
针对企业信用意识普遍不强,对信用修复政策认识不到位等问题,泰安市深度打造了“信用预警+信用修复”政务服务品牌,通过定期组织开展“行政处罚失信信息信用修复集中行动”、建立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等方式,主动向符合条件的企业业发出失信预警、指导完成信用重建,引导企业更加重视自身信用管理,树牢诚信经营理念。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信用修复余件涉及企业余家,极大改善和提升了社会诚信环境。
营造诚实守信社会氛围,泰安市还组织开展信用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形成了以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为代表的一批典型案例。全市行政机关令行禁止、信守承诺的意识不断增强,企业诚信经营的理念更加牢固,校园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治理成效进一步提升,诚信宣传效果总体较好,基本形成了“知信、诺信、践信”的社会共识和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