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海外华人,甭管是“新华”还是“老华”,总是自诩为一带一路的先锋队、中国同胞的好帮手、中X友谊的好桥梁。
但是在中文的网络世界里,许多国内同胞,键盘大侠们,显然并不认可这一称号。
每当外头出了什么诈骗案,出国游弄出了什么小麻烦,中国网友便会排着整齐的队型,留下“海外中国人专宰中国人”、“老乡老乡,背后一枪;同胞同胞,痛宰一刀”、“遇到老外悠着点,遇到华人防着点”之类的醒世恒言。
华人“杀熟”,真的这样普遍吗?海外华人的江湖,真的是险象环生的龙潭虎穴?
在外国生活了几年的老汉,给大家简单总结一下吧:
海外华人,总喜欢忽悠国内同胞吗?
老汉的结论放在前头:
海外华人,并不是总喜欢忽悠国内同胞。
而是国内同胞,总喜欢被海外华人忽悠。
你肯定要问: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吗?
不一样的地方大了去。
海外生活的中国人,以及对中国语言文化怀有认同的华人群体,绝大多数是好人,是热爱家乡、忠于血脉、诚实勤奋、乐于与国人并肩作战共同发财、在同胞利益受损时怒发冲冠两肋插刀的“亲华派”。
这帮子人里,专以坑国人,误国事,发国难财为业的家伙,十不及一。因此在整体上,“海外华人爱坑自己人”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但是如果你说:初到海外的中国人,一旦受骗,往往就是折于“同胞”之手。那倒也的确可以说是某种直观可见的,难以否认的现实。
简单来讲:十个海外华人里,也许有一个骗子;
但十个海外受骗的中国人,可能有七人就栽在这一个骗子的手中。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也是明摆着的——因为到外国办事的中国人,总是先找华人嘛!
来泰国投资创业办事情的中国人,初来乍到,举目无亲,言语不通,人脉薄弱,当然会希望能找到一些熟门熟路的华人同胞,沾亲带故的同乡旧友,拜拜码头,通通路子,以便事半功倍地打开局面,站稳脚跟。
遇见好同志,当然皆大欢喜。
运气不好遇见骗子,那这骗子自然也多半是“自己人”。
中国同胞走出国门,不是为了烧钱,就是为了赚钱,总之身上是带着不少钱。
巨大的商机面前,难免会有一些人,专门把中国人当成一碗饭吃,仗着自己早来几年,把自己包装得花团锦簇,手眼通天,把那些新来的中国同胞骗得稀里糊涂,坑得体无完肤,从中赚些饥一顿饱一顿的黑心钱。
海外华人里骗子不多,但是中国人偏偏爱中这些骗子的招。
于是,才有了这“中国人爱坑中国人的”的江湖传说。
那么,怎样才能分辨,谁是好同志,谁是大忽悠呢?
这个当然很难。
老汉在泰国宅了这些年,尚且说不准圈中人的善恶忠奸。
那些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的同胞们,自然更加没谱。
在这里,说一些老汉的个人看法。不一定管用,但是可以参考。
假比说,某天你家里拆迁,猛然间多了万流动资金。正好听说非洲某国黄金和原木不错,于是便揣上银两,到非洲去考察。
这时,你对某国是一无所知的。于是,你首先会从朋友、媒体、商业机构那里认识几个当地华人,试图从他们那里得到帮助。
这一堆“当地华人”里面,谁靠谱,谁有毒呢?
第一步:当心那些吹牛过分的“大神”。
牛人说话有分寸,大拿做事常低调。
一见面就吹得天花乱坠,捧到九霄云外,上来就自称“X国天字第一号知名华人”,墙上挂满他与辛巴前总统、刀疤前司令之类的“过气政要”的合影,名片上有的没的列他一堆什么“某国XX省知名企业家总会总干事”、“西非中华XX总商会创始名誉主席”之类吓死人的头衔,言谈之间总喜欢说自己和大使馆的某参是哥们,和总统府的某长是闺蜜,任何为非作歹的事情他一个电话分分钟搞定……像这种人,你就要多留点神。
吹牛吹得过分的人,总是有点诡异的。
合影越多,杂志封面越多,“总会创始人”头衔越多,越是要格外留神。
当然了,名号多,口气大,未必就一定是吹牛——也有可能人家是“真牛”。
所以,第二步:搜集侧面材料,打探群众口碑。
这年头,网上信息真假难辨,但是也应有尽有。大忽悠们就算能够成立八个商会,认识九个总理,买下十本杂志的封面……他也不可能搞定网络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每一个国家,华人都有自己的舆论生态,什么华人论坛啊、天涯专贴啊、百度贴吧啊、代购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