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新泰特产
新泰美景
新泰生活
新泰房产
新泰医院
新泰新闻

好客山东中华的泰山天下的泰安体验史前文明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https://m.39.net/disease/a_5470792.html

看岱青海蓝景色美,闻齐风鲁韵文化汇,泰山矗立,黄河入海。孔孟在这里诞生,长城在这里始建,运河在这里重现,这就是好客山东。

这里有一座山,享誉华夏,五岳独尊,巍然耸立;这里有一条河,汤汤千年,百川环碧,抱鲁伏流;这里有一座城,因山得名,依山而建,山城一体;这里有一群人,埋头苦干、勇挑重担,一往无前;这里,是泰安,登高望远,瞻齐风鲁韵。这里,是泰安,山河锦绣,寓国泰民安。

泰安,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北依省会济南,南临曲阜,东连临沂,西濒黄河,总面积平方千米。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则四海皆安”,寓国泰民安之意,城区位于泰山脚下,依山而建,山城一体。境内的泰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安市于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对外开放旅游城市。泰安是鲁中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位置境域

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南麓,东邻济南市、淄博市、临沂市,南连济宁市,西隔黄河与聊城市、河南省濮阳市相望,北以泰山与济南市为界,介于东经°20′—°59′,北纬35°38′—36°28′之间,总面积平方千米。

地质构造

泰山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中期准地台鲁西断块隆起区西北部泰(安)莱(芜)断陷盆地之西部。地层区划上属于华北地层区鲁西分区泰安小区。出露地层有太古界泰山岩群,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新生界下第三系、第四系。

区内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其中两组断裂最为发育,即北东东向与北北西向。按地质力学划分,属于新华夏系的两组共轭扭裂面,即泰山式和大义山式。北东东向(泰山式)断裂由北向南依次为泰山断裂、结庄断裂(隐伏);北北西向(大义山式)断裂由东向西顺序为岱道庵断裂,泮河断裂等。泰山断裂为本区构造格架断裂。

北东东向泰山断裂

泰山断裂(带)位于泰山南麓,由大致平行的多条断裂组成,大都为第四系坡洪积物所覆盖,仅零星裸露。陈家庄断裂走向70°,倾向东南,倾角70°;岱道庵断层面走向45°,倾向东南,倾角87°;大马庄断层面走向47°,沿走向呈舒缓波状展布。断面平滑,内有泥、钙质胶结的构造角砾岩,显示了早期以张为主,晚期以压扭为主的多期活动特征。其主断裂北侧为泰山群变质岩构成的上升盘,南侧为新生界地层构成的下降盘。在断裂带内次一级断层之间,由于弧形断裂两盘的牵引作用,尚夹有古生界灰岩地块。

北北西向断裂

岱道庵断裂(带)在区内大都为第四系所覆盖,仅在南北两端有所显示。断裂带北起岱道庵,经上高镇向南至旧县。断裂带最宽达米,断裂走向°—°,倾向北东,倾角70°。泮河断裂亦为次一级断裂,展布方向大致与岱道庵断裂类似。泮河主要是沿该断裂追踪发育而成。北端切割泰山断裂,向南经栗家庄延伸至汶河南岸岱岳区的桥沟村附近。

地形地貌

泰安地处鲁中山区的一部分,整个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拥有多种地貌类型,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湖泊兼而有之。

山地:集中分布在市域北部和东部,面积14.07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8.3%。一般海拔高度在—米之间。

丘陵:主要分布在新泰市西南部、宁阳县东部、市郊区西北部、肥城盆地边缘及东平县北部,面积31.64万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1.1%,海拔高度一般在—米之间。

平原:主要分布在山麓及河流沿岸,多为河谷平原和山前冲、洪积冲平原,面积27.76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6.1%,海拔高度在60—米之间。

洼地:主要分布于东平县内“三湖”(东平湖、稻屯湖、州城湖)周围,面积3.43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4.5%,洼地地面高程在38—60米之间。

湖泊:集中在东平县境内。东平湖是市内最大、省内第二大淡水湖,该湖为“水泊梁山”的仅存水域,由一级湖和二级湖组成。

气候

泰安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光温同步,雨热同季。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和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历史沿革

泰安地区早在5万年前有人类生息繁衍。

年前产生了繁盛的大汶口文化。

夏商时泰安分属青州和徐州。

周代时分属齐、鲁两国。

秦朝时归齐郡。

西汉初,设泰山郡,隶属兖州刺史部。郡制始置博县(今市岱岳旧县村);汉宣帝地节元年(前69年)移至奉高(今市岱岳故县村)。

北魏时又移至钜平(今市岱岳大汶口镇)。

北齐时改为东平郡,郡治置博县。

隋至宋代未设单独行政区。唐朝时期,设置了兖州,隶属于河南道管辖。

金初设泰安军;金大定二十二年(年)设泰安州,治于岱岳镇(今泰城),隶属山东西路。

元时仍为州,始隶东平路,后隶中书省。

明代隶济南府。

清雍正设泰安府,隶山东省布政使司。

中华民国初期,废州、府、改省、道、县三级制,原泰安府所辖各县,分属济南、济宁、东临三道,民国十六年(年)废道。民国二十六年(年)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将泰安划为第12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始置历城,后移至泰安县陵查(今新泰市境内)。民国三十六年(年)划为第15行政督察公署,专署驻泰城(日伪时设伪泰安道,道尹公署置泰城岱庙)。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泰安专署于民国二十九年(年)3月在莱芜县成立,始隶鲁中行署;民国三十二年(年)1月泰安境内共产党领导下的泰西专署、远东专署合并为晋冀鲁豫边区第16专署;民国三十五年(年)两专署又分置;民国三十七年(年)9月,泰山、泰西两专署均改属鲁中南行署。

年5月,泰山、泰西两专署合并为泰安专署,驻泰城;年11月,泰安专署撤销;年5月复置;年3月成立“泰安地区革命委员会”;年7月改为泰安地区行政公署。

年3月27日,撤销泰安地区,泰安市升为地级市,实现市管县体制。

历史文化

传说:

道家认为,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黄飞虎的女儿,但没有一点根据,只是凭空猜想,纯属子虚乌有。因为没有一个善男信女称她是黄奶奶。

《太平御览》卷二六八引西晋张华《博物志》,有东海泰山神女记载,可知她的传说渊源已久。

清朝文学家顾炎武,对此也有过探讨。只不过是袭故蹈常罢了,没有深入当地作调查研究。

另据《蒿山闲话》记载:汉时仁圣帝前,有一对石琢金童玉女。到五代,殿圯像仆,童泐尽女沦于池内。宋真宗东封还次御帐,盥洗池中时,忽见一石女浮出水面。捞出洗之,乃是天仙玉女。旋命有司在泰山顶建“昭应祠”供奉之。号曰圣帝之女,封她为“碧霞元君”(民间称其泰山奶奶或泰山老母)。

“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在徂徕山西麓,汶河两岸。所以泰山老母是大汶口文化的创始人。当时,她带领原始部落人群战天斗地,创造文化,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敬。每年农历四月十八,人们到泰山降香,求泰山老母保佑阖家平安,子孙满堂。宋真宗把沦于池内的仁圣帝前的站班石像,误认为天仙玉女了。封她为“碧霞元君”,是泰山老母的替身。后人把其石像移掉,根据传说中的形象雕刻成木像了。明清时,祠名改称“碧霞灵应宫”。

市花市树:

泰安市的市花为紫薇,亦称百日红,属千屈叶科,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罗汉崖庭院中有一株紫薇树龄近百年,树干虬然如龙蟠,古趣盎然。每年自夏至秋,开时灿烂如火。泰安市政府在泰城街头、庭院、景区广为种植紫薇,并定其为市花。

泰安市的市树为国槐,亦称中槐、家槐,属豆科,落叶乔木。国槐适应性强,寿命长,树形跋朗潇洒,是一种很有观赏价值的风景树种。泰山上下树龄在年以上的国槐计有42株,其中岱庙的“唐槐”、斗母宫的“卧龙槐”、登山盘路上的“四槐树”等较为著名。

民俗文化

宁阳朱氏唢呐

宁阳朱氏唢呐是一种传统音乐艺术。属于家庭传承,发源于山东省宁阳县茅庄乡,已有余年历史,由朱序河一家人一代代传承下来。宁阳朱氏唢呐,其表演技巧独特,气息要求收放自如,舌工讲究双吐、三吐、反吐、正吐等技巧。朱氏唢呐的开门吸取了各地各派所长,经过多年推敲和演奏,形成了柔和细腻、刚劲有力、别具一格的风格。

泰山剪纸

剪纸是泰山地区传统的民间艺术,多在春节或其他喜庆之日,用来装饰窗户、墙壁、天棚、灯笼、面缸、纸斗等。过去剪纸作者除一少部分是民间艺人外,大多是农村妇女,题材多为吉祥之物,或神祇偶像,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泰山道教音乐

泰山道教音乐是一种山东省的传统宗教音乐。道教进行斋醮仪式(即做道场)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泰山道教伴随着泰山独特的神文化现象发展起来,泰山神无与伦比的地位成就了泰山道教文化的鼎盛,泰山道教文化的鼎盛孕育了泰山道教音乐的繁荣。

泰山石敢当习俗

泰山石敢当习俗,山东省泰安市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泰山石敢当是远古人们对灵石崇拜的遗俗,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小石碑(或小石人)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刻(或书)“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之类字样,以禁压不祥。“石敢当”习俗分布的地区十分广泛,以山东泰山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省和少数民族地区)和东亚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区。

年5月20日,泰山石敢当习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Ⅹ-53。

泰山国画石

国画石,又称太古石画。以其形成年代久远,画面图像变化丰富,有着浓郁的中国画笔墨情趣而得名。“泰山国画石”则是得自泰山山脉的一个新石种,形成于五亿年前的寒武纪时代,其画面主题鲜明,变化万千,尽显北方山水豪迈气质,为奇石界的一朵奇葩。

庙会(泰山东岳庙会)

庙会(泰山东岳庙会),山东省泰安市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泰山东岳庙会,又称泰山庙会,特指以东岳庙祖庭――泰山东岳庙为主要活动场所,由庆贺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的诞辰而产生的,定期举行的融宗教祭祀、文化娱乐、商业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泰山东岳庙会长期流行于山东省泰安市的泰山东岳庙,由最初的宗教性祭祀活动,愉悦神灵,发展到如今集市交易融为一体,成为人们敬祀神灵、交流感情和贸易往来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完成了泰山崇拜从帝王封禅到民间庙会的转变这一过程,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景观,并且成为泰山周围特有的地方民俗现象。

年,山东省泰安市申报的庙会(泰山东岳庙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Ⅹ-84。

宁阳斗蟋

宁阳斗蟋是山东省的传统民俗文化之一。

泰山脚下,黄海之滨,齐鲁大地,沃野千里。黄河南岸,大江之北,鲁南平原,四季分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宁阳蟋蟀,生于地脉灵秀之境域,居干湿得宜之沃壤,饮液露风雨之滋哺,食诸虫五谷之丰足,经金风肃杀之锤炼,得天时地利之元气,故宁阳为我中华斗蟋名虫辈出之风水宝地。

宁阳彩粽及送粽习俗

端午节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民俗活动之一,各地端午节的活动内容等等不一。

为避邪迎吉祥保平安,在山东的中部、西南部,每到端午节这天,人们不仅吃粽子、扔粽子和吃鸡蛋,还在门口悬挂艾叶和粽子。这儿所挂的粽子并不是人们所吃的那一种,而是用丝线或七色线缠绕几何壳体而成的一种图案多样、色彩绚丽的手工艺品,当地人们称之为宁阳吉祥彩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岱庙——泰山区东岳大街

岱庙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南麓,俗称“东岳庙”。始建于汉代,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坛庙建筑是汉族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筑,体现了汉族作为农业民族文化的特点。

大汶口遗址——泰安城南30公里

大汶口遗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总面积约82.5万平方米,是约6-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遗址,于年首次发现并挖掘。年,大汶口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10月18日,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泰山石刻——泰安市境内

泰山石刻涵括了整个中国的书法史,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形变神异、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书法艺术在泰山主要以石刻形式保存下来,其中大部为自然石刻,少量为碑碣。

冯玉祥墓——泰山西麓、西溪口东侧

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西麓。著名爱国抗日将领冯玉祥年由美国回国途中在黑海因轮船失火遇难。年,中共中央拨专款为冯将军修墓。依照其遗愿,墓址选在他生前经常居住的泰山。同年10月,冯玉祥遗骸迁葬于此。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顶山摩崖刻经——东平县旧县乡

洪顶山摩崖刻经。自从年发现以后,已有不少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慕名而来,观看刻经。它的发现,对解开史学界的“安道一”之谜,对研究这位视史传经体大书法家的身世、经历及中国文字从隶到楷的转变具有关键作用和史料价值。

泰山古建筑群——泰安市济南市之间

泰山古建筑群,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和济南市。有大型古建群30座以上,涉及文物、建筑、碑刻历史两千多年,从秦汉唐宋元明清均有呈现。

主要为元明清三朝建筑,泛指集中于山东省泰安市城区北与济南市接界地区的古建筑。泰山古建筑群整体呈现了古代自然崇拜的信仰形式,涉及儒家文化建筑形式、皇家祠庙建筑形式、道家文化建筑形式,道家延伸的民间民俗信仰及地狱神魔文化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佛山石窟造像——东平县县城西侧

白佛山石窟造像,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县城西侧的白佛山,其开凿年代从隋开皇七年(年)至北宋开宝年间(~年)。现存白佛山石窟造像包括大佛窟、二佛窟、东佛窟、唐窟等四窟以及露天造像五部分,共有造像尊。造像虽有风雨侵蚀,但基本保持原貌,并有隋代以来造像记铭条、重修碑刻14方,年6月25日,白佛山石窟造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还是那座山,城还是那个城,人还是那群人,笔者介绍的泰安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等如有错误,请留言指正,下篇我们将继续泰安之行,去品尝当地的美食:《文化圣地好客山东:国泰民安之泰安市美食推荐你吃过泰安哪些美食》。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taishizx.com/xtfc/151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