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新泰特产
新泰美景
新泰生活
新泰房产
新泰医院
新泰新闻

你一定不知道铜川14家煤矿的珍贵史料

你所不知道的铜川14家煤矿的珍贵史料铜川因煤而生、因矿而兴,可以说,没有铜川矿务局就没有铜川市。上世纪50年代国家为了支持矿务局做好煤炭生产,专门设立铜川市,成为全省继西安之后设立的第二个省辖市。市与矿,亲如兄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年煤炭去产能,铜川市一共关闭11座煤矿,其中只有3座在核定产能后的名单中!

那么,你知道铜川煤矿家族吗?最新最全简历,铜川煤矿发展历史终于收集齐啦!

王石凹煤矿

年12月2日矿井开工建设典礼贾会敏/摄

位于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傲背村。铜(铜川)—王(王石凹)铁路运煤专用线路直通矿区,铜(铜川)—东(东坡)公路从矿区通过。矿井由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提出初步设计方案,由西安煤矿设计院承担技术设计,西安煤矿基本建设局工程公司施工。年始建,年11月建成投产。矿井设计能力万吨,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座机械化生产矿井。矿井采用立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走向长壁倾斜分层开采,煤层埋藏深度—米,低沼气矿井。矿井投产两年后,因设计巷道层位不当,井筒施工质量差,巷道变形严重,难以正常生产,年被迫停产翻修,随后数年边生产、边调整。年生产原煤.4万吨,首次超过设计能力。年9月该矿采煤五区率先使用“高档普采设备”,年首创全国高档普采工作面年产最高纪录(一个工作面年采原煤54.66万吨)。年再次蝉联全国高档普采冠军,年名列全国第三,年又以年产原煤51.34万吨纪录,第三次夺得全国高档普采冠军。年~年,矿井累计生产原煤.48万吨,平均年产原煤75.29万吨。年矿井最高产量.3万吨。年末保有地质储量.7万吨,预计可采47年。年底,矿区共有职工人,其中工人人,占70.5%。井下工人人,占职工总人数的52.12%。工程技术人员97人。年关闭。陈家山煤矿位于耀州区庙湾镇。铁路运煤专用线路在梅(梅家坪)—七(七里铺)铁路田家嘴车站接轨,直通矿区。公路由矿区经田家嘴与铜(铜川)—瑶(瑶曲)公路相连。矿井由西安煤矿设计院设计,陕西铜川矿务局基建指挥部一、四、五工程处施工。矿井设计能力万吨。年始建,分90万吨和60万吨两期工程。年第一期90万吨矿井工程建成投产,年第二期60万吨矿井工程建成投产。矿井探明储量.4万吨,含煤面积20.4平方公里。采用平硐上下山开拓,分层开采,采煤层4-2层,厚度8~12米。年末保有地质储量6.9万吨,预计可采60年。矿井原设计为低沼气矿井。在平硐大巷施工中,先后发生煤、油、气突出及燃烧、爆炸等事故,故改为高沼气矿井。近几年,采用抽放黄泥灌浆、喷洒阻化剂等措施预防瓦斯和自然灾变,保证正常生产。矿井工业广场设在庙湾镇东,地面建筑物布置合理,外形雄伟壮观,是陕西煤炭矿井地面建筑布局较好的矿井之一。矿井建有日产立方米的煤气站一座,采用长焰煤直接入炉气化制取煤气,以管道供应矿井生产厂房和职工家属用。矿井投产后,在第二期工程施工中,产量上升缓慢,平均年产原煤20.3万吨。年原煤产量65.01万吨。年以来,不断发展机械化开采,全矿已拥有两套综合采掘机、三套高档普采机和一套综合采煤机,机械化程度达81%,居铜川矿务局属各矿之首。年原煤最高产量.22万吨。12年累计生产原煤.7万吨。年底,矿区共有职工人,其中工人人,占69.8%。井下工人人,占职工总人数的49%。工程技术人员79人。焦坪煤矿位于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焦坪。梅—七铁路线通至矿区前河车站,市区公路直通矿部。年,该矿仅有一座平硐小煤窑。年产原煤4万吨。现有前河露天、东背塔平硐和永红斜井3个矿。~年累计生产原煤.28万吨,平均年产81.67万吨。其中,年~年、年超额完成原煤生产计划,年产煤.75万吨,创最好水平。年底,矿区共有职工人,其中工人人,占62%。井下工人人,占职工总人数20.23%。工程技术人员人。前河露天位于焦坪小街附近。前身为私营新华煤矿,年公私合营定名公私合营焦坪矿,归属延安地区宜君县,年改归延安地区,年改归陕西省工业厅,矿名未变。年1月因井下着火封闭。同年,省工业厅投资50万元,进行剥离,改为露天开采,当年产煤4万多吨。年10月,露天煤矿划归铜川矿务局,定名焦坪煤矿前河露天,设计能力30万吨。年仅产原煤10.7万吨,年强化剥离工程后,年产煤高达40.5万吨。年,所产原煤由汽车运输改为铁路外运,是年生产原煤49.06万吨。年~年,连续11年生产原煤均超过设计能力,年均产煤55万吨,年高达69.34万吨。年至年集中剥离未出煤。年后,年产原煤均在40万吨左右。年产原煤45.47万吨。东背塔平硐位于焦坪东背塔。井下是一块独立煤田。年6月由陕西省煤炭基本建设工程公司施工,年5月建成投产,设计能力45万吨,核定能力50万吨。年原煤产量32.47万吨,多年产量徘徊不前。年上升为35.37万吨,年达51.56万吨。年后,年产量维持在45万吨左右。年仅产原煤25.13万吨。年末保有地质储量.1万吨,而小煤窑影响地质储量.8万吨,经陕西省煤炭厅批准,年7月1日矿井报废。永红斜井位于焦坪羊沟,为铜川矿务局自筹资金修建。年5月动工,当年建成投产。设计能力15万吨。井田属焦坪煤田边角,产量波动较大。年原煤产量达21.33万吨。年8月到年底调整设备,年产煤约10万吨。年产煤仅7.78万吨。东坡煤矿位于铜川市印台区高楼河乡东坡村。铜(铜川)—东(东坡)铁路线通往矿区,市区公路直达矿区。矿井由西安煤矿设计院设计,年由陕西煤炭工业局铜川工程公司兴建,因矿区当时在蒲城县高楼河乡境内,年4月停建。年矿井划归铜川矿务局后,年12月再次兴建,年10月建成投产。矿井设计能力45万吨。设计为三条反斜井开拓,水平盘区中间上下山开采,主采焦煤、瘦煤,煤层厚1.7~2.8米。低沼气矿井。投产后,边生产边建设,故年产煤仅32.13万吨。年,产煤46.01万吨。首次超过设计能力。年产煤56.6万吨。年产煤高达58.08万吨。年6月经煤炭部批准,开始90万吨改扩建工程,年底扩建工程竣工。为增加可采量又将蒲白矿区高楼河(亦称贾家源)井田划归东坡管辖。年底,探明地质储量.4万吨,年末保有地质储量40.1万吨,按90万吨矿井年生产能力,预计可采65年。~年累计生产原煤.5万吨。其中,~年原煤产量55~58万吨之间,超过设计能力28%。年原煤量产67.13万吨。矿井水源引自白水县林皋水库,采用两级抽水至矿井广场贮水池。年底,矿区共有职工人,其中工人人,占75.75%。井下工人人,占职工总人数的58.40%。工程技术人员74人。年关闭。下石节煤矿位于耀州区瑶曲镇下石节村,矿区运煤专用铁路线与梅—七铁路线中的瑶曲车站接轨,铜(铜川)—瑶(瑶曲)公路邻矿区通过。该矿原为荒草湾、上石节、石窑沟三个独立片盘井。年3月同时筹建,设计能力各30万吨,合计90万吨。后因三个斜井均在山腰,产煤改汽车运输为火车运输。年在下石节开凿1.3公里长平硐,再掘东西大巷,将三个斜井连接成一个90万吨矿井,名为下石节煤矿,原荒草湾、上石节、石窑沟三个片盘斜井分别更名为下石节煤矿一、二、三采区。年8月,由西安煤矿设计院设计,铜川矿务局基建指挥部承建。后因大巷掘至石窑沟采区石门,放炮涌出大量石油与伴生气体而停止施工。年邀请抚顺与重庆煤炭研究所科研人员,与施工技术人员共同协作,订出新方案,次年恢复施工。年投试生产,年产原煤仅4.8万吨。后因荒草湾一采区井下施工遇到古煤窑发火区,巷道煤层自燃,波及风井,烧坏主扇,遂将该区封闭。故年2月将设计能力缩为60万吨。

~年平均年产原煤31.28万吨,年产原煤50万吨,年产量达65万吨。—年累计生产原煤.69万吨,年均产煤51.5万吨,为设计能力85.9%。

矿井累计探明储量.3万吨,含煤面积13.2平方公里,煤层厚一般为10~20米,最厚达34米。高沼气矿井。年来保有地质储量.4万吨,预计可采年。年底,矿区共有职工人,其中工人人,占72.74%。井下工人人,占职工总人数的53%。工程技术人员67人。桃园煤矿位于铜川南站(原宜古村火车站)南侧。咸—铜铁路、西(西安)—包(包头)公路靠矿区西北侧通过。该矿由西安煤矿设计院设计,年5月由西安煤矿基本建设局铜川工程处承担矿井建设,年9月30日建成投产。私营同福煤矿,分东、西两矿,年8月前仅有东矿。同月,将已停采的利群矿修复并易名为西矿。西矿于年9月停采,年12月公私合营后改为铜川矿务局第四煤矿第一井口,年9月划归桃园煤矿。年9月桃园平硐建成后,将同福东矿作为一个采区亦并入桃园矿,原井口封闭。矿井探明储量.2万吨,含煤面积43.6平方公里,埋藏深度55—米,主采10号煤层,煤层厚度0.7~2.5米。为低沼气矿井。矿井原设计能力为90万吨,因平硐施工掘至米处,遇大断层,煤层变薄,浅部煤风化严重,遂改为60万吨。年又降为45万吨,年复核定为50万吨。年来保有地质储量.9万吨,预计可采22年。~年矿井累计生产原煤.万吨,年均产煤39.5万吨,年产45万吨以上有14年,其中年最高产量58.2万吨。年后,采掘比例协调。矿井年产量稳定在50万吨生产水平。年底,矿区共有职工人,其中工人人,占67.34%。井下工人人,占职工总人数的42.29%。工程技术人员54人。金华山煤矿位于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金华山南半坡上,海拔米。矿区所产原煤,原由无极绳载至红土镇,经年煤矿扩建后,直接在红土镇出煤,通过铜—东铁路线红土镇车站装车外运。铜—东公路与矿区相连。矿井由西安煤矿设计院设计,年7月由煤炭工业部西安管理局铜川工程公司施工,年11月建成投产。原设计为“水采”矿井,后因水源不足,又改为“旱采”,并将原设计能力45万吨,降为30万吨。矿井累计探明储量万吨,含煤面积23.2平方公里,采用单一立井水平盘区上下山开拓,主采5号煤层。煤层厚度3.1米,埋藏深度为—米,为低沼气矿井。年末保有地质储量.5万元。由于矿井煤田储量丰富,开采条件优越,经煤炭部批准,该矿扩建为90万吨矿井;年9月开工,年10月建成投产。~年矿井累计生产原煤.75万吨,年均22.55万吨,仅达设计能力58%,最高年产量为年35.6万吨。年底,矿区共有职工人,其中工人人,占68.6%。井下工人人,占职工总人数的55.4%。工程技术人员81人。年关闭。三里洞煤矿位于市区三里洞。铜(铜川)—洞(三里洞)铁路运煤专用线直通矿区。西(西安)—包(包头)公路由矿区西侧通过。矿井由沈阳煤矿设计院初步设计,西安煤矿设计院编制施工图与预算,年8月1日由西北煤矿管理局建井工程公司铜川工程处施工,年7月1日建成投产。矿井设计能力为60万吨。矿井累计探明储量.3万吨,含煤面积33.74平方公里。采用立井水平盘上下山开拓。主采10号煤层,煤层厚度1.45米。煤层埋藏深度—米。为低沼气矿井。年末保有地质储量.6万吨。矿井投产后,年原煤产量60.05万吨,超过设计能力,年高达70万吨。年主要采掘力量转入二水平开采后,因其东翼地面有铜川铝厂等单位无法搬迁,形成单翼开采,故生产能力大幅度下降。年计划产煤28万吨,实产30万吨。~年累计生产原煤.3万吨,其原煤产量33年中有9年上60万吨,10年上50万吨,其余14年在50万吨以下。年底,矿区有职工人,其中工人人,占54.7%。井下工人人,占职工总人数的38.1%。工程技术人员55人。史家河煤矿位于王益区王益乡灰堆坡后沟。铁路、公路从矿区通过。煤矿前身为民国时期陕西省政府与陇海铁路局合资开办的同官煤矿新三厂,年建井,次年投产。据史料载,该井田范围内,清乾隆年间就有煤窑开采,即“灰堆坡”煤矿。年4月铜川解放后,即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接管,当年产煤4.8万吨。年始扩修井筒,更换井架,安装绞车,采用罐笼提升并开发新采区扩大开采规模。年3月又改土法采煤为长壁采煤,使年产量增加到16.8万吨。年7月改名铜川煤矿第一矿井。年9月扩建矿井,年6月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30万吨。年,使用电钻打眼,链板机输煤,是年产煤37.2万吨。~年矿井原煤产量保持在50万吨左右。年产煤高达58.48万吨。年更名史家河煤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大,采掘工程迅速向东部、深部发展,年已延深到第四水平,单翼运输网路长达9.8公里,人员从井底到达工作面需耗费2.5小时,为此,年由铜川矿务局设计处设计,局工程处施工,年6月1日桥子梁斜井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45万吨。老矿井于年6月30日报废。年末桥子梁斜井保有地质储量.3万吨,预计可采30年。年底,矿区共有职工人,其中工人人,占64.63%。井下工人人,占职工总人数的34.5%。工程技术人员35人。徐家沟煤矿徐家沟煤矿位于铜川市印台区广阳镇,是国有重点煤矿,是陕西陕煤股份有限公司铜川矿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井田东与鸭口矿接壤,西与金华山矿毗邻,交通较为便利。矿井由西安煤矿设计院设计。年9月由陕西省煤炭工业局铜川工程公司兴建,年3月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45万吨。矿井原系蒲城矿务局管辖,年1月统属渭北煤炭工业公司。年渭北煤炭工业公司解散后,划归铜川矿务局。年2月曾与鸭口煤矿合并为反帝井口,年3月两矿复分立。矿井累计探明地质储量.7万吨,含煤面积9.7平方公里。采用1对立井开拓,水平盘区中间上下山开采,主采5-1、5-2层煤,厚度分别为1.4~1.8米、1.6~2.0米。矿井通风为中央边界式,低沼气矿井。年末保有地质储量.4万吨。投产至年的13年间,因煤层顶部“滑矸”冒落混入煤内,使原煤平均灰分高达38.2%,质量低劣,售价有限,累计亏损万元,平均吨煤亏损12.1元。年按政策规定,将其能力限为15万吨左右。~年,矿井累计生产原煤.7万吨,其中年、年达超设计能力。年底,矿区共有职工人,其中工人人,占59.79%。井下工人人,占职工总人数的39.75%。工程技术人员50人。年实施了政策性破产,年2月成立了徐家沟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企业破产重组改制。经过前几年矿井机械化升级改造,矿井由建矿时期的炮采、炮掘发展到关闭前的综采、综掘生产,矿井综合能力得到了大大提升,原煤产量由年前的45万吨/年核定到关闭前的90万吨/年。年8月,企业实行了内部承包经营。年10月陕煤化出台了十项改革措施,徐家沟煤矿被列为关闭矿井之一。从年1月起,矿井进行关闭回收,9月底回收结束。鸭口煤矿位于铜川市印台区广阳镇鸭口村,铜—东铁路、公路通至矿区。矿井由西安煤矿设计院设计,年10月由陕西省煤炭工业局铜川工程公司施工。矿区原属蒲城矿务局管辖。年12月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60万吨。同年,与徐家沟煤矿合并为胜利井口,属渭北煤炭工业公司管辖。年划归铜川矿务局。矿井累计探明地质储量.5万吨,采用立井多水平开拓,盘区中间上下山开采,主采5-2层煤,煤层厚度0.5-1.2米,煤种为瘦煤和贫煤。低沼气矿井。年曾引进英国加立克综采设备一套,于同年8月进行综合机械化试采。因综采支架为垛式结构,不适应破碎顶板,年7月停用,全套设备由煤炭部调出。两年试采,采煤18.8万吨。年末保有地质储量.3万吨,预计可采36年。矿井~年原煤产量均超过设计能力,其中年高达68.1万吨。~年,除年生产原煤48.29万吨外,其余年产原煤在50~58万吨之间,累计生产原煤.06万吨。年底,矿区共有职工人,其中工人2人,占72%。井下工人人,占职工总人数的56.74%。工程技术人员67人。年关闭。李家塔煤矿位于印台区红土镇王石凹村。所产原煤用7吨架线机车(有窄轨铁路3.2公里)载至王石凹煤矿生产系统外运,矿区与铜—东公路相连,煤矿由李家塔立井和陈家河斜井组成,矿区机关设在李家塔立井。

该矿~年累计生产原煤.96万吨,平均年产原煤61.万吨。

年底,矿区共有职工人,其中工人2人,占31.4%。井下工人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4.69%。工程技术人员19人。李家塔立井前身为私营同泰煤矿,年开井,蒸汽绞车提升,年产原煤3万吨。年10月1日由陕西省工业厅“赎买”后公私合营,改名为新泰煤矿。年7月1日转为地方国营煤矿,改名为铜川煤矿第三矿井,并对矿井进行技术改造。扩修井筒,更新设备,改土采法为长壁式采煤,年产原煤6万吨。年改名为铜川矿务局第三煤矿。年产煤26.8万吨。年开始大规模扩建,由西安煤矿设计院设计,陕西省煤炭工业局铜川工程公司施工,年10月竣工投产。设计能力为60万吨。年改名为李家塔立井。~年累计生产原煤.3万吨。年产原煤高达61.6万吨。~年,年产均接近设计能力。年后,矿井濒临衰老,产量逐年递减。年元月1日报废。陈家河斜井位于市郊区红土镇庞家山下。前身为陈家河煤窑。因窑主对矿工野蛮、残酷而以“霸王窑”著称。年改名复兴股份有限公司。年秋煤窑封闭。年投资新建陈家河斜井。次年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21万吨。年产煤23.9万吨,年生产原煤高达32.7万吨。

矿井主采5号、10号煤层,煤层稳定,构造简单,贮存条件优越。其主力采区—采煤区连续17年坚持机械化采煤,保证矿井稳产高产。采六区使用国产80型浅截式机组,连续13年超额完成任务,年创工作面年产原煤26.58万吨纪录,年又创27.02万吨纪录,被煤炭工业部年10月命名为“特别能战斗的采煤区”。

~年矿井累计生产原煤.6万吨,年均产煤21.79万吨,超过矿井生产能力,其中年产原煤32.7万吨。年7月1日矿井采完报废。崔家沟煤矿位于印台区金锁关镇西北边缘与耀州瑶曲镇杏树坪接壤处。铁路运煤专用线路在梅—七铁路线安子沟火车站接轨,直通矿区工业广场,公路直达铜川市区。该矿原为省公安部门管辖、以劳动教养人员为基本劳动力的地方国营煤矿,未列入国家计划。后随煤矿建设的发展,其基本劳动力则逐步改为刑满和解教留厂就业人员。到年底,又改为生产技术为国家干部、工人所掌握,劳动力主要是犯人。年归省司法厅辖后,纳入国家统配煤矿。矿井系年土法上马,初建时为崔家沟斜井和沿露头带的小露天开采,年产能力仅几万吨。年正式接受国家任务,后逐渐建成4对斜井,年桃花洞斜井投产,年杏树坪斜井投产,年松山斜井投产,设计年产能力达万吨。年建成崔家沟大平硐,崔家沟、松山、桃花洞3对斜井则通过煤仓由大平硐出煤。年,最高年产达万吨,同年纳入国家统配煤矿。

矿井累计探明储量万吨,采用平硐上下山开拓,分层开采,主采煤层4-2层,厚度8~12米。年末,保有地质储量万吨。

矿区属侏罗系、弱粘结煤,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尘具爆炸性,煤层易自燃。煤矿有生产工作面8个,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年底矿区有工程技术人员55人,管理人员人。矿区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8.1万平方米。年,该矿4对生产矿井,实产原煤.1万吨,工业总值达.5万元,实现利润万元,上缴税金81.2万元。王家河煤矿王家河煤矿成立于年9月,所属1号竖井位于王益区王家河北路,距川口约7公里的老地名“鬼门关”处(5路车站牌名“1号井”);所属斜井位于距川口约3公里,5路车站牌名为“大桥”附近。王家河煤矿年与桃园煤矿合并,称之为桃园煤矿王家河井口,文革时期改名为东方红煤矿团结井口,年7月与桃园煤矿分离,称之为团结煤矿,年恢复王家河煤矿名称。矿井年12月报废关闭。年1月,在报废的王家河煤矿基础上成立了铜川矿务局第二建筑安装公司,主要承担矿务局的土建及安装任务。同时还成立铜川矿务局王家河综合厂,综合厂以从事多种经营为主,先后办起了食品厂、机砖厂、养鸡场、养兔场、建筑安装队、农场、沙发厂、保温材料厂、铸造厂、水泥厂、机修厂、硅铁厂、汽车运输队、黄陵店头镇补子沟小煤窑等,年综合厂并入二建司。年二建司在原1号井位置建造年设计能力10万吨水泥的五级旋风预热器干法旋窑生产线,并成立了陕西华峰建材有限公司,水泥生产线1年底投产。年二建司列入桃园煤矿下属公司实施政策性破产,年依法进入破产程序并完成破产,二建司破产后,公司办公区域大门以内的土地、办公楼、库房等建筑全部移交矿务局华峰建材有限公司。年响应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陕西华峰建材有限公司拆除了五级旋风预热器生产线。来源:铜川矿务局铜川传媒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taishizx.com/xtxw/88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