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
奏响垃圾收处“三部曲”
“垃圾处理,不光是困扰城市管理的难题,对乡村的困扰也日益凸显。探索一条垃圾终端处理新模式,成为我们乡村振兴的突破口。”说起农村垃圾处理,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人大主席杜吉慧可谓是行家。
近几年,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积极奏响垃圾收集处理“三部曲”,在做好村庄垃圾的事前管理、事中收集、事后处理全过程上用心用力,有效解决了垃圾“如何清”“到哪去”的问题,在今年全区前三季度环卫考评中,两次获得第一名。
健全环卫机制,杜绝卫生死角“我负责村里5条街,每天上午、下午打扫一遍,中间还要巡捡几次。”拖车口村保洁员孙显占说,现在实现了环卫网格化全覆盖,要是不达标,发现一处、处理一处。
度假区按户数划分村庄网格个,按道路公里数划分乡村道路网格52个,按景区面积划分景区网格38个,每个网格配备一名保洁员。同时,开展垃圾集中清理活动,投入19.3万元重点清理生活垃圾死角及沟、湾、塘等陈年垃圾集中存放地,共清理各种垃圾余吨,彻底清除了辖区村庄及公共区域内积存的垃圾。同时,实施环卫A级村庄打造工程,将钓鱼嘴村、北丁戈庄等18个村打造成村内无垃圾、卫生无死角、河道沟渠无漂浮物等标准环境卫生A级村庄,在辖区形成规范引领、示范带动效应。
推进垃圾分类,消除二次污染“二次四分法”是度假区独创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秘笈”。
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服务中心主任于德明介绍,所谓的“二次”,即村民将垃圾初步分成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类,并在固定时间投放垃圾,环卫公司在固定时间内巡回收集垃圾、引导村民进行分拣并就地密闭分类存放,避免村民对垃圾分类不了解、不理解而产生分类不正确、不彻底等问题;“四分”,即环卫公司将垃圾收集后再细分为四类进行处理:可回收利用的废铁、塑料瓶等垃圾,交废品回收公司回收,所得利益归环卫保洁员个人支配,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可回收降解的秸秆、菜叶等垃圾做积肥处理,用于村民粮食、蔬菜种植;对砖瓦石块等建筑垃圾,用于土地平整或直接填埋;对不可回收利用的可燃垃圾进行低温降解处理。
试点低温热解,实现终端处理“度假区地处沿海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对环境卫生有着更高要求。”杜吉慧说。鉴于此,他们专门到广州市番禺区生活垃圾低温热解项目运营现场实地考察,经多方论证,决定在周戈庄片区投资万元建设垃圾分类分拣及低温热解处理项目进行试点。采用低温热解处理自动分解模式,对不可回收利用的可燃垃圾通过三层降解处理,设计日处理能力5吨,处理后的残渣仅有处理前垃圾量的5%,可用于铺路、种植花草树木。目前,处理设备已试运行,产生的烟气无色无味,经监测完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本文来自《新即墨报》,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朋友圈转发!
总编/李崇虎
副总编/高玉虎
责任科长/张光明
编辑/王云瑶
技术总监/郭成江
法律顾问/元衡律师
信息联系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