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加快构建布局超前、功能完善、便捷高效、智慧引领、绿色生态、安全可靠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规划》提出,到年,全面形成“四横五纵”综合交通大通道。
全省相邻各市1小时通达
济南至相邻6市半小时通达、至14个国内主要城市3小时左右通达
到年,全面形成快捷高效的“1、2、3、12”综合交通圈:
通过高铁实现覆盖全省、通达我省周边主要城市的“1、2、3”小时陆上交通圈,其中济南至相邻6市半小时通达,济南至青岛、青岛至周边市、全省相邻各市1小时通达,济南与省内各市2小时通达,省内各市之间3小时通达,济南与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武汉、西安、郑州、沈阳、合肥、南昌、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等14个国内主要城市3小时左右通达,覆盖人口7.7亿,辐射国土面积多万平方公里;通过民航实现我省中心城市与世界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通过航运实现我省沿海港口群与全球主要港口全面通达;通过打造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体系,构建重点城市城区40分钟便捷生活交通圈。
小编来给大家划重点了
快来看看涉及咱泰安的有哪些
↓↓↓
四横通道
鲁中通道
通道起自日照北部和青岛南部毗邻区域,经潍坊南部、淄博南部、莱芜、泰安至聊城,是我省联系沿黄河经济带、中原经济区的主通道,是晋中、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和日照港、青岛港集疏运通道。通道既有瓦日铁路,青兰高速公路青岛至莱芜段、国道341和342,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加快济南至莱芜铁路、董家口疏港铁路和青兰高速公路莱芜至泰安、泰安至东阿、东阿至聊城段、董家口至梁山高速公路宁阳至梁山段建设。重点规划建设聊城至泰安、泰安至莱芜、莱芜至京沪高铁二通道、青岛西至京沪高铁二通道等城际铁路和董家口至梁山高速公路董家口至宁阳段,着力打造鲁中地区经济发展的交通主通道,进一步提升与中原经济区和沿黄河经济带通达能力。
五纵通道
京沪通道
通道起自德州,经济南、泰安、济宁,至枣庄,纵贯我省中西部,是我省与京津冀、长三角两大重要经济区沟通联系的主通道。通道既有京沪高铁、石济客专、京沪铁路,京沪、京台、济徐高速公路、国道104,京杭运河干支航道和济宁、枣庄港,济南、济宁机场,鲁宁线原油管道、安平至济南天然气管道、鲁皖成品油管道一期、大港至枣庄成品油管道、冀宁天然气管道联络线。加快济南至莱芜铁路和济南至泰安、新泰至台儿庄高速公路建设。重点规划建设济南至滨州铁路、济南至泰安至曲阜至枣庄至徐州旅游通道、济宁新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济南机场,新建枣庄机场,迁建济宁机场,实施京杭运河主航道升级工程,提升京沪主通道南通北连能力。
一、高速铁路“四横六纵”
规划新增公里高铁里程,到年,全省路网总规模达到公里,同步规划公里市域铁路,高铁网络覆盖县域范围达到93%以上,高铁通道进出口增加到15个,时速公里高铁占比提高到80%以上,全面构建“四横六纵”现代化高铁网络,形成覆盖全省的“省会环、半岛环、省际环”格局。
“四横六纵三环”高速铁路网布局
高速铁路规划建设重点
二、优化完善四通八达公路网
新增规划里程700公里,到2035年,全省路网总规模达到9000公里,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高速公路通道进出口增加到27个,与普通干线公路和城市主干道路高效衔接,形成“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网络布局,力争实现通道内均有2条以上贯通的高速公路。
“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高速公路网布局
高速公路规划建设重点
三、内河航运
充分发挥内河水运通江达海的纽带和辐射带动作用,构建以京杭运河、小清河、黄河、徒骇河航道“一纵三横”为主骨架,以济宁港为核心,枣庄、菏泽、泰安港为辅助,其他一般港口为补充的航运体系,把内河航运发展成带动沿河产业带兴起的“黄金水道”。重点实施京杭运河、伊家河航道升级改造、小清河复航、新万福河通航、大清河航道工程等项目,推进济宁港、枣庄港、泰安港、菏泽港等内河港口和集疏运体系建设。
内河航运近期建设重点
四、分类建设多层覆盖机场群
1.运输机场。实施民航优先战略,提升完善济南、青岛、烟台枢纽机场功能,统筹推进淄博、枣庄、东营、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支线机场规划建设,构建“三枢十三支”运输机场格局,形成渤海湾南部运输机场群,推动机场群与城市群协同发展。通过推进廉价航空,强力打造临空经济,实现港、产、城融合一体发展,全力构建国内先进的航空运输体系。
2.通用机场。构建涵盖医疗救护、应急救援、航空旅游、飞行培训、农林作业、城市管理等功能的通用航空服务网络。统筹推进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实现以通用航空为主的省内航空服务全覆盖,民用机场50公里服务覆盖全部县级行政区、4A级以上景区、农产品主产区和主要林区,现代化的机场群基本完善,民航综合保障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通用机场规划建设重点
五、油气管网输配系统
统筹推进油气管道和储运设施建设,改造提升老旧管道,形成布局合理、安全高效的油气运输体系。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加强与国家油气管网的紧密衔接,到2022年重点建设董家口-齐鲁石化-东营、董家口-鲁中、鲁北二期三期工程输油管道和日照-濮阳-洛阳、日照港至京博、潍坊滨海-青州等管道项目,新增原油输送能力1.48亿吨;加快推进日照至沾化、烟台西港区至淄博等管道建设,新增成品油输送能力4450万吨;推动建设山东LNG外输管道、中俄东线等天然气主干管道和泰安-青岛-威海-诸城支线等县(市、区)供气支线,完善省内供气网。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