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期三天的培训时间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从理论基础、政策要求及实践案例出发,为学员们讲解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相关政策、文件、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与村详细规划编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全过程以及山东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特色等内容,让学员们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有了更加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理论学习日程结束后,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组织学员们前往新泰市龙廷镇崇本庄村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及破损山体治理项目、岳家庄乡土地整治项目、羊流镇西南区域土地整治项目(惠美农牧田园综合体)进行现场观摩学习,新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新泰市土地整理中心及项目所在地乡镇领导、项目推进、运营单位相关负责人全程陪同、讲解;学员通过讲解与交流、观摩,实地了解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对乡村带来的巨大改变。
观摩项目区介绍:
、新泰市龙廷镇崇本庄村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及破损山体治理项目简介
新泰市龙廷镇崇本庄村工矿废弃地及破损山体由历史遗留露天采石形成,占地面积97亩,破损山体面积约平方米,由于长期雨水冲刷,区域内水土流失、污染严重,并存在危石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还造成了严重的视觉污染。秉承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原则,我市统筹财政资金万元,首次采用“工矿废弃地复垦+破损山体治理”整体进行综合立项,实行一体化设计、立体化治理、系统化修复的模式,做到修山、治污、增绿、整地并举。项目主要实施五项工程,一是土地平整工程,包括石方破碎、碎石整平、修筑石堰近5千米、客土回填3.6万立方米,复垦耕地90亩。二是灌溉排水工程,新打深26米机井一眼,出水量22立方米/小时,新建井房、蓄水池各一座,修建输水管道、排水沟和截流沟、过路涵进地涵。三是道路建设工程,修建风化岩生产路2条共计70米。四是立面治理工程,破损山体上部采用立面削坡卸载、消除危岩,建设绿化平台。下部采用续坡方式,在坡顶建设绿化平台,在坡面建设混凝土网格梁,然后覆土、植草等。五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在山体绿化平台和山体边坡底部种植侧柏和爬山虎,完成山体复绿。项目实施完成后,既修复了破损山体地貌景观,消除了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又增加了耕地面积、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2、新泰市岳家庄乡马头庄村等2村土地整治项目简介新泰市岳家庄乡马头庄村等2村土地整治项目,共涉及马头庄村、角山村、岔河村、良义村、婆婆峪村、聂家庄村、田家庄村、石鹏村、西邱村、山头村、冯家村、辉德村等2个行政村,分为两个片区,片区范围是西至良义村,东至角山村,南至聂家庄村,北至马头庄村;片区2范围是西至田家庄村坑塘,东至冯家庄村耕地,北至田家庄村耕地,南至冯家庄村村界。
该项目是年岳家庄乡人民政府通过公开招标,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由山东秋分投资有限公司承担实施。年2月25日新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新泰市财政局以《关于新泰市岳家庄乡马头庄村等2村土地整治项目的立项批复》(新自然资规字〔〕6号)文件下达批复。项目规划建设规模.公顷,新增耕地67.公顷,预计总投资.96万元。
该项目于年2月施工,年6月竣工,年月5日顺利通过验收,验收建设规模.公顷,新增耕地50.公顷,总投资.万元。年2月22日,该项目完成指标入库,入库建设规模为.73公顷,入库新增补充耕地面积40.公顷。
通过实施田水路林综合整治,提高了项目区内的道路通达率,完善了灌溉排水设施,提高了原有耕地的质量等级。通过石堰修筑及防护林栽植,完善了项目区内的生态防护体系,有效改善了当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光明河生态修复,将光明河防汛级别提高到50年一遇。通过配套基础设施,达到了亮化、绿化、美化标准,彻底改善了镇区生活环境。岳家庄乡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既为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作出贡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为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提供了占补平衡指标,通过指标异地交易,增加全市财政收入。
3、新泰市羊流镇西南区域(惠美农牧田园综合体)土地整治项目典型案例一、基本情况
新泰市羊流镇西南区域(惠美农牧田园综合体)土地整治项目,是新泰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土地整治类的一个子项目,位于羊流镇西南部,为社会资本投资项目,涉及周边20个行政村,由新泰市蟠龙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筹资建设,总投资.2亿元,建设规模2.6万亩,新增耕地亩。
二、主要做法
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解放思想、创新作为,抢抓机遇、激活动力,以惠美农牧田园综合体土地整治项目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实施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新路子,构建起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护新机制,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土地整治新泰模式。
(一)因势而谋,探索土地整治新路子。新泰市是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也是沂蒙革命老区,把丰富的后备资源变成助推转型发展的动力,成为一道不能回避的难题。我市坚持眼睛向内、创新理念,探索引进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开展土地整治。年至年,采取平台融资和企业投资相结合方式,先后引进金融资本28亿元、社会资本8亿元,实施增减挂钩项目6个,让25.4万农民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整治农村低效闲置建设用地.5万亩,新增耕地亩。年,中发4号文件出台“鼓励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的政策后,我市抓住政策窗口期、下好先手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在全省率先创新实施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农用地整治的新模式。两年多时间,先后实施7个农用地整治项目,累计引进社会资本6亿元,整治农用地23万亩,新增耕地3万余亩。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惠美农牧田园综合体土地整治项目先试先行,积极探索“土地整治+”的新模式,通过实行“土地流转+土地整治+产业建设”,不让政府掏一分钱,还实现了“耕地得保护、农民得实惠、地方得发展、企业得效益”多方共赢的新局面。
(二)顺势而为,创新土地整治新模式。在惠美农牧田园综合体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专业人干专业事,通过实行公开招投标,面向国内招引具备土地整治项目特别是具备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预算编制、报备等全方位能力的企业参与。在项目管理上,企业均聘请专业顾问,建立运作高效的管理团队和能打善拼的施工队伍;在项目推进上,企业主动与市、镇、村对接,千方百计协调农事关系,化解施工难题;在质量上,坚持生态优先,注重资源高效利用;在施工设计上,坚持生态优先、符合实际,效率大大提高。
(三)应势而动,建立整治保障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监管指导职能,坚持以民为本、尊重民意,规定项目立项、验收时必须经村委会及村民代表签字认可,实施时充分听取民意、尊重民意。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侵犯群众利益行为和倾向,通过督促、督办、约谈、行业内通报、中止项目实施等措施予以制止和纠正,有效维护群众利益。
三、工作成效
项目全部完成后,实现了三大“升级”。一是土地产出升级。项目的实施,完善了道路水利基础设施配套,田块内部整平万立方米,表土剥离28万立方米,新打机井5眼,配套机井眼,配套大口井2眼,新建提水站24座,清淤塘坝5座,新建集水窖座,埋设PE管道.6千米,出水口64个,斗沟5.94千米,新建桥2座,过路涵38座,进地涵02座,地埋低压线.09千米,整修田间道6千米,通过将项目区内田块、荒草地和工矿废弃地进行统一整治,将零散田块合并、整平、修筑石堰,建设梯田,实现新增耕地余亩。在惠美农牧田园综合体土地整治项目的引领下,逐步实现了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生态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土地集中连片,为发展规模农业、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夯实了支撑。二是产业融合升级。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依托该项目,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项目区内建设有机种植区、畜禽养殖区、农产品加工区、观光体验区、康养休闲区、山林区六大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广壮大百合、茶叶、藜麦等特色种植和黑猪养殖,积极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同时,积极延长产业链、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举办了百合节、建成了藜麦啤酒生产线、茶叶加工厂、有机肥厂、百合种质资源库和育苗基地等,打造从田园到餐桌的有机食品全产业链。三是生态防护升级。在项目规划中按照“发展、生态、和谐”的要求,坚持治水保土为核心,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原则,修筑田埂立方米,花砖护坡米,修筑石堰米,栽植道路防护林株,金银花株,在改善土地耕作条件的同时,提升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把治山治水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建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林成带、渠相连”的万亩生态良田,保护了生态、减少了水土流失。四是扶贫成效升级。通过土地流转,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项目区内的农民每亩每年可获得-元土地流转收入;同时,公司优先安排当地村民入园工作,每天至少收入80元,年均可增收2万余元。通过为贫困人口安排水利工程管理等就业岗位领取工资、流转土地领取承包费、加入产业合作社领取分红等形式,成功带动22户名贫困群众脱贫,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提升,原有的荒山绿了、美了,使原来脏乱差的农村变成了美丽的庄园,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出了巨大贡献。
此次培训活动通过理论与实地观摩相结合的方式,让学员们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切体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仅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
课程推荐:????
导读
科学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已成为各地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手段,成为自然资源部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制度的有效途径。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启动了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部署实施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蓝色港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等试点项目,联合财政部印发了中央重点生态保护修复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明确了新时期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重点任务和工作要点。
为指导各地工作,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决定举办“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务操作”培训,届时将邀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领域内的专家学者,通过现场培训授课,现场观摩发达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典型案例,让广大学员深入了解我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有关政策、技术、地方实践和典型案例。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课程内容搭建
Law
??、我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制度设计和地方实践
??2、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过程实施
??3、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村详细规划编制和案例介绍
??4、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地方实践与思考
??5、现场座谈、观摩、学习
山东省:)新泰市岳家庄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2)莒南县坊前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山西省:)岢岚县“实施绿色农业、助推乡村振兴”项目
2)忻州市忻府区解原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湖北省:)蔡甸区嵩阳大道乡村振兴示范带(花博汇、香草花田等)
2)东西湖区都市田园综合体(群力美丽乡村、现代都市农业园等)
二
课程特色
Law
?? 以问题为导向的多层次课程设置,
?? 注重当前问题\现状分析与政策解读,
?? 理论体系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
?? 交互式教学、注重参与感。
三
对象定位
Law
?? 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领导、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耕地保护监督管理处(科、股)及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技术骨干;从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相关专业机构技术骨干及负责人。
四
培训时间安排
Law
年5月4日至7日山东省 济南市(4日全天报到)
年5月2日至24日山西省 太原市 (2日全天报到)
年5月28日至3日湖北省 武汉市 (28日全天报到)
参训方式:线下(面授)或线上(钉钉直播)五
参与方式
Law
??、收费标准
A类:元/人(包含学习费、场地费、证书费、资料费及项目观摩费用),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统一开具报销票据。
B类:参加A类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学员,可申报《生态修复项目工程(咨询)师》证书,元/本(需提交身份证及最高学历证明复印件、2张2寸蓝底免冠证件照电子版)。
??2、参会代表请提前将报名回执表发至会务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