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新泰特产
新泰美景
新泰生活
新泰房产
新泰医院
新泰新闻

新泰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杆跷

非物质文化遗产:

独杆跷

独杆跷又叫独脚跷,是高跷艺术的一个分支,清光绪二十三年()发源于新泰市羊流镇大洼村。清朝年间,羊流是驿道上的重镇,这一带民间杂耍汇集,高跷队多且高手如林,在各类庙会上,民间艺术竞争非常激烈。道观、寺庙每年都有自己的祭祀日,且多以庙会或山会的形式出现。祭日要举行盛大的祭典仪式,此时各观、庙都要聘请当地出名的民间艺术队为之助兴。在表演中,哪家艺术队独特、技艺高,就为来年山会热门团体。为了胜出,有些技艺高超的高跷艺人就独辟蹊径,别出心裁,便用单腿跷一级级跳下台阶,赢得道观和寺庙高层的赞扬和群众喝彩。

为保持和突出这一绝技,高跷艺人王家络在双脚高跷发展为单脚高跷的基础上,又自行设计、编排高难度的动作,把绑在跷腿上的绳索去掉,不用任何固定物,只用单跷进行表演,后将这一绝技传授给王家子弟——王兆杰,于是便有了“独杆跷”。王兆杰又将单一表现技艺的“独杆跷”与流行乡里的小戏曲进行了融合,因大洼村属沼泽地形水洼地质,洼内青蛙众多,况且“刘海戏金蟾”的故事家喻户晓,王兆杰于是编创了“刘海戏金蟾”这一独杆跷的经典剧目。“独杆跷”属王家独创,世袭流传,是山东唯一的以单脚高跷表演的民间舞蹈。

独杆跷剧目“刘海戏金蟾”,剧中两个人物分别是刘海和金蟾。表演分“串街”和“摆场”两种形式。“串街”时,独杆跷扛着跷跟着“故事队”行走,遇到放鞭炮请他们表演时,刘海做“双踩跷”,金蟾做“蛙跳”动作行走。“摆场”时,刘海与金蟾做全面的配合。刘海做“双踩”、“单踩”、“交叉踩”、“左单踩”、“右单踩”、“蹦跳踩”等高难度、高技巧动作。金蟾做“蛙跳”、“蛙爬”、“四爪朝天”、“四腿绻”等诙谐幽默的动作。

独杆跷多在农历正月初十开始演出,正月二十左右收场,既可随“故事队”大场面演出,也可小范围打场表演。主要道具有一根高约1.8米,直径4.5厘米的圆木棍,上端钉上一横木抓手,在0.9米处安装一块供人踩踏的横踏板,为独杆跷。金蟾道具为一绿色的蛤蟆头罩,一条包住全身的绿色蟾衣。乐器主要有普通的戏曲用锣一面、戏曲用鼓一个。

独杆跷的主要价值从道具、扮相、乐器到绝技表演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套路,形成了完整的表演体系。高难度的技巧和独特的造型,表现了人们群众的胆识和创造精神,在山东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丰富和完善了中国民间艺术史,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的民间艺术的独门绝技,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taishizx.com/xtfc/7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